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個極為燒錢的行業,但似乎從來不缺資本的「追逐」。10月5日晚間,威馬汽車發文稱,預計將獲得約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據了解,此次參與威馬汽車D1輪融資的電訊盈科及信德集團大有來頭,分別是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和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旗下產業。
2015年,45歲的沈暉在辭去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的職位不到一年後,正式投入新造車大潮。
與沈暉幾乎同期投入造車大潮的還有網際網路出身的何小鵬和李斌以及前前後後近兩百個新造車品牌。
正是因為沈暉務實的風格和豐富的汽車從業背景,威馬此前順利拿到百度、騰訊、紅杉、成為資本、SIG等明星資本及地方政府投資。
從與地方政府談判、拿地、建工廠、組裝生產線到第一款量產車下線,沈暉用掉了兩年時間。
與蔚來、理想由高端車型入手不同,威馬從一開始,就是要做新能源智能電動車的普及者。
目前威馬的主銷車型是兩款SUV——EX5和EX6,主攻15-25萬元的中端車市場。較低的價格,受限於成本,也讓威馬汽車的產品乏善可陳。
10月2日,已連續數個季度停止公開汽車銷量數據的威馬汽車,近期首次披露汽車銷量,其中9月銷售5,005輛。1月至9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29,043輛。
這一成績在新勢力陣營中,不僅銷量只有「蔚小理「們的一半,而且開始被哪吒和零跑這樣的二線新勢力甩在身後,增長率也是遠低於這些對手。
一年前,威馬的銷量在新勢力中還能緊貼」蔚小理「,把哪吒、零跑等甩在身後,短短一年時間,威馬已經淪落到「准三線」,銷量上掉隊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在銷量被不斷趕超的路上,威馬的宣傳口徑也在不停變換,從新造車交付冠軍到新造車單一車型冠軍,再到新造車A級純電SUV銷量冠軍……似乎彰顯著這家企業最後的「倔強」。
威馬銷量不及預期最大的原因在於產品沒有亮點,更加沒有形成自身鮮明的品牌形象,從而喪失了對細分市場的號召力。
從產品定位來說,威馬目前推出的兩款車型價位集中在15-25萬元左右,而這一價格定位也恰恰是眼下新能源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細分市場。
威馬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在新能源車企中沒有什麼優勢,外觀中庸,跟特斯拉、小鵬等車企相比更是沒競品車型個性時尚。
續航上,威馬兩款車的續航表現都在500km左右,而其競品車型續航均超過了600km,威馬遠遠落後於對手。
而且在網上,還有不少威馬車主關於車輛「實際續航里程偏低」、「異味異響」、「隔音隔熱效果差」和「軟體效果差」等車型產品表現上的吐槽。
新勢力對外部資本可謂如饑似渴,通過上市融資,是所有造車新勢力最現實也是最迫切的選擇。
屋漏偏雨連夜雨,在威馬宣布完成上市輔導,即將迎來文件審核的關鍵一步時,科創板卻推出新規,審核從嚴,給威馬成功通關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上市遙遙無期,銷量排名卻不斷下滑,虧損額也是持續擴大,不知道一年前豪賭100億的投資人們此刻作何感想。
再說幾句
作為造車新勢力,融資並不是什麼大新聞,也沒有什麼可炫耀的。什麼時候威馬不需要融資,依靠自身的銷量就能實現現金流的正常運轉,才能說明威馬活過來了。
雖然威馬已經進行了多次融資,說明市場對其還是比較看好的,但是產品銷量跟不上的話,融資再多最終也是打水漂。
「要麼出眾,要麼出局,以前吹過的牛,是要兌現的。」威馬創始人沈暉曾立下豪言壯志,只是到了如今,被同行們甩在後面的威馬,還能威風起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3702391_12009458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