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海葵」迎面遭遇「颱風殺手」,連降兩級過台灣島留風不留雨

2023-09-05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颱風「海葵」迎面遭遇「颱風殺手」,連降兩級過台灣島留風不留雨

如果您問別人一個問題,我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是哪座山?大家可能大都會回答是泰山、黃山、武夷山、九華山、五台山等,但實際上我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脈在台灣省。

台灣島位於我國東南部,隔著台灣海峽,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想到這個島嶼上的山脈會非常高,實際上台灣島上2/3都是山地,五條山脈從南到北縱貫整個島嶼的中東部,台灣五大山脈,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另外還有位於西北方的大屯火山群。

其中的玉山山脈中就有我國東部地區的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3952米這個高度,應該會讓大家吃驚了,因為除了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區之外,我國東部地區的名山其實大都沒有這麼高,比如被稱為「五嶽獨尊」的泰山,其最高峰玉皇頂海拔高度為1545米(一說為1532.7米),很多爬過泰山的朋友都會感嘆泰山真的很高啊,爬一次通常都會累得渾身酸疼好幾天。

然而泰山的高度連玉山的一半都不到,只有玉山高度的39%,或者說玉山的高度是泰山的2.5倍多。

安徽的黃山也是我國東部地區的名山,其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比泰山還要高一些,但是仍然不到玉山高度的一半,僅為其47%。

綿延千餘公里的太行山的最高峰小五台山的高度是2882米。

燕山山脈的最高峰東猴頂海拔2292.6米。

武夷山山脈的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

大別山山脈最高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

長白山山脈的最高峰白頭峰海拔2749米。

很顯然,我國東部地區的很多山或山脈的最高峰高度都和玉山差了一大截。

即便算上東亞地區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乃至菲律賓群島,也找不出一座山來能超過台灣島上的玉山,可以說台灣島上玉山的高度高得非常獨特。

在一年的大部分日子中,每天我國最早能被太陽光照耀的地方,應該都是台灣玉山的山頂。

台灣島面積不大,但上面山脈縱橫,除了玉山之外,還有很多座三千米以上的高峰,之所以這裡會有這麼多山脈和高大山峰,主要是由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中的菲律賓板塊的不斷碰撞形成的,其形成時間大致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相同,過程橫跨距今7,000萬到300萬年前。

其形成模式和喜馬拉雅山乃至青藏高原的形成相似,密度較大的海洋板塊下衝到亞歐板塊的下方,托起了亞歐板塊邊緣的部分地殼,形成了十分高大的山脈山峰。

而邊緣內側的地殼則開始下陷,形成了台灣海峽,所以台灣島上的山脈就好像是一道「盆沿」一樣。

這道「盆沿」也仿佛是巨大的屏障,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颱風,幾乎每一場颱風在經過台灣島時都會大大減弱甚至消失,就因為台灣島上的山脈都太高了,颱風來到這裡就好像一頭撞到了牆上一樣,任是再狂暴的颱風,撞到這些高聳入雲的山脈上也只能是沒了脾氣。

近日肆虐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海葵」就是個「愣頭青」,它是近些年來罕見的直撲台灣島的超強颱風,但是還沒到達時就被山體阻擋減弱成了強颱風。

但其雖以強颱風的身姿攜風帶雨在台灣省台東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5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0百帕,登陸之後風力就迅速減弱,颱風風眼迅速消失,形成的旋渦狀雲系也開始渙散,漸漸的就沒了個颱風的樣子。下面圖片中就是颱風海葵登陸台灣島前後的變化。

高達3000多米的山體像巨牆一樣聳立在太平洋中,這簡直就是一道奇觀,也是「颱風殺手」,在它的保護下,颱風對我國台灣省乃至福建省等地的破壞力都大大減少了。

颱風「海葵」撲向台灣島時還是超強颱風,但其前鋒遭遇台灣山脈後便減弱,登陸時為強颱風級,經過山脈後便降到颱風和強熱帶風暴,實已連降兩級,當於9月5日5時20分在福建省東山縣沿海再次登陸時,級別已經變換為「熱帶風暴」了,6:45在廣東饒平第三次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僅有為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完全沒有了颱風的樣子。不過這次台灣山脈留風不留雨,「海葵」還能給我國東南部地區帶來大量的降雨,但其風力破壞性已經很小了。

消息來源:央廣網9月4日報道《颱風「海葵」今明天持續影響福建,沿海地區局部今有特大暴雨》

俄羅斯月球25探測器墜毀地找到,砸出一個10米大坑,殘骸就在坑內

單日發電14.68億度,長江六大水電站發電又創新高!但還不是峰值

放射性元素多達64種!日本排放核廢水全球買單,受污染的不只有鹽

郯廬斷裂帶鬧動靜了!遼寧大連半小時連發兩次地震,五省市有震感

女遊客玩滑沙時長發紛紛變成「海膽頭」,怎麼回事?幸虧撤退及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5493063c38a8780b0c15b20705786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