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697字,閱讀約4分鐘)
在你的印象當中,2歲的寶寶自己在家能自己做什麼呢?
有的寶媽說:「我家都3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得一口一口喂。」
還有的寶媽說:「我家2歲的時候,都離不開人,只要我不在他身邊,他就得哭。」
2歲的寶寶還需要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撒嬌,需要媽媽細心的呵護,而媽媽又何嘗不想一直陪伴著寶寶呢?
但是,當了媽媽之後,我們才深切地體會到什麼是束手無策、什麼是生活所迫。
監控拍下2歲娃獨自在家的一天,讓人欣慰又心酸
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家中的一段監控視頻,讓人看了不禁淚目。
由於這位媽媽需要去店裡忙生意而且也沒辦法帶著寶寶,所以無奈之下,就只能把寶寶獨自放在家中。
為了寶寶的安全,媽媽在手機上一直觀察著寶寶的一舉一動。
沒想到,懂事的孩子比寶媽想像的要堅強地多。
獨自一人在家的寶寶非常地乖,他記住了媽媽說的每一句話。
媽媽提前給寶寶沖好了奶,讓他餓了就喝奶,渴了就喝水。
寶寶不僅做到了,而且還會自己上廁所,把灑到桌子上的奶都自己擦乾淨了。
雖然自己在家,雖然他還是一個走不穩路的小寶寶,但是他卻能夠控制住自己不哭不鬧、不慌不忙、情緒穩定地去做每一件事。
網友們看到如此懂事可愛的寶寶,不禁發出感嘆:
「這個寶寶真是懂事的讓人欣慰又心酸。」
「天使寶寶啊!我家這個時候連自己拿杯子喝水都不會。」
「雖然孩子很懂事很能幹,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媽媽還是找一個人來照看寶寶吧,要麼請老人來要麼找個保姆,孩子的安全最重要呀。」
為了給孩子更高的生活質量,許多家長每天外出工作而沒有精力和時間照顧寶寶,所以不得不讓孩子獨自留在家中。
雖然有的家長認為可以自己在監控當中看到寶寶的一舉一動,但是,一旦寶寶自己在家出現意外,家長很難及時且迅速地趕到家中出現在孩子的面前。
所以,家長要意識到哪些行為會給寶寶帶來安全隱患,具備安全意識很重要。
家長讓兒童自己在家,會有哪些安全隱患?
兒童自己在家時的人身安全問題是最為嚴重的。
即便家長每天叮囑孩子,但是由於兒童缺乏經驗和判斷力,所以家長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很容易受到陌生人的哄騙和傷害。
比如有陌生人冒充物業或者鄰居或者快遞員讓孩子開門,孩子可能就會把陌生人領進家。
此外,兒童在家時也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如跌倒、燙傷、淹溺等。
家中的電器、燃氣設施、尖銳物品等也會給他們帶來潛在的危險。
兒童在家時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需要關注的。
孩子獨自在家時,可能會感到孤獨、無助和焦慮。
他們可能會面臨來自未知、恐懼亦或者大一點的孩子會有學業、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壓力。
如果長期缺乏家長的指導、支持和陪伴,就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如焦慮、抑鬱、不安以及社恐等。
兒童自己在家還存在著火災、意外摔倒等緊急情況的風險。
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孩子往往缺乏應對的能力和經驗,可能會陷入恐慌或做出錯誤的反應。
所以,孩子的身邊最好有一個大人看著,保證孩子以及周圍環境的安全。
最後,兒童自己在家,還可能會一直看電子產品
孩子自己在家,由於沒有人陪伴和說話,於是,他們可能會一直看電視、看手機、看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
他們看起來沒有時間概念,甚至會從家長出門一直看到家長回家。
那麼如果孩子長期這樣自己在家看電子產品,不僅會傷害眼睛,還會對孩子的語言以及大腦的發育帶來一定的危害。
為了解決問題,家長應當及時採取一系列的措施,確保兒童在家的安全。
家長可以選擇尋求幫助
如果自己實在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在家陪伴孩子,那麼家長儘量選擇一個比較可靠的人來照看寶寶。
比如親戚、朋友、鄰居等人來照顧孩子或者尋找專業的保姆保證孩子的安全。
對於適齡兒童,可以考慮讓他們參加課後班、興趣班等活動,以充實他們的時間。
辣媽語錄:
帶娃難熬的就是前3年,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媽媽每時每刻都要在孩子的身邊,確實也做不了其他的事情,不能工作不能做家務甚至連舒舒服服的洗個澡都是一種奢侈。
但是,孩子最需要媽媽的時間也是那前3年,時間轉瞬即逝,希望家長們能夠多體諒寶媽,讓她們能夠安心地帶孩子,給孩子一個溫馨、健康、積極、安全的成長環境。只有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孩子未來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
家長們,你有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的時候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