全國高血壓日丨寒露節氣到,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高發!中醫建議這樣調理

2024-10-08     瀟湘晨報

2024年10月8日是全國第27個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體重,理想血壓」。同時,今年10月8日也是24節氣中的寒露,標誌著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白晝漸短,寒夜漸長,氣溫大幅下降,心血管疾病步入高發階段。

寒露時節,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病科主任龍雲教授根據寒露時節氣候特點,梳理並總結了寒露時節針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調養措施及食療方案。

起床慢

遵循「三個半」原則,即醒後平躺半分鐘,坐起後保持半分鐘,把腿放在床沿坐半分鐘。早起放慢動作和節奏,能避免血壓急劇升高。

防受涼

寒露時節,晝夜溫差大,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不能赤膊露體,應尤其注重足部保暖。鍛鍊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鍊後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以防身體著涼。

暢情志

寒露時節為秋燥當令,容易耗傷人體的陰精,使陰不制陽,陽氣亢盛而血壓升高。所以此時高血壓病人尤其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少生氣,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引起血壓波動。

食清淡

避免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食用冬瓜、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白菜等食物,立秋以後,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吃肉較多,再加上9月份的中秋節、國慶長假相隔比較近,秋收季節,飲食相對豐盛,肥甘厚味較多,高血壓患者應嚴格遵循低鹽低脂清淡飲食的原則,避免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防秋燥

寒露時節,氣候乾燥,加之氣溫漸低,是肝陽偏旺的季節,燥易傷陰,以涼燥為主。

加之高血壓病的中醫病機可概括為陰虛陽亢,引起咽喉乾燥、口舌少津、嘴唇乾裂、鼻出血、便秘等症狀,高血壓患者可適當進食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食物,為防止寒涼傷陽,可加熱之後進食。

遵醫囑

寒露季節,高血壓病患者常常受到寒涼空氣的刺激,動脈血管收縮,加之高血壓病患者多合併動脈硬化,血壓極具波動,極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病患者不可擅自增加藥量,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加量。而且建議聯合用藥的患者兩種藥同時加劑量,不要加單一藥物的藥量。

龍雲教授提醒,這些食療方藥及日常調攝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理患者體質,在高血壓患者的寒露時節調養中能發揮一定積極作用,但並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如果出現身體不適,請及時前往醫院規範診療。

通訊員舒園園 張杼惠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b843e024360ec85d3fd27e2404a6b76.html













謹防「鎵」賊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