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化解群眾「用氣難」問題,蔡甸正街社區300餘戶居民盼來了天然氣
長江日報8月27日訊「用了幾十年的罈子氣,現在終於盼來了天然氣,真方便!」8月27日上午,七旬老人張艾蘭打開廚房燃氣灶,看著那團藍色火焰欣喜地說。在蔡甸區人大代表推動下,近日,蔡甸區蔡甸街正街社區大八字巷實現天然氣全入戶。
8月27日,人大蔡甸街道工委相關負責人與蔡甸區人大代表來到正街社區,回訪天然氣使用情況。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攝
在正街社區大八字巷,長江日報記者看到,這裡低矮老舊房屋林立,均建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巷道蜿蜒曲折、逼仄狹窄、起伏不平,一根根嶄新的銀色氣管緊貼著建築外牆布設,通往各家。
蔡甸區人大代表、正街社區黨委書記蔡子琴介紹,正街社區是蔡甸區歷史最老的社區之一,雖處於蔡甸城關核心區位,但在大八字巷、寧關巷等老房集中的片區,天然氣管道一直沒有接入。之前,這裡的居民對支付初裝費安裝天然氣的意願不統一,無法集體報裝,近年來,看到周邊小區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氣,盼望「通氣」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的心愿,但片區房屋密集、地形複雜,統一安裝天然氣並非易事。
在正街社區大八字巷居民家中,蔡甸區人大代表蔡子琴(右)上門了解居民用氣情況。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攝
今年4月,隨著武漢市人大代表進企業、進社區(村)、進選舉單位活動深入開展,人大蔡甸街道工委組織區人大代表走進社區調研、收集問題。在正街社區,肖書斌、許會榮等代表了解到,盼望用上天然氣是大八字巷等片區居民最強烈的訴求。
「群眾所盼就是人大代表肩頭的責任,再難也要解決!」代表們迅速行動,將問題反映到蔡甸街道,協調東方天然氣公司相關人員碰頭磋商、現場研判,分析施工面臨的各類問題。代表們也在其間積極上門調查、主動出謀劃策。最終大家確定了解決方案:社區牽頭收集民意、宣傳解釋,協助居民完成報裝手續,東方天然氣公司在社區協助下逐戶踏勘、拿出管道設計方案。
5月起,蔡子琴等人大代表、社區工作人員會同天然氣公司技術人員,在大八字巷逐戶上門勘測,根據不同房屋的構造、地形給出個性化施工方案,採取地下、空中相結合安裝管道的方式,克服地形對施工的制約,同時確保用氣安全。「一戶一個方案,工作量很大,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群眾滿意。」蔡子琴說。
減少報裝環節、壓縮辦理時限、優化服務流程,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安裝工程進展迅速,6月,大八字巷首批報裝用戶通了氣。至8月初,片區全部322戶都通了天然氣。
蔡子琴說,目前,她正在推進寧關巷天然氣工程早日開工。「代表『三進』活動,推進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應。」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通訊員陳雪嬌 趙坤)
【編輯: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