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總是惹父母生氣,父母其實可以反過來想想,不惹父母生氣的也不叫孩子,叫木頭人。
當孩子惹怒父母的時候,家長們會怎樣做?
讓我們這樣選肯定選第二個,但是等到孩子真的惹怒我們的時候,有多少的父母能夠做到第二點。
「怒火中燒」這個詞可不是平白無故編造出來的,這代表了一個憤怒的人的狀態。
作為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再難控制的情緒我們都要嘗試去控制它,因為這份怒火會傷了自己,傷了孩子,傷了親情。
最近一檔綜藝裡面有一個詞語叫「情緒自由」,本意是自己看破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但是不讓這份態度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我覺得也可以用在育兒上,我們本著孩子就是會闖禍的態度去面對孩子,不讓孩子的行為影響我們的情緒,家長要看到的是孩子闖禍後的教育契機,而不是事件本身的糟糕程度。
01.頭部
孩子小小的一隻,跟大人相比就像是稻草和大樹,而頭部作為人身體上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肯定是不能被打的。大人可能覺得沒有用力,但在孩子的感知上,已經頭暈目眩了,甚至可能會造成腦癱的情況。
02.耳朵
耳朵其實也是長在頭上的,但是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因為大人們似乎都很愛扇巴掌。
小愛今年5歲,因為打翻了媽媽一瓶千元昂貴香水被媽媽打了耳光,這一扇讓小愛徹底失去了聽力,再也聽不見媽媽叫她的名字了,媽媽再叫小愛也不會收到任何的回應了。
03.屁股
孩子另一個比較容易挨打的地方就是屁股,大人有時會用腳踢,也會用手打屁股,認為打屁股不會有問題的家長要醒一醒了,孩子的屁股也是有神經的,用力過猛,孩子走路瘸腿可不好。
家長們不要總是認為打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是會讓孩子長記性,但是對孩子來講也是一段痛苦的記憶。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有效地跟孩子溝通,並作出指導。
今日互動:家長們打過孩子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