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應該早上洗or晚上洗?不同皮膚怎麼洗?一文看懂洗澡10個真相

2022-04-27     健康160

原標題:洗澡應該早上洗or晚上洗?不同皮膚怎麼洗?一文看懂洗澡10個真相

都說人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很重要,但有一件幾乎是天天要做的事一直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洗澡

對於苦逼的打工人來說,在外忙碌一天,身上臭烘烘的,一個熱水澡就能洗去一身的疲憊和煩惱!

但你知道到底早上洗澡好還是晚上洗澡好?不同皮膚洗澡有什麼講究?以及洗澡時有哪些不能做的?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你就該好好看接下來的內容。

洗了這麼多年的澡,你真的洗對了嗎?

一、

你洗澡的方式可能是錯的!

洗澡雖說是稀鬆平常的小事,但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洗對了神清氣爽,洗不對可能會有大麻煩……這些洗澡時的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1

洗澡時間平均一個鍾以上

撇開北方搓澡不說,現在很多人洗澡動輒1個鐘以上,尤其是女性朋友,但洗澡這事洗得越久越好嗎?

當然不是,如果洗澡時間太長,加上浴室不通風的情況下,人很容易出現身體缺氧的現象,例如耳鳴胸悶、心跳加速、全身發麻以及意識模糊的症狀。

再者洗澡時間越長,皮膚角質層受到的傷害就越大。你看看洗太久之後,手上是不是皺巴巴的,這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能再洗下去了」。

so,科學的洗澡時間一般建議控制在15分鐘左右,最短不少於10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樣既能保持清潔度,也能避免皮膚受損!

2

一時搓澡一時爽,事後可能火葬場

這裡就不得不提及北方朋友普遍認為的「洗澡不搓泥等於白洗」的觀念,那是不是搓下來的泥越多,就代表洗得更乾淨?

這麼想可就太天真了!其實我們搓澡搓下的泥,說白了就是脫落的皮膚碎屑、灰塵及汗液等混合物。其中皮屑的代謝周期約為28天,平常用溫水沖洗與輕微擦拭,皮膚上的污垢是可以清洗乾淨的。

但如果經常大力搓澡,不僅會將皮膚表面污垢搓掉,還會把新生的角質層也連帶破壞,造成皮膚敏感(如干癢刺痛等情況),還容易引發皮炎、濕疹等皮膚疾病。

下次要是北方朋友再說「不搓澡,不幹凈」,你就回一句「你搓的不是泥,而是皮膚保護傘啊」!

3

我愛洗澡,洗個「香香澡」

有人洗澡時間久,有人愛搓澡,就有人偏愛洗得香噴噴的。這些人喜歡擠一堆沐浴露,用沐浴球豐富泡沫,再塗滿全身,覺得這樣洗得更乾淨,而且身上留香久!

像洗泡沫澡也一樣

但你想過沒有?肥皂和沐浴液等清潔劑,過量使用同樣會破壞皮膚原有的菌群平衡,從而降低人體的抵抗力。

還有人體每個部位的皮膚出油情況並不相同,若把清潔劑塗滿全身,會使出油少的部分變得更加乾燥和脆弱。其次沐浴球若是長期放置浴室,還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因此建議每次洗完澡後,將沐浴球與毛巾一起放在陽光下晾曬,並定期消毒。如果沒有出汗也不必每次洗澡都用沐浴露,清水洗凈即可。

要是出汗較多,每次擠一元硬幣大小的沐浴露也就夠了。洗完注意做好身體保濕,把握「黃金三分鐘」,即洗好澡後的 3 分鐘左右塗上身體乳。堅持使用,皮膚會肉眼可見變白、變嫩 。

二、

洗澡的正確姿勢應該是?

洗澡是個技術活,在時間、洗法上還是有點講究的。白天洗還是晚上洗、多久洗一次……這些問題弄清楚,洗澡才沒白洗!

1

早上洗和晚上洗,哪個更好?

其實,對於健康人群來說,早上洗澡和晚上洗澡並沒有多大差別,洗澡時間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去前後調節。但對於某些特定人群,還是有其他建議。

油脂分泌旺盛、夜間出汗多、習慣性早起的人都挺適合早上洗澡。

經過夜間的新陳代謝,早上洗澡能幫助清理毛孔、清除汗味異味、喚醒大腦、開啟神清氣爽的一天,但不建議空腹洗澡,至少要在吃完早飯半個小時後再洗。

不過,大機率還是晚上洗澡的人會比較多,因為白天在外奔波,身體會生成更多汗液和皮屑,以及沾染灰塵,晚上洗澡可以讓我們的睡眠環境更加潔凈。

所以有潔癖需求、需要白天化妝(鍛鍊)、不習慣早起的人相對更適合晚上洗澡,洗澡時的熱氣和持續的水流能更好地清除白天的殘留物,舒緩身心,有助於睡眠(P.S.建議洗完澡至少30分鐘後再入睡哦)。

2

先洗頭還是先洗身體?

這個問題就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存在爭議,持方各有道理!

其實無論先洗哪兒,對身體的影響都差不多,這方面沒有太大講究,你怎麼舒服就怎麼來。對於臉部油脂分泌旺盛或者化妝的朋友來說,先洗臉是合理的。

劃重點:比「洗頭還是洗身」更重要的是合適的水溫以及合適的洗澡時長!

3

多久洗?洗多久?什麼溫度最好?

關於洗澡頻率,沒有特別規定,依照季節天氣、出汗量、個人感受等方面進行調整即可。南方天氣炎熱,洗澡次數會相應增加;北方乾燥缺水,洗澡次數也會少些。

不過通常淋浴每隔 1-2天洗一次(天氣變冷可適當延長天數),一次約15 分鐘完全足夠,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20 分鐘。

洗澡的溫度因人而異,可以用手試溫,感覺不冷不燙即可。人體正常的體溫為36-37℃,水溫不同,對應功能也有所不同。

  • 熱水澡(38~40℃):熱水澡清潔皮膚效果好,能夠擴張皮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夏天運動後,大汗淋漓,最好洗個熱水澡。
  • 溫水澡(36-37℃):洗溫水浴能夠舒緩鎮靜、有助於緩解神經衰弱和失眠,減輕心血管負擔,也比較適合大多數人!
  • 冷水澡(約20℃左右):冷水能激活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增強心臟收縮功能,給人一種「提神」的感覺,但效果因人而異,不建議輕易嘗試,尤其是兒童、老人及心血管疾病人群不推薦洗冷水澡。

4

不同膚質的人怎麼洗?

洗澡的目的是為了清潔皮膚,所以對於不同膚質的人,有相應的洗澡推薦方式:

  • 針對皮脂分泌適度的中性皮膚,按上面所說的洗澡方式正常洗即可;
  • 像皮脂分泌少、鎖水能力差,皮膚易有緊繃感的乾性皮膚,洗澡時間就需要縮短,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為好;
  • 還有油性皮膚、痘痘肌的人洗澡不能過度清潔,應選用PH值偏中性或弱酸性的清潔用品;
  • 部分易發紅髮癢的敏感性皮膚,多用溫水洗澡,清潔和護膚用品都要避免局部刺激,別隨意頻繁更換;
  • 兼有乾性和油性的混合性皮膚,注意不要洗太久和過度清潔;

三、

什麼情況下不能立刻洗澡?

洗澡也有禁忌項,不想身體出問題,洗澡最好避開以下這幾種情況:

1、劇烈運動後

人在運動時,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當運動停止後,血液流向身體各處會持續一段時間。

若是此時馬上去洗澡,會繼續增加皮膚和肌肉的血液流量,加重身體疲勞,使得供給心臟和大腦的血液量不足,人容易缺氧、頭暈、心悸。

所以建議大家運動結束至少等待20分鐘以上再去洗澡!

2、空腹飽腹以及飲酒後

人在空腹的時候,體內血糖水平會降低,洗澡會讓皮膚組織的血液增加,供應給重要器官的血液量會減少,容易導致暈倒等意外發生

而人在吃飽完後,人體的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幫助其蠕動消化工作,此時洗澡會引起全身血管擴張,血液供給不到位,進而影響消化和吸收!

所以無論是空腹飽腹,最好是隔開一個小時後再洗!

另外醉酒會影響人的平衡感,酒精會麻痹人的神經,讓人放鬆警惕,且酒後血糖濃度下降,立刻洗澡會引起頭暈等低血糖症狀,這時候若跌倒都無法及時感知,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

酒後要洗澡的話,保險起見至少隔開2個小時。

3、身體不適時

如果存在虛弱無力、發熱發燙等發燒感冒症狀,同樣不宜洗澡。

發燒感冒時,身體熱量的消耗在增加,身體供血被大量調動,此次洗澡不僅容易加重病情,還可能會發生意外!

建議大家最好能在浴室內外都放置一塊防滑墊,有備無患嘛!

小編這回又沒hold住寫太多,有沒有感覺咱們正共同沐浴——

在知識的海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54dd2faba8fa0ce56463b93a453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