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兒勇奪奧運獎牌的背後,有這股「神秘力量」助力→

2024-08-12   上海楊浦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落下帷幕。在本屆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不負使命,勇奪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這些獎牌的背後不僅飽含了運動員們的努力和汗水,還有AI科技帶來的「神秘力量」。一起來了解下

本屆奧運會賽事備戰周期僅有三年,無疑對教練和運動員的訓練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壓縮的時間內實現訓練效果的最大化,並且減少訓練中的傷痛風險、提升時間利用效率、精準拉升競技表現?這成為每位教練與運動員最為緊迫重要的任務。

一枚枚獎牌背後,離不開AI科技的助力。今年6月28日,上海體育大學與百度共同發布國內首個面向體育行業的大模型——上體體育大模型。上體體育大模型及其科研團隊服務了跳水、游泳、田徑、體操、蹦床、攀岩、羽毛球等多支國家隊備戰巴黎。

對於國家跳水隊,針對「3D+AI」跳水輔助訓練系統,應用體育大模型進一步提升算法推理的速度與準確性,有效助力隊伍的備戰工作。

科研團隊為國家游泳隊打造了水上水下全程50米3D智能採集與AI量化分析系統,多視角智能監測運動員游泳的全過程,包括出發、途中游、轉身、衝刺等技術細節。

針對國家體操隊的吊環項目研發了AI動作拆解與3D定量分析系統,能夠自動檢測運動員的吊環動作並實時跟蹤定位人體的3D關鍵點,現場分析3D數據指標,包括肘關節角度、肩關節角度、髖關節角度、膝關節角度、手倒立夾角、靜止時間等。

為國家蹦床隊研發了多視角3D自動採集與AI量化分析系統,能夠自動拆解蹦床動作並提供實時數據分析。

在國家攀岩隊,研發了速度攀岩的分階段用時對比與3D姿態分析系統,對高速且複雜的速度攀岩動作進行實時且精準的量化評估,包括分段用時、攀爬軌跡、攀爬速度、人體3D姿態、世界記錄對比、重影疊加分析等。

在國家田徑隊,研發了鉛球項目的實時3D軌跡計算與AI量化分析系統,能夠自動採集正面、側面的投擲動作,並對鉛球的出手速度、出手角度、滯空時間、投擲距離進行量化分析計算,現場3秒內輸出反饋結果。教練可以評估訓練效果,調整訓練計劃,並與運動員共同制定目標,提高整體競技水平。

賽場上,中國健兒以卓越技藝與非凡毅力閃耀光芒,彰顯中華體育精神的堅韌與風采。如今,AI科技正逐步與競技體育的各個項目進行緊密融合,上海體育大學將繼續致力於體育與AI的融合,精耕體育大模型在體育領域的深度應用,為體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編輯:奚宇軒

資料:上海體育大學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