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初級會計或一年多考?高端會計人才缺乏?

2021-10-12     會計網

原標題:財政部發《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初級會計或一年多考?高端會計人才缺乏?

10月9日,財政部印發《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了6大方面,共計29條的重大內容,包括初級會計一年多考、會計考試與CPA考試科目互認、與研究生教育銜接機制等重點改革方向,也提到了會計人才結構失衡這個問題。會計從業人員如何緊跟國家政策反向,走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呢?一起來看!

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

探索推進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一年多考

隨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報考初級會計職稱的人數每年遞增,近兩年已達500萬人左右,未來報名人數很有可能進一步增長,這給考試組織、考場、機位等形成了比較大的壓力。更何況,根據「十四五」規劃:預計到2025年,初級資格會計人員數量超過900萬人,這意味著5年將要增加230萬初級會計持證人!

市場對專業會計人才需求大,但截止2018年,會計從業資格證持有者2000萬+,而會計職稱持證人員僅670萬人。可見,初級證書的持有者和從業資格證的持有者是不成正比的。一年多考的制度剛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報名,考生可在當年的11月報名下一年的初級考試,如果錯過報名期,只能等第二年的11月報名參加第三年的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錯過報名期,就意味著與對會計證有要求的相關會計崗位失之交臂,再加上近一年的考試時間成本,實在是等不起呀!!

還有一部分考生在當年考試中失利,沒有順利通過,但分數往往距合格線並不多。因此,相當一部分考生呼籲並提出需求:再備考兩個月,再次考試並通過!但因一年一考,也只能等到來年才能報名,白白浪費了時間。

建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與註冊會計師等職業資格考試科目互認、與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銜接機制

在會計資格考試、CPA考試和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考試中,三者之間難免存在考察內容重合問題,對此財政部提出科目互認、與研究生教育銜接機制。

關於科目互認,很多地區其實已經實踐了,但是關於證書與研究生的銜接機制,卻是財政部在文件中首次突出強調,並且直接跟科目互認放在了同一位置,說明了這一意見的可實踐性是非常強的。想像一下,以後考了CPA證書,能跟研究生考試中的部分專業考試實現互認,簡直不要太爽!

而且,黑龍江鶴崗市已經先行嘗試,把CPA證書與研究生學歷放在同一補貼位置,持有CPA證書能享受研究生才能享有的福利政策。2020年,鶴崗人民政府官網放出一則《鶴崗市公安局公開選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告》,其中的選聘補助政策中一條引起「軒然大波」: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證)、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註冊會計師(CPA)、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計算機技術與軟體資格(水平)考試高級且統招全日制本科畢業以上人員,享受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補助政策,給予一車一房,前五年每年補助5萬元!

高端會計人才供給不足,大批的從業者亟待轉型

截至2020年底,累計取得初級會計職稱670.2萬人,中級職稱240.02萬人,高級職稱20.57萬人。執業註冊會計師11.1萬人,非執業會員17萬人。自從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之後,會計職稱考試人數大幅上漲,持證人員已接近從業者半數,對比目前管理會計師持證人員不足20萬,結構失衡嚴重,這意味著管理會計人才缺口仍舊很大,大批的從業者亟待轉型。

會計人才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區域發展不平衡,會計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契合度不夠,高層次復合型會計人才有效供給不足。會計人才梯隊分布不平衡,從事基礎核算的人員較多,具有新時代發展理念、全球戰略眼光、管理創新能力的高端會計人才供給不足。「會計人才發展不平衡」問題成為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問題,被反覆提及,推動基礎核算向管理會計轉型,加快落後地區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成為重中之重。

會計人才資源總量增長30%,涉及會計審計實務、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管理等方面的各類別高層次高素質會計人才總量增長40%……會計人才的分布、層次和類別等結構更趨合理。從報告可以看出,雖然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增長,會計人才總量還會增長,但是人才結構的調整才是當前這一階段的核心,這一思想貫穿人才規劃始終。對於廣大從業人員來說,機遇與挑戰並存,在人才增長的三大方向中,高級審計實務人才和會計理論研究人才對多數從業者並不適合,那麼會計管理人才就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素材來源:財政部、註冊會計師、管會教育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4611676_10723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