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風暴行動,重建裝甲部隊比救援更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2023-12-11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冬季風暴行動,重建裝甲部隊比救援更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在分析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時,圍繞曼施坦因展開的「冬季風暴行動」為什麼沒有成功的話題,一直成為坊間探討的重點。實際上,曼施坦因到達史達林格勒前線時,德軍的裝甲部隊和快速機動優勢已經被蘇軍打破,而且讓他意外的是,德軍統帥部雖然將第1和第4兩支裝甲集團軍都劃歸他指揮,但真正聽命於他的卻只有第48和第57兩個裝甲軍,其結果自然是他縱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改變德軍在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下當時德軍所處的戰場環境是如何對救援行動帶來多個不利因素。

01「天王星行動」,蘇軍到底包圍了幾個德軍集團軍?

事實上,關於這個話題,蘇德雙方都沒有官方公布的標準答案,但從各自零散的文章和資料來看,有的說蘇軍圍殲了150多萬德軍,也有的說德軍只損失了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30多萬人馬。

不過,從曼施坦因的回憶錄資料看,以及朱可夫展開「天王星行動」和「火星行動」的進攻態勢看,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場實際進攻的是德軍7個集團軍,其中包括B集團軍群的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以及僕從國軍隊的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匈牙利的第2集團軍、義大利的第8集團軍,還有一個就是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集團軍也部分參與了南線作戰,這其中還不包括後來派到B集團軍群的歸第1裝甲集團軍管轄的第57裝甲軍。

那麼,蘇軍選擇在德軍A、B兩個戰鬥群之間,剛開始是將僕從國軍隊的4個集團軍作重點,後來為什麼又集中兵力把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包圍了起來呢?這裡面有德軍統帥部分兵再分兵的失誤,讓蘇軍鑽了空子,可以說,第4裝甲集團軍在1942年6月28日參與「藍色方案」行動時是完整的一支裝甲精銳,但7月中旬德軍將之肢解後,第24裝甲軍劃歸給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指揮,第48裝甲軍在南下增援高加索回防後,又劃給了霍利特集團,當曼施坦因展開「冬季風暴行動」時,第24裝甲軍在包圍圈內,第48裝甲軍負責救援,實際等於整個第4裝甲集團軍都被蘇軍列為重點打擊對象。

所以人們會發現,當12月7日曼施坦因發起救援行動後,第24裝甲集軍在包圍圈內坐以待斃,第48裝甲軍則在12月10日就被蘇軍打散並失去戰鬥力,實際上也是宣布曼施坦因以第48裝甲軍作佯攻的戰術失效了。

從這裡不難看出,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面對的是德軍7個集團軍,後來又有第1裝甲集團軍的參與,但處在蘇軍包圍圈的卻只有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之一部,只不過這兩支部隊當時和第1裝甲集團軍一起構成德軍在南線的支撐力量,這也是人們把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敗,說成是打掉了東線德軍脊樑的原因。

02曼施坦因的救援行動為何失利?他為何要繼續分散兵力救援?

是的,曼施坦因到達前線時,德軍已經將南下的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了回來,並將A、B兩個戰鬥群之間的通道安全當成重點防禦對象。那麼問題又來了,曼施坦因明明清楚頓河集團軍群的兵力有限,大部分都是已經身處戰場前沿的作戰部隊,他所能帶來的新生力量只有他的老班底第11集團軍司令部,難道他不知道繼續分散兵力是兵家大忌嗎?

這裡面曼施坦因也有他的難處,因為德軍統帥部給他的任務並非是將保盧斯第6集團軍救出來就行了,而是讓他增援第6集團軍拿下史達林格勒,並伺機北上進攻莫斯科。而實際情況卻是,蘇軍早在「天王星行動」展開之前,朱可夫已經在史達林格勒後方草原集結了6個集團軍的預備隊,而且還經過了長達三個月的應急訓練,既可北上保衛莫斯科,又可以從伏爾加河增援史達林格勒。

而在曼施坦因心裡,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兩個戰鬥群之間通道安全以外,還要完好無損的保住第1裝甲集團軍,因為第4裝甲集團軍已經被肢解,唯有第1裝甲集團軍才是東線最有戰鬥力的裝甲精銳。

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發現曼施坦因必須在營救保盧斯第6集團軍,和確保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團軍保住羅斯托夫方向上做出選擇,這也是他不敢將第48裝甲軍和第57裝甲軍合兵一起進攻的原因所在。而從救援行動失利上找原因的話,自然是兵力不足和時間太匆促影響了作戰計劃的擬訂和展開。

03哈爾科夫反擊戰,印證了曼施坦因戰略思維的正確性。

沒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曼施坦因意外的打贏了哈爾科夫反擊戰,並促成了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的展開,但反推時間軸會發現,如果曼施坦因沒有果斷地撤出史達林格勒戰場,德軍會打贏1943年春季作戰嗎?

從時間跨度上講,1942年12月曼施坦因準備實施「冬季風暴行動」時,他非常希望德軍統帥部能多給他幾個裝甲師,哪怕一兩個也行。可他的願望都落了空,而莫德爾在勒熱夫前線卻一個接一個被黨衛軍裝甲師代替,直到1943年莫德爾通過「水牛行動」撤出勒熱夫南下,德軍統帥部才調撥了幾個裝甲師給曼施坦因,而此時,蘇軍的坦克集團軍已經掌握了戰場優勢。

這裡面又有兩個問題讓蘇軍沒有任何防備,一個是1943年初,阿道夫重新啟用了古德里安,同時又重點打造虎式坦克系列投放戰場,這讓曼施坦因有了一定的底氣;另一個就是古德里安調整了鉗形傳統打法,在各個作戰單元配備了虎式坦克營,這種新式打法一下子讓蘇軍吃了大虧,因為朱可夫把重點放在如何用人多坦克多抵消德軍快速機動優勢上面,忽略了德軍會調整打法。

通過上面的分析看出,如果曼施坦因沒有及時從史達林格勒戰場撤出來,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起碼第48裝甲軍和第57裝甲軍都要被蘇軍包了餃子,更談不上重新占領羅斯托夫並打贏哈爾科夫反擊戰了。從這個角度看,曼施坦因保住第1裝甲集團軍全部和第4裝甲集團軍大部分,這是德軍在東線能夠多挺兩年的重要基礎,也是曼施坦因被稱為偉大統帥的原因所在。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鉗形打法分散了兵力?遠水解不了近渴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曼施坦因為何從救援打成了自保?蘇軍搶先一步

二戰天王星行動,為何第6集團軍沒有被圍殲?計劃沒有變化快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為何蘇軍進攻羅斯托夫受阻?虎式坦克營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