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大寒,老人說「大寒最怕大晴天」,大寒晴天有啥預兆?

2024-01-19   千秋文化

原標題:1月20日大寒,老人說「大寒最怕大晴天」,大寒晴天有啥預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標誌著寒冷天氣的極致。在傳統文化中,大寒不僅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人們觀察未來天氣的時刻。老輩人在大寒這一天,會通過各種民間諺語,來觀察未來的天氣情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大寒的習俗,以及與大寒節氣有關的俗語。

大寒的民間習俗

食糯

在大寒至立春期間,有一個被稱為「食糯」的習俗。這一天,人們會食用以糯米為主要材料製作的食物。糯米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團圓的寓意,因此,人們會在大寒這一天食用糯米等食物。

除塵

除塵又稱為「除陳」、「打塵」,這是一種大掃除的活動。家家戶戶都會進行清理,刷牆等。

糊窗

「糊窗」就是用新紙裱糊窗戶,有些家庭會在窗戶上剪一些吉祥圖案,使窗戶更加美觀,這也被稱為「貼窗花」。

腊味

在大寒這一天,人們會進行腊味的製作。腊味是通過將肉類用鹽腌制後,再放於通風處風乾而成。這種食物不僅美味,還可以保存一段時間。

與大寒有關的農諺

「大寒大日頭,開春凍死牛」

這句諺語表達的意思是,如果大寒節氣當天是晴天,那麼到開春的時候,天氣可能會異常寒冷。

「大寒無雨,三月有霜」

這句諺語暗示,如果大寒當天沒有雨雪,那麼到了三月份,可能會出現霜凍的情況。

大寒不寒,牛馬不安

這句話的含義是:大寒時節正常情況下是天寒地凍,如果這時氣候反常,很可能以後的天氣狀況會比較惡劣,會發生比如倒春寒這樣的災害天氣。

南風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大寒當天不冷,惡劣天氣將會在春天到來。類似的俗語還有「大寒脫衣裳,春分還見霜」、「大寒豬打漿,凍死早瓜秧」,這些俗語皆是提醒人們,要注意異常天氣帶來了不好後果。

「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

如果大寒節氣晚上時候,天上是滿天星,那麼則預示著來年穀米歉收,價格比較昂貴。

大寒最怕大晴天

上面的俗語有提到「大寒大日頭,開春凍死牛」,我們都知道開春,一般指的是立春之後,通常是陽曆的2-3月份,每年正常情況下,開春之後的天氣溫度會逐漸升高,按照「大寒大日頭,開春凍死牛」的說法,如果大寒是晴天,通俗來說就是有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情況。從日常生活中來說,是不好的,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從農業的角度來看其實也是不好的,因為該升溫的時候假設現了降溫,肯定是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老輩人才說「大寒最怕大晴天」。

寫到最後

雖然我們已經能夠通過科學手段,更準確地預測天氣,但這些諺語仍然被傳承下來,成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人們在迎接大寒節氣的同時,也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預測未來的氣候狀況。大寒的習俗和諺語,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