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降溫+超頻:AMD RX5700 8GB公版顯卡六千字超詳細評測

2019-07-16     淘數碼

7nm Navi:真 . 戰未來!?

AMD自從2016年推出可稱之為性能革新架構的Polris系列GPU之後,挖挖礦、劃划水,度過了一段躺著賺錢的悠然假期。眼看對家黃偉達憑藉GTX10系以及RTX20系產品不斷引領GPU業界攀登更險峻高峰之時,總算是從銳龍系列CPU的狂野力量中,分出一丟丟創造力,造出一款新顯卡。咳咳~ 這裡說的真不是那款上市四個月即判死刑的「Radeon VII」,而是採用「全新革命性RDNA架構」的AMD RX5700/XT系列顯卡。

R.DNA架構:AMD RX系列的新紀元!?

小編有幸在AMD RX5700上市伊始就能拿到XFX訊景家的換盒原廠版,究竟它是否在性能上「一幀秒殺」對家的RX2060、性耗比「10瓦碾壓」本家的Vega64?就讓所有針對這張「RX5700」的猜測與幻想,交由本篇評測來一一揭曉吧。

RX5700系列,能否再戰未來?

AMD 近一年來上市的核心產品參數一覽(轉自PCPOP)

開箱及外觀簡評

XFX訊景作為嫡出二子,首發軍團自是少不了它

Radeon RX 5700年紀輕輕,擔子沉,責任重啊!

包裝箱非常沉!FE公版的散熱器貢獻不小

由於是AMD公版,XFX並未做什麼產品系列名

那麼,準備拆個箱吧!

開箱全家福

顯卡長度270mm,寬度110mm,厚度40mm

咳咳,,卡身正面的Radeon不帶燈,請大家務必死心

無論有多少玩家如何去吐槽AMD的原配散熱方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怕是很難去迴避它了。作為AMD公版,它的散熱必須經過一切能看到、聽到、想到的儘可能多的工作環境的種種考驗,才可以放出最終版推向市場。

渦輪散熱器是AMD公版必備,熱、吵、重,為何要它?

很多讀者會問:「什麼環境?明明公版散熱器確實散熱效果一般,噪音還大,看著還丑,為什麼必須用這樣的設計?」。確實,AMD的公版全封閉式渦輪真的有上述缺點,筆者還可以再加一個缺點:「貴!」。為什麼貴?大家可以搜一下幾個Yotube上老外做的RX5700/XT散熱器暴力拆解視頻,整個風罩和基板、組裝模塊用了幾十顆螺絲,金屬散熱片本體用石墨烯同風罩粘合組裝在一起,風罩內部擾流設計也儘可能顧及到了大部分VRM、GPU供電等高熱部分,這用料、工藝對應的成本,真的不便宜。

這麼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筆者猜測有如下兩點:

第一:滿足多卡橋接工作環境下的機箱內熱量擾流問題;

板兒磚式造型,適合多路交火安裝

第二:降低灰塵、惡劣風道、最小化安裝尺寸對顯卡正常工作的影響。

渦輪式密閉風道,保證熱量只出不進,多卡交火互不干擾

這兩點是作為AMD公版顯卡必須滿足的,但並非其他廠商獲得GPU授權後,製作自家非公版顯卡所必須遵守的。這也是讀者們在很多ITX組裝文章中,會看到更多比例地使用公版渦輪顯卡地原因之一。當然了,關於公版RX5700的發熱量、噪音問題,我會在本文後面做詳細介紹。

RX5700採用8+6Pin供電規格,功耗峰值為185w

(全系公版RX5700)無!背!板!警!告!

咳咳,頂部RADEON的logo也不帶燈,本卡無光!

DPx3、HDMIx1共四組輸出接口

顯卡底部也是幾乎全封閉設計,抑制熱流干擾

風罩右側特寫

有網友提出,將出風口格柵鋸開,可以提高40%出風量達到降溫效果,試試嗎?

顯卡背面電氣布局一覽

元器件、供電規模預示著這不是一張涼爽的顯卡

安裝及顏值參考

雖然公版RX5700不帶燈不帶水,但這透著科技灰的磨砂質感散熱器,還是有點黑科技視覺效果的。外加沉重的分量,裝在機箱裡著實有種高端卡的感覺。這種視覺和感官上的體驗,並非前幾日那塊¥3199的影馳驍將版RTX2060super所能媲美。

厚重PCB基板的炫黃色,點綴著灰卡紅文,配色甚是高級

渦輪散熱的進風孔特寫

想要燈效的話,多掏¥500直接上RX5700XT吧,一本滿足

然而把鏡頭抬一點就略顯尷尬了,沒背板帶來的顏值懲罰

需要背板的小夥伴,+¥500元送燈送板上XT喲~

如果是倒裝顯卡的RTX機箱,視覺效果也蠻不錯的(京東搜至睿即可)

強行開燈,也能接受。

理論性能測試:

看完臉,談談心吧。既然坊間RX5700「一幀吊打」RTX2060的說法由來已久,那麼我們真刀真槍來試試便可分曉。以下所有理論性能測試將引入RTX2060及RTX2060Super兩張顯卡的數據作為對比。如無特別說明(如GPU超頻測試),本測試所有硬體部分均採用默認頻率、XMP參數以及常規非空調壓制室溫(26~31攝氏度)進行。

當前版本的GPU-Z尚不能完全識別RX5700的完整參數,大家可以參照前文的規格參數圖為準

淘數碼1號機+XFX RX5700 8GB GDDR6(近期魯大師誤報為5700XT)

顯示卡當前工作狀態及驅動程序版本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分數(2560x1440):285708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分數橫向對比(2560x1440):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235434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278616

AMD RX5700 8GB GDDR6:285708

魯大師顯卡測試分數(1920x1080解析度)得分:299658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分數橫向對比(1920x1080):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261865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294883

AMD RX5700 8GB GDDR6:299658

魯大師性能測試期間溫度峰值:78°C

魯大師性能測試期間溫度峰值對比: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73°C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79°C

AMD RX5700 8GB GDDR6:78°C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分數:19480(其中顯卡分數22960)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分數對比: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17447(顯卡分19583)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19292(顯卡分22462)

AMD RX5700 8GB GDDR6:19480(顯卡分22960)微弱優勢「碾壓」2060super喲!

3Dmark FSE測試分數:10051(其中顯卡分數10837)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分數對比: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8699(顯卡分9011)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10013(顯卡分10473)

AMD RX5700 8GB GDDR6:10051(顯卡分10837)依然「碾壓」2060super~

3Dmark FSU測試分數:5225(其中顯卡分數5202)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測試分數對比: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4331(顯卡分4154)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5201(顯卡分5076)

AMD RX5700 8GB GDDR6:5225(顯卡分5202)竟然繼續「碾壓」2060super!

3Dmark Time Spy測試分數:7637(其中顯卡分數7638)

3Dmark Time Spy測試分數對比: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7585(顯卡分7571)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8518(顯卡分8760)

AMD RX5700 8GB GDDR6:7637(顯卡分7638)哦吼?你腫麼了小老弟?

3DMark TSE得分3465其中顯卡3449【2060S為3989/4073】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分數對比:

Geforce RTX2060 6GB GDDR6:3465(顯卡分3449)

Geforce RTX2060Super 8GB GDDR6:3989(顯卡分4073)

AMD RX5700 8GB GDDR6:3461(顯卡分3442)墊底了哦小老弟~

3Dmark理論性能測試中,AMD RX5700 8GB GDDR6的評測數據比較亮眼,Fire Strike的幾項測試中不僅「實力碾壓」RTX2060,竟然還憑藉微弱優勢壓制黃家新貴RTX2060Super!當然了,在後面兩項DX12的Time Spy測試下,RX5700得分只能與RX2060膠著競爭,暫且無法與RTX2060Super抗衡。

大聲告訴我,是不是有點香!

功耗和發熱量方面,全程測試中RX5700最大功耗為162W,低於影馳驍將版RTX 2060Super的179.4W,甚至低於梅捷炎龍版RTX2060的164.1W!這不科學啊,這一點不AMD!哈哈哈~溫度方面,RX5700最高79°C,低於影馳驍將版RTX 2060Super的81°C,高於梅捷炎龍版RTX2060的74°C。風扇轉速被AMD官方設置為最大42%,機箱內暫不可聞,還算可以接受。

PUBG遊戲測試

如果說以上的理論性測試中,RX5700憑藉不錯的價格(筆者上車搶購價¥2099,市場最低價¥2299)性能比,壓制了RTX2060並對RTX2060Super造成嚴重威脅,那麼下面筆者就選現下依然比較火的PUBG這個著名A黑遊戲來看看RX5700的遊戲表現吧。

雖說是懶了,遊戲只跑一個,但根據廣大粉絲吐槽的,什麼LOL啊、CSGO啊啥的,不跑也罷,反正都是幾百塊錢顯卡都能流暢運行的。行吧,那麼今天順便GTAV也不跑了,原因非常尷尬,Social Club帳號又BUG了,唉~ 不過具體遊戲測試,媒體也除了非常多了,什麼三國全戰(這個遊戲一降價我必買,現在還有點貴啊)、古墓麗影啊、戰地啊、生化危機什麼的,我真不太愛玩這些,如果大家回帖確實想看,那我就買一下這幾個遊戲測出來大家看。

PUBG依然是跑兩個模式,分別是:2560x1440全極致特效、2560x1440三極致特效。模擬大家最常見的遊戲設置情況。1920x1080解析度的就不跑了,RX5700畢竟是一塊市價¥2500級別的顯卡,我們儘量給它留點尊嚴吧。

首先是2560x1440解析度+全極致特效(遊戲加加不識別新卡,配合小飛機走起)

含特效的室內多人戰鬥場景:91fps(溫度81°C,功耗149W)

含大量特效的室外多人戰鬥場景:47fps(溫度82°C,功耗154W)

這個幀數表現地確實不咋地,N卡哪怕是RTX2060也起碼63fps起步,看來PUBG真A黑不解釋啊!

載具場景:79fps(溫度82°C,功耗151W)

希望能把鍋甩給AMD新品驅動優化不足吧。目前暫且無力吐槽,接下來放低特效在看看錶現。

下面開測PUBG:2K+三極致設置

出生點多人場景參數:138fps(顯卡溫度:76°C,功耗162W)

複雜特效+多人室內戰鬥場景:155fps(顯卡溫度:79°C,功耗108W)

同樣解析度,特效降低了之後,類似的場景從47fps彪到155fps,功耗也降低到108W,這...怕是有毒啊?深度懷疑驅動優化有鬼,期待戰個未來吧。

含特效的瞄具戰鬥場景:112fps(顯卡溫度:82°C,功耗143W)

載具駕駛場景:131fps(顯卡溫度83°C,功耗139W)

含特效+載具的多人室內戰鬥場景:121fps(顯卡溫度84°C,功耗165W)

筆者最愛的PUBG測試看來是打算吃定這塊新GPU了,同樣2560x1440解析度,全特效和三極致特效的幀數差距能達到近三倍,怕不是驅動有毒了。考慮到最近五年AMD所有顯卡剛上市時的性能、兼容性表現,唉~ 姑且放他一馬,等驅動更新吧。

如果說這唯一的一個遊戲讓你覺得這塊新顯卡槽點滿滿?那麼接著往下看,還有更刺激的等著你(-_ -#)

頗為刺激的96°C拷機體驗&降溫調校

之所以沒做其他遊戲測試的原因之二,就在於這塊RX5700顯卡的溫度表現。筆者是堅定的「7」字黨,也就是顯卡、處理器溫度絕不能超過7字紅線,看到8是絕不允許的。即便是對公版顯卡的溫度有深刻認知,但這是7nm啊,這是180W改良版功耗核心啊,即便你把晶片面積縮小了一大半,但溫度也總不能隨隨便便玩個遊戲就上84°C吧?(透個底,不光吃雞84°,實際上英雄聯盟玩起來依然82°C,就問你服不服~)

帶著這個顧慮,遊戲也懶得跑了,先看看甜甜圈烤機溫度到底如何吧:

喜聞樂見的GPU 82°C拷機溫度,以及可怕的93°C顯卡高熱區域溫度

新的RX5700系列公版顯卡不僅提供GPU溫度監控,還可以監控顯卡高熱區域、顯存溫度、顯存供電以及GPU供電模塊的各區域溫度。所以上圖中GPU-Z的溫控列表很長,為了避免頭條壓圖看不清,我單獨截取一張出來放下面:

第一輪腦殘忘記截圖了,第一輪最高見到過96°C

通過12分鐘的甜甜圈顯卡壓力測試,我們可以看到,顯卡當前最大功耗為149W,GPU核心最高到達82°C,顯示卡高熱區域到達93°C(第一輪20分鐘壓力測試忘記截圖了,摸到了96°C)。GPU VRM部分72°C,顯存溫度達到86°C,顯存VRM1/2的溫度也達到76°C/80°C。這個溫度不僅是燥熱,甚至可以算是令人不安了。

當然,這也只是從人類體感認知的角度談的。老玩家都很清楚,PCB和矽晶圓、電容器件等等,對於這種百十度的考驗來說,並不會影響正常工作。但是,這貨排出的高溫,真真切切地影響到了我地工作。整個電腦桌底下地溫度被烤到37°C以上,感受一下啊朋友們(T_ T#)

掀桌是不能掀桌的,冷靜不僅是我要做的,也是這塊RX5700顯卡要做的。怎麼做?搞他個驅動!

AMD為了噪音和溫控的均衡,選擇42%的風扇轉速為動態上限

這裡咱就先別琢磨什麼噪音了,直接把渦輪風扇轉速上限由默認的42%拉到62%,然後再來一輪甜甜圈。

62%必然是渦輪起飛般的噪音,溫度應聲而下:74°C

提高風扇轉速後各部分溫度工況

風扇提速後,噪音已明顯可聞,但尚處於勉強能接受的範圍(帶耳機玩遊戲可忽略不計)。顯卡當前最大功耗為156W,GPU核心降低到74°C,顯示卡高熱區域降到85°C,GPU VRM部分65°C,顯存溫度達到78°C,顯存VRM1/2的溫度也降低到68°C/71°C。

這個溫度暫且算能接受,筆者後面把風扇轉速上調到70%下調到55%,溫度範圍均表現如此,綜合來說,50~55%左右的風扇策略就可以滿足,然而只要風扇超過50%轉速,噪音就已經可以聽到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能接受的範圍自行設置。

超頻測試

筆者已經很久沒有超頻CPU或者顯卡了,自打CPU和GPU自帶睿頻或者boost加速功能之後,玩家自行超頻帶來的無非就是提高20%左右的功耗+溫度,外加5%不到的性能提升,這方面完全不符合性價比,外加影響壽命和舒適度(噪音溫度)。但坊間流傳7nm的Navi超頻潛力非常逆天,部分5700XT甚至可以超頻至2.2GHz核心頻率,不試肯定不行啊!搞起~

所謂超頻顯卡,超級省事兒,在全局Wattman點自動超頻GPU就搞定了

當然了,玩家也可以全手動超頻,我比較懶,也比較相信AMD驅動的最大化穩定性配比(自動超頻GPU會自動設置風扇PWM策略、電壓)。本次自動超頻的目標時鐘頻率鎖定在1789MHz(其實測試中還有一次直接成功鎖定在1850MHz,可惜沒熬夜太晚忘記截圖),下面放出超頻前後的理論性能測試對比: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1920x1080:323991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1920x1080:

RX5700默認頻率:296658

RX5700超頻:323991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2560x1440:309008

魯大師顯卡性能測試2560x1440:

RX5700默認頻率:285708

RX5700超頻:309008

魯大師測試期間最高溫度:70°C(對的,風扇一起超頻~)

魯大師性能測試期間最高溫度:70°C

RX5700默認頻率:78°C

RX5700超頻:70°C

3Dmark Fire Strike得分:20144(顯卡分數24150)

3Dmark Fire Strike得分:

RX5700默認頻率:19480(顯卡分數22960)

RX5700超頻:20144(顯卡分數24150)

3Dmark FSE得分:10552(顯卡分數10837)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

RX5700默認頻率:10051(顯卡分數10837)

RX5700超頻:10552(顯卡分11485)

3Dmark FSU得分:5521(顯卡分數5521)頭一次同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得分:

RX5700默認頻率:5225(顯卡分數5202)

RX5700超頻:5521(顯卡分5521)

3Dmark Time Spy得分:7963(顯卡分數8040)

3Dmark Time Spy得分:

RX5700默認頻率:7637(顯卡分數7638)

RX5700超頻:7963(顯卡分8040)

3Dmark Time Spy Extreme得分:3613(顯卡分數3622)

3Dmark Time Spy Extreme得分:

RX5700默認頻率:3461(顯卡分數3442)

RX5700超頻:3613(顯卡分3622)

超頻後,理論性能測試提升幅度在5%~10%之間,如有經驗手動超頻,選擇更高的頻率,性能提升則會更高。測試期間幾乎沒有出現花屏、藍屏、掉驅動或黑屏等問題,看來7nm確實超頻潛力不錯。功耗和溫度方面,由於PWM策略會被驅動程序自動修改,全程測試期間散熱器起飛,最高溫度壓制在79°C,風扇轉速為54%,顯卡最大功耗則摸到了198W。

RX5700超頻後GPU峰值工況一覽

結論

XFX訊景的這塊公版的RX5700,在性能、溫控、功耗上基本可以代表所有同型號公版產品。基本不出筆者的意外,這張顯卡在溫度、遊戲性能上的表現,令人略顯遺憾。當然,溫度的瑕疵可以手動修改風扇策略彌補,後期驅動程序優化後,或許也有更好表現。遊戲性能上,我們姑且也期待一下未來的雞血補丁好了。

驅動優化仍是AMD新卡的致命軟肋

關於超頻,筆者個人並不推薦,但不影響這塊顯卡的可玩性值得推薦。按照這幾天的軟磨硬泡,我手裡這塊顯卡的峰值超頻頻率應該在1900MHz附近,雖說達不到2.2GHz這麼刺激,但也可以帶來不少的性能提升。但由於彼時功耗突破220W,風扇轉速、溫度表現實在令人不安,因此沒有在本文中著重提點。我們可以多多期待未來各廠家推出的非公版RX5700,相信在頻率、溫度、功耗綜合表現上,絕對會有所飛躍。

¥1999才是這張顯卡最符合身份的定價

最後要說的是,這張顯卡在我拿到手的時候,市場價基本都是¥2799元,筆者之前的開箱視頻中提到過,三個月內此卡必將進入¥1999市場。在本文結束時,天貓、京東均以有¥2299~2499的產品大量鋪貨,看來筆者的預言用不了三個月,很快,大家就可以用更符合這款顯卡定位的人民幣來入手這張最新的7nm Navi新品了!

好了,本次評測就到這裡,如果你也想加入福利快車團,和筆者一樣用史上最低價購入新款顯卡,請您「關注+點贊+轉發」素質三聯,然後私信小編:「我要上車」,系統會自動回復車票信息和上車指南給您,我們下次再見吧!

一句話點評:

「兩千出頭買一張虐殺GTX1080和RTX2060的7nm顯卡,還要啥自行車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OE3CGwBmyVoG_1Z6-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