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全開!力爭這個目標,武漢鉚足勁衝刺

2021-08-27   長江日報

原標題:火力全開!力爭這個目標,武漢鉚足勁衝刺

重點企業滿負荷生產,重點項目趕進度搶節點,鉚足勁衝刺力爭精彩撞線

東風嵐圖汽車自動化率95%以上的焊裝車間。

長江日報訊8月26日上午,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東風本田第一工廠,總裝車間內一片繁忙,一輛輛新車正有序下線。與此同時,海爾工業園海爾互聯工廠2700多名員工全部上崗,自8月18日以來,每天有5000多套空調下線並發往全國各地。

武漢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更好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精細精準服務企業,重點企業滿負荷生產,重點項目趕進度搶節點,奮力衝刺「全年精彩」。

企業深耕武漢,爭創一流

經過改造後的武漢格力工廠控制器智能化新生產線。記者周超 攝

走進格力電器武漢工廠中央質量控制中心,大屏上實時顯示當天的產量及完成進度、車間溫濕度等數據。

每年8月是家用空調行業傳統生產銷售旺季。在格力電器武漢工廠生產車間,工人們戴著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在各自的工位上埋頭生產。目前,格力電器武漢工廠6000餘名員工,每天分成兩班,工廠滿負荷生產,零部件、成品運輸如常。

格力電器控制器分廠主要生產「空調大腦」。控制器分廠廠長王增傑介紹,經過智能化改造後,控制器智能化新生產線可減少工人50—80人,效率提升15%,半成品原材料庫存周期從72小時下降到48小時。

位於武漢經開區通航產業園的湖北三六一一應急裝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應急救援裝備研發、生產與服務的企業,相關產品多次參與國內重大突發應急事件處置。該公司裝備工區,工人們佩戴口罩,正在裝配超級大流量消防車輛的後期組件。

「現在裝配的是即將交付外省消防部門的消防車輛,總共有6輛車。」湖北三六一一應急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饒軍介紹,公司通過網際網路視頻和電子郵件等形式拜訪客戶,搶占市場份額,本月生產的應急裝備會如期交付給客戶。

「今年下半年,我們力爭建設國際一流消防車生產線,開發森林消防、市政排澇、高層無人機消防等新產品,實現全年模塊化生產應急裝備目標。」公司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耕武漢,積極打造國際水平的應急裝備研發、生產、供應企業。

錨定目標不放鬆,車企火力全開組織生產

總裝車間一片忙碌,工人正在給車輛安裝前擋風玻璃。記者周超 攝

汽車產業是武漢經開區的支柱產業。26日清早,在武漢經開區楓樺葦岸小區門口,東風本田職工有序排隊乘坐大巴去上班。東風本田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錨定全年目標不放鬆,員工、物流「點對點」閉環管理,3個工廠全力以赴組織生產,奮力實現全年產銷目標。

在東風乘用車公司工廠總裝車間,員工佩戴口罩、有序作業,生產線保持高速運轉。在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全新嵐圖Free車型正批量下線。嵐圖總裝工廠質量經理王如意表示,工廠通過優化生產節拍、生產崗位,公司仍可順利實現達產。

據悉,8月9日至19日的10天內,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神龍汽車、嵐圖汽車等共生產整車17057台。

與此同時,鼎新動力、東風安道拓等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高速運轉。

東風鼎新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傳統燃油變速箱、混合動力變速箱、純電動減速箱等動力系統系列產品,適配東風公司和上汽通用汽車旗下多款主力車型。眼下,鼎新動力裝配、殼體等大部分生產線每天兩班滿負荷生產,公司綜合管理部總監胡苹說:「將確保向主機廠按期供貨。」

東風安道拓公司是武漢經開區一家生產汽車座椅及零部件的合資企業,主要客戶有東風本田、神龍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日產、嵐圖汽車、上汽通用等。

走進東風安道拓沌口工廠,車間一派繁忙,工人們作業有條不紊,一件件汽車座椅緩緩駛下生產線,打包等待交付。東風安道拓公司黨總支書記兼執行副總經理劉武林介紹說,目前企業市場和訂單保持平穩正常,新項目的開發、試製和實驗同時按計劃有序推進。

在上海納鐵福武漢分公司車間大螢幕上,顯示著排產計劃、完成情況等生產信息。「每天可以生產2萬根汽車傳動軸,產量和7月份相當。」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快馬加鞭,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位於武漢經開區的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由東風公司和康明斯公司合資設立,是美國以外投入最大的研發中心。在沌口街的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實驗室區域,研發生產有序開展,發動機大件及原材料儲備充足,員工分早、中、晚3個班次研發、生產。

在軍山新城,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新基地項目施工建設正抓緊推進,預計今年底將完成廠區建設和設備調試,明年年初正式投產。新基地比現在的研發中心擴大3倍,還將建設一棟氫動力研發樓,配備最新燃料電池實驗室、動力電池實驗室、傳動系統實驗室及整車轉轂實驗室等,投產後將進一步助推武漢新能源產業發展。

同樣位於武漢經開區軍山新城的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廠房裡不斷響起設備運轉的聲音,實驗室內一片繁忙,國內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正在加緊安裝與調試。「質子膜生產線9月具備投產條件。」武漢綠動公司負責人表示。

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定位氫能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平台,重點開展燃料電池核心部件產品研發及生產,包括質子交換膜、膜電極、碳紙、電堆及燃料電池系統,同時還進行電解水制氫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

當前,該產業基地正在加快建設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9月份投產後將改變國內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實現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

吊臂起落、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武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記者在現場看到,測試場樁基施工全部完成,灰土攤鋪、幕牆及室內裝修等各項施工緊張有序展開,測試場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建成,部分測試區達到試運行條件。

武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是武漢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基地重要項目之一,主要用於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檢測、認證等服務。「現場1400多名工人分成早、中、晚三班,分時錯峰搶工期、趕進度。」施工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含十大場景測試區、四大實驗室群,同步建設一條F2級別的國際賽車道,「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國際F2賽車場『合二為一』,世界唯一。」

(長江日報記者李金友 通訊員孫亞雲)

【編輯: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