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瀋陽創十年來冬季最冷記錄!市急救中心緊急提醒!這類人一定要注意……

2023-12-21     瀋陽晚報

原標題:-28℃!瀋陽創十年來冬季最冷記錄!市急救中心緊急提醒!這類人一定要注意……

天氣有多冷,數據來「說話」。12月21日,記者從瀋陽市氣象部門獲悉,12月20日、21日,瀋陽最高氣溫分別為-15.2℃、-14.3℃,均刷新歷史當日最高氣溫的最低紀錄(1957年12月20日最高氣溫為-14.1℃;1966年12月21日最高氣溫-13.3℃);21日最低氣溫-28℃,突破歷史當日極值(1956年12月21日最低氣溫為-26.6℃),也是近十年來冬季的最低值。

-28℃!瀋陽今冬最冷一天

感謝有你

預計,22日沈城晴空依然在線,雖然陽光十分「賣力」,但是寒冷依舊,氣溫和21日相比稍有回升,最高氣溫在-12℃左右,最低氣溫在-20℃上下,提醒老人、孩子和體弱人群外出戴好圍巾、帽子等,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謹防感冒。周末氣溫繼續緩慢回升,最高氣溫在-7℃到-9℃之間,最低氣溫在-17℃到-19℃之間,大家可以利用中午時段到戶外散散步、曬曬太陽,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外出的市民仍然要把防寒保暖放在首位。

這兩天瀋陽天冷路滑!

瀋陽急救中心緊急提醒:

氣溫轉低,路面結冰,戴帽子影響視線……種種因素疊加一起導致意外滑倒摔傷的風險增加。近期,瀋陽急救中心接到受傷求助者的病例明顯增多。來自瀋陽急救中心渾南二分中心賀雅萌急救小組數據顯示,僅賀雅萌急救小組每天接診滑倒摔傷就在4例左右,摔傷患者群體主要集中在20—30歲、60—70歲之間。

求助:

女孩在商業區某商場台階下摔傷

12月13日12時9分,賀雅萌急救小組接到出診指令:「中街商業區某商場台階下有人摔傷,請立刻出診!」收到指令後急救車立即調轉方向駛向現場,賀雅萌與報警人取得聯繫了解情況並給予指導,告知其切勿隨意搬動傷者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發現傷者是一名25歲年輕女性,她穿的很少,體重有200斤。因為下台階不慎摔倒導致雙踝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賀醫生立即為傷者檢查情況。經查:傷者腰部及雙踝部均有受傷,未見出血。立即給予傷者包紮、傷處夾板固定,指導進行搬運。隨後被安全送至醫院。

分析:

年輕人走路快會跌倒

老年人反應慢易摔傷

雅萌告訴記者,近一周時間,瀋陽下雪的頻率比較高,每天接診患者在4例左右,摔傷患者群體主要集中在20—30歲、60—70歲之間。

賀雅萌說,這名女孩受傷比較重的原因是穿的比較少、體重比較重,這樣的人摔傷後傷情比較嚴重,容易骨折。另外,穿的比較少的年輕人走路比較快,對腳下情況照看得不夠。60—70歲的老年群體摔傷的主要原因是年齡大,身體反應慢,應對突發路況時不知所措。

盤點:

遭受外傷後的4種錯誤做法

賀雅萌告訴記者,在外傷事故的急救出診病例中,急救人員發現部分市民雖然有一定的急救意識,但現場處置時仍存在一些誤區,關鍵時刻,不當的搶救措施或行為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或二次創傷,主要存在以下4個誤區:

1.當發生車禍被撞到腰部時,有些人擔心天冷受凍,受傷者家屬或者肇事方就將患者移到別處或者車內,這樣的危害是會使傷情加重,更是給急救醫生轉運患者帶來難度。建議當發生車禍被撞到腰部、頸部、股骨時,不要移動身體。

2.當身體出血時,一些患者會使用一些不太乾淨、不太衛生的東西包紮傷口,尤其對於傷口比較深的部位容易造成二次感染。當身體出現出血時,一定要選擇相對乾淨的東西進行包紮。

3.當腹部被撞擊後,一些人感覺不是特別疼,沒有引起重視,也沒到醫院去做腹部彩超就回家了,幾小時後突然疼痛劇烈,再次檢查發現已經造成脾破裂。

4.頭部受傷後雖然腫了,流血了,但是沒有意識喪失,還能正常行動就回家休息了,結果幾個小時後出現了腦出血。頭部受傷發生腫了,流血了,或者一過性的暈厥,一定要做頭CT。

提醒:

創傷病人現場急救要這樣做

1.確定存在創傷以後,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專業人員幫助。

2.查看周圍環境是否安全,確保周圍環境安全可以進行現場救治。

3.先搶救生命,如果心跳、呼吸停止,儘快進行心肺復甦。

4.查看有無開放性傷口,如果體表存在開放性傷口可以通過壓迫、填塞、綑紮等方式進行止血。

5.注意觀察是否存在多處損傷,如果存在,有條件的話則建議先包紮頭部、再包紮胸腹部、最後包紮四肢。

6.在急救車到來之前,儘量避免搬動患者,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近期熱門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瀋陽晚報視頻號,

歡迎關注

指尖客戶端、沈報全媒體記者:吳強

部分素材綜合:瀋陽氣象

編輯:任子劍 責編:閆繼偉 高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766c9ef69403d203c7792a30149c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