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本山趙麗蓉相比,陳佩斯的小品,是更好還是更差?

2021-10-25     鄭捕頭

原標題:和趙本山趙麗蓉相比,陳佩斯的小品,是更好還是更差?

八九十年代,是春晚舞台上小品演員競相開放的年代。陳佩斯、趙本山、趙麗蓉、黃宏、宋丹丹、蔡明,那麼多演員先後出現,為觀眾奉獻出一個又一個經典作品,為時代帶來那麼多笑聲。

既然演員眾多,爭奇鬥豔,那麼觀眾難免就要對他們進行一些比較。這次我們就來說說,陳佩斯與其他小品演員的不同。

01

首先說陳佩斯的喜劇風格。

很容易就能發現,找趙本山、趙麗蓉他們的經典台詞很好找,那些年人們平時說話也挺愛引用他們的台詞,尤其是趙本山。但找陳佩斯的台詞,不那麼好找。

這是因為,陳佩斯和很多小品演員的喜劇風格不一樣,他更多是靠小品的情節衝突製造笑料,再有就是形體動作上的誇張,台詞方面倒不那麼突出。

比如陳佩斯很少說趙本山黃宏那樣的四六八句,也很少直接來一個外插花的段子。如果說很多小品演員的作品更重台詞,陳佩斯的就更注重表演,當然也有他一直願意強調的喜劇結構。

《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都是經典之作,但到後面幾個春晚小品比如《大變活人》《王爺與郵差》,明顯是結構方面也出了問題。所以多年之後,陳佩斯並不認為自己當年的那些小品有多好。

要說喜歡,我喜歡兩個部分,八十年代陳佩斯在作品中「鬧得好」的這部分,還有九十年代初結構劇情出色的這部分。我還喜歡陳佩斯當年恰到好處的使相兒,也就是表情控制,後來的,就顯得有些擠眉弄眼了。

02

說完喜劇風格,再大致說說陳佩斯這個人。

最早陳佩斯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舞台上本色演出,否則怎麼能演那麼好?後來慢慢知道,其實他不是台下也人來瘋的那種演員,私下其實是很嚴肅的,尤其對待喜劇這件事。再後來就了解到他的一些偏執,包括和央視因為春晚小品的版權打官司。

央視出過那麼多演員的春晚作品,只有陳佩斯敢這樣做,說明他對於自己在乎的事情非常較真,哪怕今後不合作也要抗爭到底。當然,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一些事情看開,20多年後他和央視和解了,還受邀參加了《金牌喜劇班》的節目。

03

不過,陳佩斯對於喜劇的較真,可能是一輩子就這樣下去了。他應該是看不慣如今短平快的喜劇手法,比如現在各種純搞笑的短視頻,動不動就「哎呀我滴媽呀」。很多看上去也是鬧騰,你會感覺這種鬧和陳佩斯當年那種鬧還是不一樣,還是有高級和低級的區別。

不過陳佩斯關於結構喜劇等一些理論,如今顯得有些孤獨。我們在電視上也看過一些他講課的場面,陳佩斯說得那麼認真負責,台下的年輕人卻聽到打盹兒,有的直接就睡了。

那個場面很像是一種隱喻,陳佩斯的喜劇已經不太為現在的人所理解,但這種不理解對於陳佩斯來說不算什麼,他並不憤怒,甚至不理會,繼續對著大家布道,他認為那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就像他這個人,他的個人選擇也不太被接受,但他還是依然故我,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04

2018年,我現場看過陳佩斯和楊立新主演的舞台劇《戲台》。記得這部戲的最後一幕,是一場喧鬧之後,演戲班班主的陳佩斯一個人留在舞台上,周圍黑下來,一束光打到陳佩斯身上。

那一刻,那是舞台上的主人公,更像是孤獨的陳佩斯老師自己。向如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孤傲的陳老師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7062923_12100664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