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創新最大的軟肋和瓶頸,可能是電池

2021-09-29     T哥小站

原標題:智慧型手機創新最大的軟肋和瓶頸,可能是電池

如今會聽到很多質疑的聲音,說科技圈在手機上瘋狂堆疊影像技術,硬生生把手機升級成了一部高端的相機。這種吐槽可以理解,但其實智慧型手機在發展上,確實受到了上游企業技術的限制,其最大的瓶頸,可能不是SOC能不能更小更快,而在於鋰電池技術應該沒有太大的進步。

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廠家的宣傳賣點,無非是,更快的處理器,更好的螢幕,更大的電池,和更優秀的拍照體驗。但電池的增大也讓如今動輒5寸、6寸的手機變得又重又大。2021年的「超大杯」旗艦手機往往是超過205g的重量,而對我來說,別說200g,就是近iPhone 11 Pro的188g都覺得比起國王的iPhone X有感提升,恐怕這個分量再往上就是自己接受的極限。

手機電池技術沒有突飛猛進,可能關係到一些基礎科學、材料學、能源方面的學問,如果這些學科上的技術沒有大的突破,恐怕電池技術也不會有大的突破,因此目前廠家們的解決方案,只是3個方向來增加手機的續航。一個是最簡單粗暴,就是加大電池的體積。因此如今手機4500毫安甚至以上的電池都非常常見。但是這是有極限的,手機畢竟還是一個追求便攜的通訊設備,不可能無限制地增加電池的體積,不然手機就會越來越重。

還有從硬體優化的方式間接提升手機的續航。那主要就是從SOC的設計下手,如果是自研設計的手機處理器的話,可以優化出更好的方案,控制手機SOC的功耗比,在確保流暢運行的同時,也增加了手機的電池壽命。

然後就是軟體、系統層面的優化用電方案,一些手機靠固件升級也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手機的續航,當然,無論是哪種,對電池壽命的保障都有它的極限,並不是可以無限升級的,因此最終,還是期待手機或者說便攜設備的電池技術有真正意義的突破。

設想一下你的手機,一個禮拜也不用充電,那是不是顛覆性的發明呢?我覺得到那個時候,PC都會被淘汰了,手機的算力已經非常接近以前的筆記本電腦,如果連電池續航都變得超長的話,那可以說是一個絕世的拓展了,屆時我覺得會有更多的設備被手機替代掉,就像未來消費級的一些相機,非專業的都會被淘汰掉,因為手機實在太好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2712056_47506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