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世家—越王勾踐世家

2022-03-15     北風說娛樂

原標題:史記世家—越王勾踐世家

臥薪嘗膽

吳越爭鋒,起初吳弱越強,吳王闔閭戰敗傷病未愈,不久死去,其子夫差即位。

吳王夫差懷國讎家恨,刻不能忘。他常置一人立於內宮庭院,每當夫差出人,此人必耳提面命,質問吳王:「你忘掉越王殺父之仇了嗎?」夫差隨口應道:「深仇大恨,豈敢忘懷!」在如此氛圍中,即使稍有疏忽或懈怠,也能驟然警覺,重新振作。就這樣經年累月激勵志氣,又晨起夕歸,演練戰射,這就為越國的安全帶來極大威脅。

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 494 年),聽說夫差日夜部勒軍旅,便要乘敵未發而擊吳。范蠡知越王師勝而驕,難以抵敵,便極力勸阻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恃其功。聖人隨時而行,是謂守時。天時不聖,人事不應,則隱忍不發。現今君王不盈而溢,未盛而驕,不勞而矜其功,實為逆於天而不和於人,若強行之,必危國家,害及己身。」勾踐不聽。

范蠡又勸諫說:「

兵者兇器,勇者逆德,戰者末事。陰謀背德,好用兇器,身事末端,為上無所忌,對所行者不利,宜慎之又慎,斷然不可輕決。」

越王勾踐決計出師,與吳王夫差戰於夫椒(太湖中山名,一說即洞庭湖西山,又一說在浙江紹興北)。結果,勾踐大敗,僅剩五千殘兵,退保會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被吳軍團團包圍。

吳越夫椒之戰

勾踐身陷絕境,眼望敗鱗殘甲,亡國之憂縈繞於懷。他悽然地對范蠡說:「我不聽先生之言,故有此患。眼下如何收拾危局?」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對成敗之事並不看得那麼絕對而不可改觀。因此,范蠡冷靜進諫說:「持滿而不溢,則與天同道,可享天之佑;省事而節用,則與地同道,可受地之賜;抉危而定傾,則與人同道,可得人之助。目前,宜卑辭厚禮,賄賂吳國君臣;倘若不許,可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勾踐依議,派大夫文種前往吳軍議和。

文種初次赴吳營,受到吳王夫差的忠正大臣伍子胥的極力阻撓,結果是徒勞一場。

大臣伍子胥諫阻說:「樹德行善莫如使之滋蔓,祛病除害務必斷根絕源。現今勾踐為賢君,文種、范蠡為良臣,君臣同心,施德惠民,一旦返國,必為吳國大患。吳越兩國水連土接,一旦結成世仇,興亡成敗不可不慮之深遠。如今既克越國,倘使其復存,實在是違背天意,養寇遺患。」吳王不聽,終與越國講和,罷兵而去。

勾踐在石室一住兩月,范蠡朝夕相伴,隨時開導,並為之出謀劃策。

一天,夫差召見勾踐,范蠡隨侍身後。夫差對范蠡說:「寡人曾聞:『賢婦不嫁破落之家,名士不仕滅絕之國』。如今勾踐無道,國家將亡,君臣並為奴僕,羈於一室,先生不覺可鄙嗎?先生如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寡人必當赦免先生之罪,委以重任。」勾踐唯恐范蠡變節,伏在地上暗自墜淚。

勾踐臥薪嘗膽

卻聽范蠡委婉推辭說:「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言勇。臣在越不能輔佐勾踐行善政,以致得罪大王。如今僥倖不死,使備奔走掃除,臣已滿足,豈敢貪求富貴?」

吳王夫差並不相強,仍使勾踐,范蠡回到石室,並遣人暗地探察君臣,夫婦所作所為。但見他們竭力養馬、洒掃,晝無怨恨之語,夜無嗟嘆之聲。夫差滿以為他們誠心降服,無心復國還鄉,便大意起來。

一次,夫差染病。范蠡知是尋常疾病,不久即愈,便與勾踐商定一策,讓他去嘗糞卜疾,取悅於夫差。

勾踐嘗糞

勾踐求見吳王,探規病情。他伸手蘸起夫差的一點大便,放在口裡咂了咂,大聲祝賀說:「大王之疾,近期即可痊癒。」夫差叩問緣故,勾踐依照范蠡所囑,回答說:「臣曾跟人學過醫術,只要親嘗一下病人糞便,可知生死壽天。大王糞便味酸而苦,與谷味相同,由此知道大王之病不可憂。」夫差明其言,見其行,心裡十分高興。吳國大臣伍子胥進諫說:「勾踐嘗大王的大便,實是食大主之心。」夫差不悟,反責伍子胥不如勾踐那樣盡忠。事後,吳王果然刻期復元,遂決定釋故勾踐君臣回國。

越王勾踐與范蠡等人在吳國拘役三年,約於勾踐七年(公元前 490 年)曾國。勾踐問復興越國之道,范蠡作了極其精闢的論述,其要義在手:盡人事、修政教、收地利。在這條方針指引下,越國漸漸富強起來,以後又開始了同吳國的爭奪,越來越占居上風。

至勾踐二十四年(公元前 473 年),吳王夫差勢窮力盡,退保於姑蘇孤城。再派公孫雄(一作王孫雄,另作王孫駱)祖身跑行至越國軍前,乞求罷兵言利。勾踐欲許議和,范蠡在一旁說道:「當年大王兵敗會稽,天以越賜吳,吳國不敢。致有今日。現在天又以吳賜越,越豈可逆天行事?況且,大王早朝晚罷,全是為了一個吳國,難道忘記昔日的困辱了嗎?謀劃二十年,一旦捐棄前功,伐柯者就在眼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勾跌露出不忍之色,范蠡當機立斷,對吳使公孫雄說:「越王已任政干截。使者如不儘快離開,我將失禮,有所得罪了!」說著,他擊鼓傳令,大張聲勢。公孫雄無可奈何,涕拉麵出。

不久,越軍滅吳。勾踐玩弄假仁假義的小法術,封夫差於甬東(會稽以東的海中小洲)一隅之地,使其君臨百家,為衣食之費。夫差難受此辱,慚恨交加。他深悔當初不聽伍子胥之言,致使死後沒有臉面在黃泉下再見忠良,於是以布蒙面,伏劍自殺。

隨後,勾踐誅殺佞臣伯嚭,吳國難免蒙受一番洗劫。

越滅吳之戰

滅吳之後,越王勾踐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州。當此之時,越軍橫行於江、淮,諸侯畢賀,號稱霸王,成為春秋、戰國之交爭雄於天下的佼佼者。

文種之死

春秋時期,有個楚國人,名叫范蠡。范蠡是一位才能出眾的人,他跟隨越王勾踐二十多年,盡力幫助越國強盛起來,最後終於滅掉了吳國。越王勾踐因為范蠡功勞卓著,而拜他為上將軍。可是范蠡不敢接受官位,又不便直說,便藉故辭職,跑到齊國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范蠡深知越王的底細,呆在他的身邊早晚要被他殺頭的,所以必須儘早離開他。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0_0195r18W1ciS

文種之死

這就是功成身退的典故,明代的劉伯溫與范蠡一樣,功成身退後,避免了「慶功樓」那場殺身之禍。

范蠡

越王勾跋滅吳之後,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諸侯皆前來祝賀,勾踐號稱霸王,成為春秋、戰國之交雄踞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因謀劃有功,官封上將軍。

范蠡

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盡皆歡喜,獨勾踐皺眉不語。范蠡察言觀色,立時明白。他想:越王勾踐處心積慮為圖霸業,不惜用群臣生命作代價;而大業已成,如願以償,就更不願讓大臣們把功勞分去。常言道:樹大招風。更何況與越王深謀二十餘年,既然功成名就,不如趁此急流勇退。想到這裡,他果斷向勾踐告辭,請求退居山林。

事後,范蠡不辭而別,帶領家人奴僕,駕扁舟,渡東海,來到齊國。

遠在春秋時期,范蠡就具有如此完備的經濟思想和商業理論,無疑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此,他到齊國之後,便隱姓埋名,自稱鴟夷子皮,務農為業。於是,他舉家同心協力,躬耕于海畔。不久,家產累計數十萬。

商聖陶朱公

齊人見范蠡這麼有才幹,想委以大任。范蠡卻嘆惜說:「做官做到卿相,治家又能使家財千金,一直下去並不是好事。」於是,他散其家財,分予親友鄉鄰,然後懷帶重寶,悄然出走。范蠡輾轉來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再次變易姓名,自稱為朱公。他認為陶居天下中心,四通八達,便於交易,遂以經商為業,.每日買賤賣貴,適時而動,十九年間,三致千金。時人凡論天下豪富,無不首推陶朱公。

因小失大

陶朱公范蠡住在陶時,家財萬貫,這時小兒子出生了。等到小兒子長大成人之後,陶朱公的二子在楚國殺了人,被囚禁起來。

朱公知道後愛子心切,說:「殺人理應償命,這是國法。但我聽說家有千金的人可以不在市中被處死,活動活動看吧。」於是備足千金,準備讓小兒子去楚國走一趟。

此時他的大兒子爭著要去救弟弟,誰也說服不了他,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他爭吵著:「父親不讓我做長子的去,而讓小弟去,一定是認為我是不孝之子,我還有什麼臉面活下去?」說著就要自殺。眾人趕忙拉住,孩子的母親也在朱公面前為他說好話,再三勸朱公讓長子去楚國。

朱公的大兒子到楚之後照其父所囑去拜訪莊生,並送上千金做禮。莊生對他講:「你趕快回去吧,不要留在這裡,即使你的弟弟放出來,你也不要問為什麼,千萬記住我的話。」朱公的大兒子聽了,假裝離開楚國,暗地裡卻住在了楚貴人的處所。

莊生是陶朱公的好友,他雖然很窮,卻是一個具有廉潔美德的人,也很耿直,楚國的人都很敬佩他,楚王以下的人都把他當作老師那樣,很尊重他。

這一次朱公長子送來了千金,他本不欲收,但又怕年輕人沉不住氣,就想把錢放在這兒,等事情辦成了再還給朱公,作為信守朋友承諾的憑據。但是朱公長子哪裡能明白莊生的深謀遠慮呢?

由於莊生的努力,楚王決定要大赦犯人。朱公的大兒子聽說了以後,心裡就開始合計了:「楚王要大赦犯人,弟弟也就自然而然地會放出來,千金送給了莊生,豈不是白白地丟掉了嗎?太虧了。」於是就又去見莊生。

莊生大吃一驚問:「你怎麼還沒有離開楚國呢?」朱公長子說:「我一直放心不下,現在聽說弟弟不久就要大赦出來了,我才放心,所以特地向您來辭行。」莊生十分明白朱公長子的意思,就讓他自己進屋去取錢,那些金子還原封未動地放著。

這一來,莊生十分氣憤,覺得被朱公長子戲弄了,感到萬般惱恨,就又進見楚王說:「楚王您大赦是為了修德去凶象,可我聽說世人紛紛傳言是陶地朱公的兒子殺了人,被關在我們這裡,因朱公家極為富有,他們拿了許多金錢來賄賂大王左右的人,所以說楚王大赦並不是為了楚國百姓,只不過是為了陶朱公的兒子罷了。」

楚王聞言大怒,下令殺掉朱公二兒子之後,第二天才下赦令。

自然朱公長子帶著弟弟的亡命通知而還。家人都十分悲傷,只有朱公笑著說:「我早知道,你一定會害死你二弟。不是你不愛他,而是你從小和我一起創業,知其艱辛,看重財富,不肯輕易拋棄。我讓你小弟去,他生在富貴之家,根本不知生活艱難,他能揮金如土,也能救你弟弟。最終還是你殺了二弟。」

朱公對自己的兒子了如指掌,知二子不能保,又怕害死長子,只好任他去,不與他爭辯,知道只有他自己親身經歷,有血的教訓,他才能明白道理,不是不教,而是教法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72c540788313421a4158dc1ed8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