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沒離開人們的話頭,《披荊斬棘的哥哥》又掀起了更猛烈的熱浪。在幾十位勾起觀眾童年回憶的嘉賓里,黃貫中閃閃發光,作為 Beyond 樂隊的主音吉他手,他帶著傳奇的回憶而來,又不僅僅停留在回憶。不過 今天我們要暫且放下黃貫中最知名的身份,在音樂之外,他的設計、繪畫也不容小覷,今天我們就來揭露這位被音樂「耽誤」的設計師、藝術家。
·
在《披荊斬棘的哥哥》開播的前一天晚上,黃貫中在微博以「#黃貫中手繪披荊斬棘的哥哥剪影#」的話題分享了他用水彩繪製的 33 位嘉賓的剪影,小山坡上一排人影與陽光相伴,頗有意蘊。
評論里有人問黃貫中是否「偉大的吉他手的前置技能都是畫畫或者美術」,他答「很多都是」,還有人指出 黃貫中是學美術出身、辦過畫展,甚至 Beyond 第一個演唱會海報就是黃貫中設計的。
#01
靠畫海報面試進Beyond?
1985 年,剛剛成立兩年的 Beyond 還在地下樂隊時期,21 歲的黃貫中此時還是個會畫畫、會彈吉他的普通大男孩,在香港理工學院 (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學習設計。因為愛彈吉他,他結識了不少玩樂隊的朋友,幫樂隊演出製作海報也是常事。
直到 Beyond 吉他手陳時安突然離開,樂隊為這一變故手足無措時,有人想起了黃貫中這個會彈琴的畫海報的男孩。Beyond 鼓手葉世榮邀請黃貫中加入了這個尚未走紅的樂隊,這就是傳說中黃貫中「靠畫海報面試進 Beyond」的故事。
《Beyond1985永遠等待演唱會》海報
成為 Beyond 的一員後,黃貫中自然而然地擔任了一些美術工作,早期 Beyond 演出的海報大多出自黃貫中之手。
《再見理想》
1986 年,Beyond 自己籌錢製作了樂隊的第一張卡帶專輯《再見理想》,黃貫中就負責封套設計。
在九龍城寨的破敗小巷子裡,一個小孩子表情嚴肅地回頭,這一幕被黃貫中抓拍到。三十多年後,以現在的眼光再看這張攝影作品,仍然能感受到其中的故事性。儘管這個小朋友和 Beyond 的理想沒有關聯,但他微皺眉頭的神情就像 Beyond 懷才不遇的失落與焦慮。
專輯名「再見理想」與樂隊名分別在畫面的上下,用棕綠色強調,既突出重點,又簡潔明了,如果你收藏有那個年代的其他卡帶,對比來看這個設計確實是不俗的。以及 側邊「BEYOND」 里「O」的簡單變形也是亮眼的,黃貫中還把 Beyond 四個人的兒時照片放在卡帶封面上,與主視覺呼應。
讓很多人反覆回味的 1991 年 Beyond《生命接觸演唱會》的服裝設計也有黃貫中的功勞,有意思的是,他還曾被 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評為「2005 年十大傑出衣著人士」。
在個人發展時期,黃貫中依然是自己最好的專輯封面設計師。
#02
「畫是我最愛」
2010 年,黃貫中曾在微博分享過這張照片,說這個小桌子就是他的天下。 有網友在評論區問他除了音樂最大的愛好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答:「畫是我最愛」。
黃貫中從小就愛畫畫, 12 歲時拜了香港藝術家陳紹綿為師。還沒上學時他就愛找家裡牆皮脫落的地方,把牆上的斑駁當成他的畫布,隨心所欲地塗鴉,直到整面牆都被畫滿。
對於黃貫中來說,畫畫是除了音樂之外另一個表達自己的藝術路徑, 「玩音樂前,我常用畫畫為觸覺熱身」,音樂中的歇斯底里,在畫紙上演變為無盡的抽象與激烈的色彩。
大約 9 歲時,黃貫中畫過這樣一幅畫:十多個人在畫紙上留下背影,看不到臉,看不見神情,但瀰漫著壓抑的情緒。當時黃貫中的父母在鬧離婚,他感覺世界都離他而去,只能用畫筆描繪出當時的心境。
《九龍城寨》
那幅 9 歲時畫的畫,有位老師幫他默默保管了 40 多年。兒時生活過的九龍城,黃貫中也用畫筆將記憶重新拾起。有人在他的《九龍城寨》系列裡看到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傑克遜·波洛克的身影,也有人在其中捕捉到野獸派的用色。不過於他而言,誰都不是,這是九龍城寨被拆多年後,他腦海里所有的感情和記憶。
在我們看來十分抽象的作品,其實都是黃貫中最具象的生活,他說自己就是畫中故事的核心載體。
黃貫中喜歡養狗,尤其是大型的獒犬,他與朱茵也因狗結緣。這些年他畫了很多狗,連第一個個展都以「聲色犬戎」命名。
除了愛犬,生活和風景也是黃貫中畫筆下常見的內容。
與攝影相比,他相信「有些東西是照相機照不到的」,比如女兒的成長。他說:「乖乖,無論我速寫有多快,也追不上你的成長,爸爸害怕錯過了你的一切,所以越畫越快。」
對於黃貫中來說,音樂和畫畫,一個都不能少,他「用音樂繪畫,用畫筆做音樂」。無論是在酒店房間看到紙筆隨手拿起來開始作畫,還是對突如其來的颱風天的速寫,幾乎沒有任何條件能限制他的創作。
從最初為樂隊設計物料的設計師身份,到意外加入樂隊成為樂手,再到畫了半輩子的畫, 黃貫中其實一直活在一種藝術家的狀態里,在幾年前接受雅昌藝術網的採訪時他也承認這點。
「 藝術是記錄情感的,就像把多出來的錢存在銀行裡面,我們多出來的感情可以寄放在藝術、音樂裡邊。我很幸運有兩種方式來寄放情感。」
#03
這些樂手也是設計師/藝術家
在黃貫中的隱藏身份曝光後,很多人在他微博評論里分享了其他擁有設計師或藝術家身份的樂隊樂手,也許就像黃貫中一樣,他們也用音樂和藝術這兩種方式來寄放情感。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 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1997 年樂隊爆火,2006 年前後就一頭扎進藝術浪潮,在後海租了 20 平米的小屋,以尖牙的老鼠咪咪和鴨子嘎嘎為主角,創作了一幅又一幅老北京特色鮮明的畫。
在去年拍攝紀錄片《國產藝術凌凌捌》時,彭磊曾這樣說起畫畫與音樂 :「畫畫可能好多年一直不開竅,做音樂也是,可能突然有一天,時間到了就開始改變了,畫畫也一樣,都是這樣。」
阿信的裝置作品《扭蛋地球》
五月天的主唱阿信也隱藏了多重身份,老本行是室內設計,自創潮流服飾品牌「StayReal」並擔任設計師。此外,他還受邀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裝置作品「飲氧地球」很受藏家喜歡。
謙虛旅社
一起一起
後海大鯊魚的吉他手曹璞則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建築設計師,他在北京老胡同里改造的「謙虛旅社」曾獲得過美國 Architizer A+獎的「Community」大眾評審獎和「Living small」的評委特別獎,名為「一起一起」的露營式民宿也改造得頗有新意。
無論是黃貫中、彭磊,還是阿信、曹璞,或是更多有著幾重身份的樂手,他們都活在藝術的狀態中,「視覺、聽覺上的轉換到最後變成一種無意識的自然流露」。
你還知道哪些隱藏了藝術家/設計師身份的音樂人?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全宇宙最年輕的北京大爺彭磊,能搖滾出什麼當代藝術》
《荒誕神曲滿天飛的抖音,在日本卻活成了線上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