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在綏芬河市人民醫院,除了本地患者外,還有不少俄羅斯患者慕名前來看診。醫院也根據俄羅斯患者的喜好,配備茶飲、醫療美容、瑜伽和保健操等項目,並配備俄語翻譯和醫療旅遊接送車。截至2020年,醫院累計接待俄羅斯醫療旅遊者4萬餘人次,對俄醫療旅遊網站訪問量達26萬多人次,綏芬河市人民醫院也成為黑龍江省接待外籍醫療患者最多的醫院。時至今日,以國際體檢和中醫旅遊為主的中醫藥服務出口已經成為綏芬河市重要旅遊品牌……近年來,我市立足市場培育做活中醫藥「三產」,進一步探索創新「旅遊+康養」產業融合方式,重點發展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合中醫養生保健、康復、藥膳食療、科普宣傳與旅遊於一體的中醫藥康養旅遊產業。
今年,第四屆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我市舉辦,全市正以旅發大會為契機,緊扣「關藥名城、康養福地」的主題,進一步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好康養旅遊推介,努力將我市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中醫療養和生態康養強市。
我市基本形成「多功能一體」服務體系
在我市中醫藥全產業鏈中,「三產」服務業包括了中醫藥事業和中醫藥康養旅遊文化產業。中醫藥事業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實行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我國醫藥衛生事業中的作用。
進入7月尤其入伏以後,牡丹江市迎來了連續的高溫天。為了避暑,喝冰水、吃冷麵、吹涼風……市民也「秀」出了花式降溫方法。「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適合此時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於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此時,我市一些中醫醫療機構也結合市民關注的防暑問題,通過官方平台及時向大眾推廣了一些適宜的防暑養生方法,「點對點」式的服務,以幫助大家健康防暑、科學養生。
「經過不斷發展,我市實現了集預防、診療、康復、健康養老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模式。」市衛生健康委中醫科科長李慧霞介紹,我市建立了以市中醫醫院為龍頭,6縣(市)中醫醫院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的三級中醫服務網絡模式,還成立了中醫藥服務聯盟,開展多學科共建。
截至2021年7月,全市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均設立了治未病科(中心)和康復科,全市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全部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共有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省級重點專科12個、市級重點專科11個,具有我市區域特色優勢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
做好傳承,讓中醫藥文化走得「更廣、更深」
「小小香囊,濃濃藥香,隨身佩戴,護佑安康。預防方劑,以辟瘟邪,傳承千年,國粹精華。」據了解,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牡丹江市中醫醫院廣大中醫人開啟「防疫全能模式」,群策群力、齊心合力,結合疫情形勢和牡丹江地域特點,第一時間研製出具有清熱解毒、扶正祛邪的預防方劑、芪連香花解毒飲、預防香囊等中醫藥產品,用濃濃藥草香為一線醫護人員和廣大百姓增添中醫防護屏障。
「在抗擊疫情中,中醫藥發揮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證明,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全過程中具有積極的作用。」李慧霞說,近年來,我市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讓群眾深刻體會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以「關藥名城,康養福地」為參展主題,連續兩年組織參加全省中醫藥博覽會,共展出人參、刺五加等200餘種道地中藥材、近千款中藥產品,獲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在中醫藥產業「大發展」的輻射影響下,位於西安區北拉古的海南中心校開展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學校將中醫藥文化引入校園,通過開設中醫藥課程、編寫中醫藥校本教材、興辦中草藥種植園、改建中醫藥活動室、組建中醫藥課外小組等形式,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承,推進「健康校園」,增進對中醫藥文化的了解和認同。目前,該校興辦3000平方米勞動實踐基地已初見雛形;基地里種植黃芪、桔梗、石竹等13個品種的中草藥芽苗正在成長……今天的校園,綠樹成陰、環境優雅,正是學生讀書研學的理想之地。
此外,我市全力推進綏芬河市、東寧市和牡丹江市中醫醫院與俄羅斯在醫療旅遊等方面的深層次合作,通過加強對俄宣傳推介、申報中醫藥國際合作項目、完善對俄康複診療區域設置和研發對俄醫療旅遊產品等措施推進對俄醫療合作,深入推進中醫藥對外合作交流。2019年,綏芬河市人民醫院被確定為國家首批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旅遊+康養」使產業互通互融
中醫藥「大健康」被譽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我市積極申報鏡泊南湖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圍繞健康養老養生初步研發了「原始森林·純凈呼吸·森林公園洗肺養生游」「鏡泊湖漁獵文化養生度假游」「遠離城市喧囂·雪城後花園周邊養生游」「探訪中俄邊城·異域風情養生游」「中醫藥康養線路」等五條特色旅遊線路,著力打造融合醫療、照護、康復、養老為一體的中醫藥特色醫療養老機構。
我市還推動中醫藥養老服務,出台了《牡丹江市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診室。現在,牡丹江南山老年頤養中心已成為夏季南方老人旅居養老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同時,林口縣蓮花鎮被評為省中醫藥特色小鎮,穆棱興源鎮、海林山市鎮被評為省中醫藥特色小城鎮;蓮花黃芪谷康養旅遊基地被評為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培育基地。「通過發揮我市中醫藥特色優勢,集聚發展中醫醫療、養生保健、特色康復、健康養老、文化旅遊等中醫藥服務,促進中醫藥與旅遊、養生、養老、文化等其他相關產業互通互融、協調發展,具有我市區域特色的優勢產業集中區已初步形成。」李慧霞告訴記者。
「搶抓機遇」
儘快形成產業格局
我市在探索「旅遊+康養」產業融合方式的同時,突出打造「一縣一業,一鄉一品,一村一藥」中藥材種植格局,加快推動中藥材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目前,我市各地都規劃了與農貿市場相結合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市經開區擬在會展中心建設中藥材批發市場;海林山市鎮計劃盤活農產品大市場;穆棱市在下城子鎮建立中草藥交易大市場;東寧市利用綏陽木耳大市場開展中草藥交易,打造集初加工、包裝、倉儲養護、物流配送及追溯管理於一體的中藥材現代物流基地,形成上聯哈爾濱、下聯各縣區的集聚性綜合市場。
鼓勵引導種植合作社、種植養殖戶和銷售門店自建電子商務平台,吸引大型中藥材電子商務平台關注,銷售道地藥材。穆棱市成功舉辦首屆沙棘採摘節、中國沙棘企業聯合會2019年年會;寧安市加大宣傳力度,闢建電商產業園,突出平台銷售產品的道地、綠色等特色;東寧市發揮口岸作用,2019年,進口鹿角743.9噸,進口量約占俄羅斯產量的四分之一,貿易額1196.74萬元;進口樺樹茸937.97噸,貨值2148.58萬元。現已通過微商、電商等方式銷往全國各地。
下一步,我市會努力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品牌打造體系,重點推進海林刺五加、林口黃芪、穆棱人參等一批品質高、口碑好、影響大的道地藥材品牌,叫響牡丹江「關藥名城、康養福地」城市名片;指導推進市經開區儘快建成中藥材交易市場,加快形成集初加工、質押倉儲、物流配送及追溯管理於一體的中藥材流動體系。
記者從市中醫藥產業辦了解到,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正處於重大戰略機遇期,綜合分析驅動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內外部因素,可以判定:當前,我市中醫藥產業發展盡占天時、地利。我市將搶抓機遇,以旅發大會為契機,叫響「關藥名城、康養福地」的名片,進一步培育產業基地,形成種植格局,建設產業集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5309439_999623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