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咬合力真的比獅子大嗎?
做了那麼久的動物科普視頻,似乎是時候討論虎吹們的厭惡了,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支持理性。局長一再要求虎吹拿出可信的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論點,但最終除了一兩個畫面的自嗨,全都沒有實際的科學出處和理論依據,甚至他們連看完一篇權威文章的耐心都沒有。特別是在咬合力方面,甚至有虎吹說獅子只有650 psi,僅為老虎的一半。雖然我不會說獅子的咬合力高於老虎,但這樣的說法明顯很扯淡。所以,本期內容,局長就想聊聊關於獅子和老虎咬合力的問題。
必須得承認,我們現在大部分的視頻和數據都來源於國外《國家地理》,畢竟這是全世界公認的相對比較權威的頻道。即使是我們的電視,很多視頻版權都是從《國家地理》頻道那裡買的。在這些節目中,他們聲稱獅子和老虎的咬合力都在1000磅左右。因為版權問題,可能我無法給你觀看這些視頻。但無論如何,我可以給你們看國家地理網站上的這張圖片,上面寫著同樣的內容:
「鬣狗、獅子和老虎可以產生大約1000 PSI或4450牛頓的壓力。」
而這,就是世界上關於獅子和老虎咬合力最初且最權威的出處。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科學人員並沒有明確指出哪一種動物的咬合力更大,只知道它們之間沒有很大的區別。大約1000 PSI的意思是說,可以是900 PSI,也可以是1100 PSI,無論哪個數據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和結論。確實,我沒有找到他們得出這個結論所做的實驗。有可能,這只是基於他們測量年輕雄獅的咬合力,得到的數值約為680或690磅的事實估計。我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測量過老虎咬合力的力度,所以我請求所有有信息的人與我們分享。
儘管如此,我依舊認為《國家地理》頻道是一個可靠的消息來源,如上所述,畢竟這一頻道的權威性在世界上還是比較強的,因此我有義務接受他們給出的這些數值,直到我們有其它更確鑿的證據。所以,我很抱歉,在過去所有關於這個話題的視頻中,我說過獅子的咬合力達到1300磅。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沒有明確的研究,以能夠一勞永逸地澄清這個問題。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理解那些試圖回答這些問題的人所遇到的困難。
需要給你們科普的是,這些數值的測量是用一個裝置完成的,該裝置在傳感器的幫助下,測量動物撕咬時的力量。通常情況下,裝有傳感器的部分被插入一塊肉中,動物被敦促用牙齒咬住;而在另一端,一個反方向的力被施加,這實際上迫使動物以它所能發揮的最大力量去咬。但這裡有一些幾乎不可能控制的變量。
首先,我們不能確定動物是否會用盡全力去咬測量裝置。這是絕對自然的假設,因為獅子不會以同樣的力度去咬一個被殺死的獵物,換做是你你也一樣。就像要殺死羚羊,獅子同樣不需要像殺死水牛那樣用力。
其次,某個動物可能會用臼齒去撕咬裝置,而另一個則會用犬齒撕咬,以此類推。在這種情況下,很明顯,為了得出一些可信的結論,需要進行儘可能多的這樣的試驗和儘可能多不同的動物。而且我相信,要使測量結果具有決定性,還必須考慮到很多很多的變量。因此,我們應該滿足於一些假設而不是具體數字,這並不奇怪。但我想澄清一下,我在以前的評論里對一些人說了一些話,但可能不是每個人都看到,所以我決定把它們放在這裡,也許能讓更多的朋友看到。
這場辯論與我無關,我沒興趣說服所有人接受獅子是更強的一方,每個人都有他們想要的,我不在乎。的確,我認為獅子比老虎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相信獅子在100次對抗中有90次會打敗老虎,我只是認為獅子是最受歡迎的。例如,這可能意味著獅子將贏得100場戰鬥中的至少60場。也許我是對的,也許我是錯的,但我選擇這樣做是因為我承認,我十分喜歡那些惡搞、狂熱和非理性的人,也就是你們所說的虎吹。
當然,老虎和獅子一樣,也有許多這樣的支持者。我本可以在這場辯論中選擇支持獅子,但我就是沒有那麼做。記住,我不是來騙你的。如果我有時對你撒謊,我肯定是無意的,就像我在展示這兩種動物的咬合力時所做的那樣。當我意識到我錯了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道歉並糾正我說錯的話,我希望並盡我所能為您提供最準確的信息。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告訴你拿出理由和證據來支持你的主張,因為當我說錯的時候,感興趣的人可以在評論中找到正確的選項。
最後,可能很多朋友因為文化水平有限,仍舊沒有明白我的意思。那麼我用白話總結一下,我整個視頻的意思就是說,網上亂傳關於動物間咬合力的數據大多都是假的,都是虎吹和獅吹隨意編造的,你們要知道,即使是你從百度或頭條上看到的百科資料,大部分都是來自谷歌的維基百科,而維基百科關於這方面的數據也是借取《國家地理》。所以,真正來源相對可靠且權威的數據是《國家地理》頻道實驗所給出的,但同時我也分析了該實驗的很多不科學性,故而得出的數據也必定不科學。
我已經告訴過你們,我的目的是在這個視頻上組織一次調查,讓你們中儘可能多的人用科學的依據來回答這個問題:「老虎的咬合力一定就比獅子強嗎?」。所以我希望你的消息有明確的權威來源,或者你自己邏輯自洽的科學推理,而不是你認為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以及聽到那些虛假信息後的道聽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