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美金買一個NFT虛擬頭像,是不是鬱金香騙局?

2021-09-04     光錐智能

原標題:千萬美金買一個NFT虛擬頭像,是不是鬱金香騙局?

隨著NFT的出現,那些既不是金融界,又不是科技界的人,比如藝術家、音樂人、遊戲製作人甚至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通過這個嶄新的渠道賣出自己的作品。

文|羅寧

換一個微信頭像,需要多少錢?

一般人聽到這個問題,可能簡單直接找自己喜歡的照片保存下來,然後替換就好,整個過程不花一分錢。但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卻號稱自己,花1050萬美元拍下了一個NFT賽博朋克頭像,完事後還要在朋友圈發出感慨:

「當所有人都不太理解一個圖片憑什麼這麼貴的時候,更應該被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圖片能被拍到這麼貴?」

有網友說,NBA球星庫里花18萬美元買猴子做頭像都上熱搜了,孫宇晨這麼大手筆,不得在熱搜榜上掛一年?也有網友說,「孫割」拍下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頭像,更是他靠展示對NFT的信仰,來繼續收割更多的韭菜。

不得不說,某些人總能在熱點到來時藉機炒作並達到自己目的。而今年最大的熱點,莫過於孫宇晨這一次「熱鍋現炒」的NFT。

如果你並不關注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或許很難想到一個虛擬頭像能在2021年的今天突破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更別說在這背後,還誕生了月交易額20億美元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

然而,從虛擬頭像被炒作出圈到NFT作品一次次被拍出高價,這背後一輪又一輪炒作包含了NFT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項技術究竟會對我們現實世界產生哪些影響?瘋狂的泡沫之後,NFT還能給我們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虛擬頭像也玩「擊鼓傳花」

NFT,即非同質化代幣(Non Fungible Token)簡稱。雖然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並不難理解,假如你和你朋友手中各有一張普通的百元大鈔,那麼即便互相交換也並不影響各自的價值。但假如對方手中的百元大鈔附帶有史蒂夫·喬布斯的親筆簽名,那麼它便不再是普通貨幣,也不再和普通百元大鈔價值相同,這張擁有簽名的百元大鈔便被稱作非同質化代幣(Non Fungible Token)。

NFT就是這個百元大鈔上的「喬布斯簽名」,不過它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網絡中的數字藝術品交易,在過去,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的各種藝術作品是無法進入拍賣場所進行拍賣的,因為藝術家們一旦將作品上傳到網絡中,任何人都可以複製粘貼,隨意得到這幅作品的任意數量的拷貝,所以藝術家們想要獲得收入只能依靠靠作品在社交平台上的流量或者廣告進行分成收入。

但依託於區塊鏈技術的NFT,能夠為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打上時間戳記和發行創作信息,由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高度透明、可追溯等特性,NFT便成為了證明數字藝術品價值的虛擬證書。任何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只要加上NFT,便擁有了類似於真實世界作品一般的收藏價值,即便任何人拷貝了成千上萬份,但原版的價值始終不會改變。

這正是今年來NFT頭像被瘋狂炒作的秘密,對於一些人來說,收藏NFT頭像如同現實中收藏名畫一樣,通過購買數量有限的稀有頭像,一些人找到了自己的「財富密碼」。

就比如下面這個編號#3100的CryptoPunk頭像,在今年8月被外媒報道時掛出了35000枚ETH(約合9050萬美元)的高價,如今則繼續升值到42000枚ETH(約合1.59億美元),而在增值背後,則是不斷被轉手交易給出價更高的人。要知道這套作品在2017年發布時原本只是作為以太幣用戶免費申領的贈品,如今卻已成為如此天價的商品,這種轉變放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可見,當資本有了流量,便能藉此獲得炒作機會,讓虛擬的NFT頭像變成新的擊鼓傳花遊戲,而即便是虛擬世界使用以太幣進行交易的NFT頭像,也有著越是天價的收藏,獲得關注度越高的效果。

孫宇晨的算盤

明白了NFT頭像被炒作背後的秘密,現在不妨來看看看孫宇晨用1050萬美元買下頭像之後做了些什麼吧。

首先要明確一點,孫宇晨購買的Tpunks頭像並非前文中提到的CryptoPunk,與2017年便已建立的NFT頭像「祖師爺」不同,Tpunks是後來者,是模仿CryptoPunk而存在的,所以若論收藏價值,CryptoPunk明顯更占優勢。

不過,維基百科中甚至沒有對Tpunks建立詞條,相關的新聞也是少之又少,可見孫宇晨選擇Tpunks而非CryptoPunk進行NFT炒作,顯然不是為了收藏價值,更多是通過天價拍賣為Tpunks進行造勢。

在一波造勢以及朋友圈發出「豪言壯語」之後,孫宇晨轉眼間便將這個NFT頭像捐贈給了APENFT,後者則是一個做藝術品NFT化的平台,但對比如今大紅大紫的OpenSea平台來說也相差很多,後者在國內受到的關注甚至沒有孫宇晨本人來的多,可見通過一整套的「天價拍頭像」以及「慈善行動」,孫宇晨不僅吸引到了各路人群關注,還成功讓更多「信徒」加入到對Tpunks和APENFT的關注當中。

不止於此,孫宇晨想要的還有更多。據不完全統計,幣圈「孫割」已經拍下將近20件NFT藏品,總價值超過2個億,而這些重金購買的NFT藏品究竟會被如何處理呢?就在9月3日下午,孫宇晨微博中再次宣布,將對自己之前收藏的NFT頭像「紅眼石頭」(EtherRock)進行拍賣,起拍價為799.99ETH(約合30720美元),而如果你打開EtherRock的介紹頁面就能看到,官方十分坦誠的說出了這些NFT頭像真正的價值:

「這些虛擬的石頭除了可以買賣之外沒有任何用處,而且給你一種強烈的驕傲感,因為你是遊戲中僅有的100塊石頭中的一塊的主人:)」

能夠看出,NFT作品現階段出現的越來越瘋狂的炒作,從本質上來說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即便是這一領域真正的藝術創作者Beeple也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直言NFT價格「絕對」是一個泡沫,而這位藝術家的NFT作品甚至在今年三月的佳士得拍賣會上曾拍出6900萬美元的天價。

孫宇晨花重金買下NFT頭像,又通過拍賣的方式將自己的收藏轉手,一旦有人加入這場豪賭,便會進入他的節奏,這位幣圈收割者能夠確保自己穩賺不賠的秘密在於,無論用戶選擇開通虛擬錢包還是進行交易,只要通過孫宇晨的TRON波場平台,那麼都需要為其支付礦工費,這便是穩賺不賠的客源。

這一系列炒作和營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1637年人類歷史上最初的泡沫經濟事件鬱金香狂熱,當看似稀有的物品開始出現市場資本一擲千金的幻象之後,資本在幕後的推波助瀾,會讓原本正常的事物變得瘋狂,而最後留下的只是一地雞毛,真正跑得快的,永遠明白何時收網何時退場,最終受傷的也只是普通人罷了。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到的是,NFT並不能解決作品真偽的問題。因為區塊鏈技術只負責記錄,它的不可篡改是只有當我們將信息存儲到區塊鏈之後,信息才不能被篡改,這意味著如果一個用戶將假的記錄存儲到區塊鏈上面,那個這個假的記錄便會永遠存在於區塊鏈中,同時人們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分辨其真假,甚至假的也可能搖身一變成真。這也是目前區塊鏈難以解決的問題。

泡沫背後還剩什麼

不過說了NFT頭像的炒作風波,關於這項技術,我們也需要更辯證的去看待,實際上伴隨NFT的出現,未來我們的很多生活方式也會悄悄發生改變。

比如除了藝術創作,NFT還能被用在很多其他領域。比如在智慧財產權領域,NFT可以代表一幅畫、一首歌、一段影片、一款遊戲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智慧財產權,幫助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東西進行版權登記或者專利識別。

再比如,利用NFT記錄身份證明,由於獨一無二以及可追溯、不可更改的特性,它可以用來製作出生證明、駕照、學歷證書等,利用數字形式人們便可以對這些證件進行保存進而防止被篡改或者濫用。

另外,NFT也可以用在任何需要買票的活動當中,演唱會門票、電影票、話劇票等,通過NFT的特性,不但能夠控制黃牛黨,還能大大增加轉賣二手票的效率和透明度。

在炒作背後,NFT真正影響到我們的,也許是其代表的對數字時代版權的重塑。

UDomain創辦人章濤就提到:「只要你覺得自己有一個不錯的想法,你生成一個虛擬藝術品,都可以上傳到Opensea這樣的拍賣平台上,除了藝術品之外,其他類別比如NBA的明星球員精彩片段(NBA TOP SHOT)、音樂、短片、網絡遊戲、域名等都可以在區塊鏈內生成專屬的NFT,所以基本上NFT的想像空間是無限的。」

這其實意味著,隨著NFT的出現,那些既不是金融界,又不是科技界的人,比如藝術家、音樂人、遊戲製作人甚至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通過這個嶄新的渠道賣出自己的作品,儘管目前這件事仍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但依然是過去人們難以想像的。

這或許也是今年以來國內巨頭涉足NFT的原因所在,比如5月份,淘寶舉辦的520拍賣節就推出了NFT數字藝術專場,藝術家萬文廣作品《U107-無廢星球系-櫃族之梵谷》、海爹雨海的作品《魔鬼貓-多彩流浪體綠》等都通過NFT的方式進行了拍賣。

而騰訊則在8月1日推出了國內首個NFT交易平台「幻核」,發售有聲《十三邀》藝術收藏品NFT,此外,網易、視覺中國等平台也都開始涉足NFT,可以說在國內,NFT的熱度才剛剛開始。而在泡沫之後,真正留下來的或許才是有價值的東西,或許正如ARK Invest創始人Cathie Wood所說:

「利用區塊鏈和NFT能解決過去所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對藝術家和其他領域來說都非常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7693894_12059925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