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游中國|「氣氛友好,還會再來」——「老外」感受「天府之國」的巴適與便捷

2024-06-20     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6月20日電 題:「氣氛友好,還會再來」——「老外」感受「天府之國」的巴適與便捷

新華社記者童芳、董小紅

「我非常享受這裡的文化和美食,大家臉上都掛著微笑,氣氛很友好。」來自愛沙尼亞的謝爾蓋·格魯津日前結束了在成都4日游後,臨行前在機場對記者說。

格魯津在成都的4天行程中,看了大熊貓,吃了當地特色麵條,出行都使用支付寶打車,「非常方便,酒店也很好,以後還會再來」。

地處中國西南內陸的成都有「天府之國」之稱,這裡不僅是著名的「美食之都」,還是中國「國寶」大熊貓的故鄉,是外國人來中國的重要旅遊目的地之一。

記者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不少攜家帶口的外國遊客在航站樓穿梭。中國去年底以來推出系列免簽政策,掀起了一陣來川旅遊熱潮,近幾個月到成都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激增。

6月15日,兩名外國遊客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辦理值機手續。新華社記者 董小紅 攝

自2023年12月1日以來,中國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單方面免簽政策相繼落地。

「免簽國家或辦理團隊落地簽國家的遊客明顯增多,其中俄羅斯、法國、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日本和韓國等國遊客較多。」四川康輝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鄭軍說。

截至6月10日,四川康輝國際旅行社今年已接待入境客人7864人次,較2023年同期增長289.69%。

為吸引更多外國遊客體驗「天府之國」的魅力,這座城市的機場、景區等紛紛推出措施,讓外國遊客享受便利和「巴適」。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管理中心副經理崔磊介紹,依照傳統流程,旅客出境時要分別接受海關和安檢查驗,現在則將海關、安檢查驗「集成」,使旅客「一次性」通過。

在外國遊客眼中異常「神秘」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收藏有太陽神鳥金飾、黃金面具等文物,講述數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輝煌燦爛。從遊客服務中心、遺蹟館,到陳列館和官網服務平台,提供中、英、日、韓、法、德、西、意八種語言導覽服務,還通過「雲觀展」平台為外國遊客提供三維文物動態互動展示的英文服務。

5月24日,外國遊客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選購文創產品。新華社發(雷雨晨 攝)

近期,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還與攜程集團聯合推出了「一站式」旅遊產品。自2024年5月起,從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的國際中轉旅客,在等待轉機時間內,可由外文嚮導帶領,免費暢遊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看「國寶」大熊貓。

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記者近日隨機採訪的幾位返程外國遊客都表示,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很方便,他們從剛落地時就開始享受這種消費便利服務了。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商業管理部經理林寧介紹,國際及港澳台地區旅客到達的主流線上設有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24小時為境外來賓提供電話卡辦理、貨幣兌換、ATM取現、輔助開通移動支付等服務,可兌換外幣達41種。

6月15日拍攝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新華社記者 童芳 攝

被稱為「城市會客廳」的成都寬窄巷子,是獨具清代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的古街,集中了火鍋、擔擔麵、糖油果子等成都美食,既能感受成都的歷史人文底蘊,還能體驗成都人的休閒生活方式,一直以來都是境外遊客最愛「打卡」地之一。

「最近每周都會接待外國遊客,消費可以直接刷信用卡。」寬窄巷子可居茶介店老闆肖烈說。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市內主要博物館,線下售票窗口、文創商店也都開通了國際信用卡支付渠道。據了解,目前成都市外卡收單商戶5萬餘戶,比去年新增萬餘戶。

也有外國遊客說,比起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對不會中文的外國遊客來說,在成都旅行有時還是會遇到語言障礙。「一些餐館,比如很好吃的火鍋店,如果有英文菜單就更好了。」酷愛四川美食的英國遊客琳娜·哈德威克說。

專家指出,實施免簽政策是促進各大城市開放和國際交流的重要一步,熱門旅遊城市也需要優化各種便利服務,包括提供外文導覽、外文菜單等,讓外國遊客更順暢地遊覽、更便捷地獲取信息。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劉俊認為,像成都這樣的中國旅遊城市還需恢復和加強海外的旅遊營銷,將近年來湧現的新消費場景和新業態新產品推介給外國遊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b077208bdaf6ed74f947551d80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