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一部《大鬧天竺》讓王寶強站到了金掃帚獎的頒獎台,作為國內第一個敢於親自領這個獎的一線明星,王寶強當時的獲獎感言是這樣說的,我欠觀眾一聲對不起,未來還會繼續做導演。而時隔六年之後的《八角籠中》,讓王寶強證明了自己絕非虛言。
作為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現實題材影片,《八角籠中》可以談的點其實很多,但王寶強在本片中卻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簡。
整部電影的劇情其實很簡單,講述了由王寶強飾演的向騰輝雖然在殘酷的現實境遇下艱難生存,但與一群孩子們的相遇卻讓他決意孤注一擲。這群孩子從小沒有父母的照料,生長在大山深處的他們幾乎從未想過「夢想」這兩個字,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為了活下去而苦苦掙扎著。
向騰輝傾注全部心血教導這群孩子學習格鬥,希望他們能夠藉此改變自己的人生。可就在孩子們剛剛看到一絲未來曙光的時候,往日表演視頻的突然爆出,那些「殘酷、血腥」的畫面讓向騰輝一夜之間站到了輿論的漩渦中心,而與他朝夕相伴的孩子們也在這場風波中走向未知的迷途……
「我把他們騙出了那個山溝溝,我騙他們練格鬥,騙他們能拿冠軍,以後能靠這個吃飯。咋嘞?他們是啥子人?家裡牛牛沒有,地地沒有,工作工作沒有,錢錢沒有……他們是一群除了我,連騙他們的人都沒有的人!「
這一連串的反問飽含著向騰輝對命運不公與輿論媒體的憤怒,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同時也揭開了網絡暴力背後那些淡漠人性的遮羞布。這段台詞可以說是本片矛盾的核心,即一個好人在殘酷的現實下依舊苦苦支撐著做好事最後卻因此受到了非議。
在許多不明真相僅憑一個視頻片段就做出定論的人眼中,向騰輝利用無知孩童參與格鬥是泯滅人性、喪失良知的行為。可是誰又知道身處那片茫茫大山深處的孩子原本的現實境遇呢?
這群孩子每天都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居無定所的日子,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們的人生充滿了艱辛與不易。相較於成長在城裡的同齡人,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更是讓人心痛,因為從小就缺乏教育,蘇木馬虎在遇到向騰輝之前甚至連字都不識得,小步見到會搖頭的風扇就覺得稀奇不已。
夢想是什麼?對於這群孩子來講,這是一個異常奢侈的問題,因為他們連最起碼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在他們生長的家鄉,很多人甚至於一輩子都沒有真正走出過那片大山。是向騰輝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讓他們昏暗迷茫的成長之路,出現了那麼一絲來自美好未來的光明。
影片中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頗深,面對這群意外結識的孩子,向騰輝原本想要將他們送回家,可是真正到了蘇木馬虎的家,他才真正明白為什麼眼前這群孩子那麼的不想回家,因為每個孩子的家門背後都是一段不願想起的悲傷。
蘇木的姐姐因為生育導致雙腿無法行走,落後的醫療條件使得她永遠無法站起來,可即使是在如此艱難的生活條件之下,她依舊需要在這個幾乎是家徒四壁的破屋子裡養育數個孩子,艱難的生存處境讓這個看起來並不比蘇木馬虎大幾歲的姑娘身上充滿了現實的滄桑與無奈。
向騰輝亦成長於這片土地,當年的他拼盡全力在市運會的格鬥比賽里取得了冠軍,結果遭人陷害被取消了冠軍。向騰輝將陷害自己的教練打傷並因此判刑入獄,而含辛茹苦將自己拉扯大的母親因為禁不住打擊而患上了精神病,可即使這樣老人家嘴上念叨著的卻依舊是那個曾經讓她無比驕傲的兒子。
雖然向騰輝表面上看起來早已經被現實磨去了理想的光芒,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那份良知,而這份良知與對命運的不甘促使他最終下定決心,假戲真做,帶領這幫孩子闖出屬於自己的那一條路。
究竟是什麼讓向騰輝做出帶領孩子們學習格鬥這個決定?這是影片中無數不明真相的媒體和大眾所想知道的謎團,同樣也是觀眾在這部電影中最想知道的問題答案。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一切都始於向騰輝走進蘇木家中的那天,始於向騰輝的背影佇立在山頭久久沒有轉身的那天,因為從那天開始向騰輝做出了自己的抉擇——他要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現實背景下擔負起這群孩子的未來。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講,向騰輝和這群孩子都是一種人,他們都是受到命運捉弄卻不甘心就此庸碌一生的小人物。
雖然《八角籠中》是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但是我卻覺得這同樣也是一部充滿了夢幻般的美好電影,向騰輝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無不讓人動容。
比如第一次帶蘇木和馬虎打完拳之後,向騰輝帶著兩個孩子去泡腳,在溫馨的燈光下,三個人猶如父子般有說有笑,三個人臉上的光明似乎寓意著生活開始有了光明。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向騰輝給孩子們買新鞋子,這些幾乎從來沒有新衣服和新鞋子的孩子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和快樂。
而長大之後在賽場上小有名氣的蘇木和馬虎在比賽歸來的時亦送了一雙鞋給陪伴自己長大的向騰輝。雖然這群孩子與向騰輝並無任何血緣關係,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和孩子們早已成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孩子們在不知不覺間長大,而向騰輝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老,老去的向騰輝陪蘇木訓練,蘇木把他摔倒在地,每天仍舊為孩子們上學事情奔波的他嘴上說著「老了」,可面對蘇木臉上依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臉上依舊有光明,因為最困難的時候都已經熬過去了,只要仍然有這群孩子們的陪伴,還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呢?
蒸蒸日上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網絡風波所打亂,原本的平靜美好轉眼煙消雲散,接下來的一切讓向騰輝的內心充滿了憤怒與無助,也讓銀幕前的觀眾淚如泉湧,媒體有失偏頗的報道將向騰輝捲入了公眾輿論的漩渦,無奈選擇關閉格鬥俱樂部的向騰輝原本想通過尋找新俱樂部為孩子們找到歸宿,誰曾想卻將他們推入了深淵。
在警車鳴笛的黑暗中,馬虎對向騰輝說出了那段意味深長的台詞「你打過水漂不?我們就是那塊石頭,不管你怎麼用力地甩我們,最後我們都會沉下去,這就是我們的命。」當年的馬虎因為當路霸劫匪而與向騰輝相遇,最後卻又因為種種變故走回了當年的老路。他從渴望追尋夢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到以為自己無法改變人生那無形的枷鎖。影片片名「八角籠中」之深意由此可見一斑,八角籠即是格鬥的賽場同時也寓意著片中孩子們無形的人生枷鎖。
可人生真的無法改變嗎?影片的高潮,向騰輝與蘇木分別展開了屬於自己的戰鬥。歷經滄桑的向騰輝坦然坐在採訪現場,面對公眾的指責和主持人的追問,向騰輝飽含真情與憤怒用一連串的反問讓原本充斥著斥責和謾罵的現場一片安靜。
蘇木再度站到了格鬥賽場,身處八角籠中的他面對著強悍的對手接連敗退。黑白的畫面下,對手的重拳出擊讓蘇木的身體遭受著劇烈的痛苦,但「格鬥是什麼?格鬥是改變我們人生的出路」、「我想拿冠軍,去很遠的地方,告訴姐姐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一連串的話語在耳畔響起,在沙場上與夥伴們艱苦訓練的回憶猶如蒙太奇般在腦海中浮現,蘇木拼盡全力一拳一拳打在對手身上,仿佛命運的鼓點陣陣作響。站在賽場上的蘇木所代表的不再僅僅只是他本人,同時更是騰輝格鬥俱樂部,是無數在昏暗的生活中難以見到曙光的人。這段戲份,從黑白打到彩色,同時也寓意著光明終究會到來。
向騰輝的背影在影片中總是那麼的意味深長,從選擇擔負起孩子們的未來到蘇木比賽結束後事了拂衣去的圓滿。王寶強可以說是將向騰輝這一角色演繹的入木三分,但與其說是他演活了角色,倒不如說是王寶強將自己的現實情感注入到了角色身上。
現實中的王寶強同樣也曾經是一個不甘命運的小人物,從群眾演員到電影明星再到成為一名導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王寶強與影片中的向騰輝有著同樣的倔強、不服輸。對比當年的《大鬧天竺》,我想很多觀眾都很難相信《八角籠中》中對光影的成熟運用,對細節的打磨隱喻以及對敘事節奏的精準把控居然同樣出自由王寶強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
故事的最後,我想觀眾已然明白其實每個人都身處在自己的八角籠中,而追尋夢想即是在八角籠中,鼓足勇氣打破牢籠,去戰勝自己人生困境。影片中以蘇木、馬虎為代表的孩子們最終走出了漫天黃沙,通過參與格鬥這項運動為自己闖出了一片天。蘇木的姐姐也真的在蘇木的努力下,走出了村子,坐在了格鬥比賽的現場,看到了弟弟拼搏的模樣,看到了不一樣的精彩世界。電影之外的我們或許仍將繼續面對種種挫折、磨難和考驗,但是只要堅信在昏暗中始終存有希望的光芒,堅持下去,我們也能衝破自己的那個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