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輸法,服氣嗎?

2022-08-05     吳應生

原標題:對於這種輸法,服氣嗎?

時隔半月重新拿來談談此事。連續打擊,在一些人看來男籃的貌似光明早已不在了。半個月前的北京時間7月20日晚21:00進行的男籃亞洲杯八強賽VS黎巴嫩的比賽中,男籃全場逆轉16分大分差,但最後一刻的松垮葬送了全場努力。

一切事情都有他發生的原因,這次窩囊的輸球讓我不禁反思為什麼人口眾多的我們卻打不過戰亂頻發、貧窮不堪的小國家?

男籃人口輪換不足

一場突發的感染席捲了整支球隊,球隊僅有3人健康參加亞洲杯。而之後,臨時征戰的5名球員與國家隊磨合時間過低,直接導致球隊深度不足。而因新冠未報名的球員幾乎是全隊的主力。因此,單單靠精神力量是行不通的。

失誤率太高

我們不說之前的比賽,就說問題最大的焦點比賽,為什麼輸得如此徹底?全隊失誤率絕對是巨大的因素,比賽最後一刻,隊失誤了22次,其中孫銘徽自己就身背7次失誤。特別是最後時刻連續失誤,將全場的努力完全葬送。事實上,除了周琦,其他人的出球都有很大的危險,對於順風順水的弱旅顯現不出,但是一旦加強身體對抗,才是暴露問題的時候。所以,提高身體素質是當下緊急的需求。

後衛線距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太多

當郭艾倫在場的時候,最起碼可以保證球能夠順利地通過半場,而且後衛只有他一個人可以順利突破到籃下得分。一旦碰到外線神準的球隊,如果我們不能給予回應或者能夠防守下每一顆球的話,輸球是必然的。這一場淘汰賽,除了徐傑的3個續命三分,後衛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而對阿拉基的限制,基本就是空氣式防守,他居然能獨自拿下32分。就這些,必須引起反思。

像孫銘徽、趙睿等人在面對防守突破進攻的時候,總是遲疑,打出快速轉換進攻的時候必須堅定點,一旦遲疑不是失誤就是犯規。還有,你見過後衛持球連續走步嗎?

而姜偉澤、賀希寧、范子銘那些年輕人為什麼到困境才能被發掘,這是需要反思的問題。

罰球命中率慘得可憐

罰球不準是隊長久以來的問題,但是在當今形勢下,單單虐菜不足以證明實力強勁。而在緊張激烈的對抗下還能保持狀態才是當下需求。顧全最後關鍵的兩罰不中真的很誅心,無論是關鍵時刻的緊張還是自己的技術不夠,這一切,都是實力的差距。反觀前幾場比賽,韓國、黎巴嫩的一些後衛罰球都是很準的。私下的隊員必須重視這件事情,罰球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環。

教練應該公平合理地分配球員上場時間

杜鋒教練確實是男籃現階段最好的教練,但這不代表他就可以隨意擺陣。比如讓其上場長達35分鐘的胡明軒,僅拿下3分,這表現憑什麼可以獲得這麼多的時間?確實作為年輕球員他有拼勁,但是如果籃球是靠拼勁的話,那直接派出肌肉壯漢不就行了嗎?

對於杜峰給的理由,大家都表示理解。困難期胡明軒的長處確實可以彌補一些缺失的問題,但是板凳席不是一個人都沒有啊!在胡明軒大空位不進被對方打出轉換的時候哪怕讓賀希寧或姜偉澤上場攻兩下也行啊!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們沒有那麼高的實力,讓胡明軒休息一下儲存體力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所以,杜鋒教練需要在用人上反思,畢竟大家是代表國家出戰,而不是代表個人數據出場!

裁判的能力不強

其實我很不願意將這個原因放在文章上說,但是,有一說一,畢竟有的判罰會影響比賽的輸贏。不是單單這一場,從第一場開始的裁判就對很多判罰疏忽。而周琦最後一場甚至不敢進攻,因為裁判的眼睛在盯著他,瞪著眼的吹走步和進攻犯規。我相信不是裁判故意判罰,因為對於對手他們也有誤判,如果這樣看來,我更願意相信他們的能力確實不足。

這點原因,帶一下就好!畢竟不是直接原因。

其實,現在我們只能判斷現在的困境。困難總會過去,只要吸取教訓待到全員回歸,那才是真正實力體現的時候!要記得,不要因為一場比賽就忘乎所以,也不要因為一場比賽而放棄全部。競技體育,總歸是實力說話。只有吸取教訓,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小框」撰稿不易,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還不錯的話還請點贊哦!當然,歡迎各位留言評論區我們共同討論!)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2345899f23bf542fa3781357e2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