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型基金會的定義及特徵

2023-07-24   漢正家族辦公室

原標題:合作型基金會的定義及特徵

一手籌錢一手運作項目,被稱為運作型基金會;籌完錢後長並非自己直接運作項目,而是資助基層組織或草根組織去運作的,被稱為資助型基金會。

而合作型基金會的基本特徵是,以「資」以本,以「智」加持,與「優」合作。大體上,資金主要由基金會支出安排,項目實施以基金會的思路為主,保持基金會工作的系統性,體現基金會及其發起企業的價值理念;尋找優秀公益組織、團隊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放大成功機率;自身始終參與運行、實踐。

總之,吸收了運作型、資助型兩種模式的長處,既身體力行,保持主導性;又聚合優勢公益資源,講求高效性。把「合作型」基金會做好,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第一,自身實力是「合作型」的基礎。基金會需要有一定的自身資金實力、發起企業的經濟實力和二者的文化實力。實力是成事基礎,實力是合作要件。「合作型」講求優勢互補,實力是基金會一方用以「互補」的主要化合元素。

第二,統籌協調是「合作型」的核心。基金會需要貫徹自身的公益理念,實施自己的主打公益項目,著力進行項目統籌、協調。堅持成效與價值導向,以「智」加持,統籌方案,協調分工,把握進程,管控資金,取得政府支持,引入監測評估,藉助外部宣傳,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等等。基金會的項目總體上要拿在自己手裡,恆大集團扶貧項目被層層轉包,一些資助型項目因鞭長莫及疏於管理而變味,其後果都是很不堪的。

第三,優勢互補是「合作型」關鍵。基金會需要尋找項目涉及領域的優秀組織、團隊,不僅僅解決自身「人頭、人手」問題,更是借力「人才、人物」,與他們差異性經驗合作,與他們運作力合作,與他們執行力合作,合力促進公益項目升級提檔,做實創優。

第四,靈活多樣是「合作型」的捷徑。基金會需要著眼於最終成效,切合實際,在合作對象、方法、途徑、比重、時限各方面,因地因時因項目性質,不拘一格,靈活多樣,便利有效。

轉載自社會創新家

漢正家族辦公室,專注家族信託、慈善信託、股權信託、社群信託設立、運營及資產配置;基金會設立、財稅管理、戰略諮詢、等級評估等服務;更多信息可搜索【漢正家族辦公室】至官方網站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