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江湖的柴進,歷經風風雨雨才體會什麼是江湖,就專程探望武松

2024-01-14   八月未完

原標題:心向江湖的柴進,歷經風風雨雨才體會什麼是江湖,就專程探望武松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柴進是後周的皇裔,人稱「柴大官人」,他從小生活無憂,卻心向江湖,結交江湖好漢。他儘管有些仗義,但是為人也比較輕浮,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因此沒人打心底感激他,上了梁山也是孤家寡人一個。經過後來的多災多難,才體會什麼是江湖,他也是存活下來的梁山好漢中,唯一一位去探望過武松的。那麼,「小旋風」柴進經歷了哪些苦難?什麼是真正的江湖呢?他去探望武松又有何目的?

只有幾個激流勇退的人得到了好的結局,柴進也是其中之一,他受封之後,擔心自己曾經在敵方做過駙馬的事情敗露,便稱自己患有風疾,沒辦法繼續為朝廷效命了。於是,辭官回鄉,正好逃過一劫。

回到家鄉的柴進也不得倖免,當地的官府為了完成任務,知道柴進家錢財多,便故意找他麻煩。柴進不服從,當地官府便以公徇私,隨便給柴進安了個罪名,將他一家老小全部抓進了大牢。

於是他和李俊、戴宗等人一起征戰,漂泊到海外,到了一個叫暹羅的國家,他們征服了這個小國,李俊成為了國王,柴進成為了國相。

可是,這樣的平靜日子沒過多久,柴進聽說金人再次南侵,雖然這和他已經沒有關係了,但是聽到這樣的消息,他不願百姓受苦,於心不忍的他帶上暹羅國的軍隊,漂洋過海回去拯救宋朝。

在護送宋高宗回朝的過程中,柴進一行人經過了杭州,他突然回想起當年梁山軍在此地征戰的場景,失去的記憶突然湧上心頭。他感嘆道:當年在這裡征戰一個月,因為軍務太多,每天都緊張萬分,都沒有好好遊玩,沒有欣賞過杭州的風景,真是太遺憾了。

說完之後,柴進又突然想起了斷臂的武松,命人打聽一番後,得知武松在六合寺帶髮修行,而且去世的魯智深和林沖也葬在附近。於是便決定去探望一下故人,祭拜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

當他看到前來探望的柴進,情緒才泛起了波瀾,而且是三個階段的遞進,起初是十分震驚,然後是不敢相信,最後是驚喜萬分。他反應過來,最終還小聲嘀咕著:這不是在做夢吧,沒成想這輩子還能再見到柴兄,你怎麼有空來我這兒啊?

兩人熱情相擁,然後他們在六合寺暢聊了很久,柴進說了自己的經歷,尤其是辭官回鄉後,又遭遇了劫難,萬般無奈漂洋海外,聽說金人侵犯,這才回來解救。武松也為他高興,也很羨慕柴進,能夠這麼大徹大悟,更沒有忘記老朋友,他們這樣坐在一起,仿佛又回到曾經在梁山的日子。

祭拜完事兒後,柴進便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他還有護送宋高宗的任務。

柴進去探望武松,起初還以為他想拉武松入伙,和他再干一番事業,但是沒想到他就是單純去敘舊的,看看曾經的兄弟武松。這位兄弟以前可不怎麼待見他,如今能坐在一起暢聊,因為兩人都經歷了一些事情。那麼,為什麼說武松之前不待見柴進呢?

武松認為他把人打死了,為了避風頭,就去到了柴進府上。那時的柴進財大氣粗,喜歡招攬江湖之人到府上做客,武松有一身本事,柴進便收留了他。

雖然柴進喜歡結交江湖能人,武松的能力也不差,那為何柴進打心底里瞧不起他呢?他認為武松是個脾氣暴躁的人。

除武松之外,柴進還收留過石勇、林沖和宋江等人。

在沒上梁山之前,柴進就已經和梁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了,後來梁山壯大起來後,朝廷派人攻打,這個時候的柴進也沒有和朝廷站在一方,要知道他是後周柴榮的後代,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推翻後周,心裡很是愧疚,對柴榮的後人給予優惠待遇,一是給予優厚的物質生活,二是為其頒發了免死的丹書鐵券。在歷史上,與其他相比,算是好的了。

柴進之所以結交江湖好漢,因為心向江湖,可是從小不愁吃不愁穿的,他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江湖,所以,他才會招攬江湖人士,到自己的府上聽他們訴說。

可是真正的江湖比這要殘酷得多,即使他四處留情,卻無法真正收攏人心。

好在他有錢財,後來被人陷害上了梁山,因為錢財得到宋江的青睞,卻沒能成為梁山上的核心人物,那些曾經受他恩惠的好漢,也沒有追隨於他。

可以說柴進上了梁山後,那就是孤家寡人一個,因為兄弟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江湖上的事情柴進沒能搞明白,但是他在梁山上的日子還不算難過。

其實,宋江很早之前就想拉他上梁山了,但是把握不大,也沒有對柴進說,畢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做山賊。上梁山後,武松沒有親近過柴進,雖然都是梁山好漢,但兩人聯繫很少,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柴進會去探望武松,也是經歷了很多,遭人陷害,為了出路不得不征戰海外,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江湖,也明白了怎麼和人相處,他和武松再見面,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聊天。

那麼,柴進他們去的暹羅國,現在屬於哪個國家呢?敬請大家指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