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是真的嗎?

2019-08-19     說三國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主人公們,在歷史上又是什麼樣的嘴臉?


《長安十二時辰》已完,在小編看來,結局與小說不同亦屬正常,但無論是劇情,還是故事的延伸,似乎都為了拍攝第二部刻意留下伏筆。且不論此劇如何,但至少一部《長安十二時辰》(後稱《長安》)用另一種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唐盛景。而劇中很多人物的名字為了避諱,而做了改變,對於熟悉歷史的人來說是小菜一碟,而對於很多追劇的女童鞋們就會有點懵圈。今天,小編花時間整理了一份《長安十二時辰》中人物原型介紹,並簡單地講述一下此人的履歷,這樣方便大家在女生面前顯得博學……

張小敬

張小敬的原型並無此人。但歷史上真有這樣一號人物,出處就在姚汝能著《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跡》中。(沒錯此姚汝能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也有露面。)

歷史上的張小敬被記錄之事,就是箭殺楊國忠,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坡兵變」。在記載中,「騎士張小敬先射國忠落馬,便即梟首,屠割其屍。」可見也是個下得去手的狠主,和《長安》中的張小敬有沒有點神似?

李必

李必的原型就是唐朝名宰相李泌。劇中的李必已手握一方官印,成為靖安司司丞。但歷史上的他此時並未入仕,而是在全國各地遊歷。直到天寶十年,玄宗才讓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也就是說,在《長安》發生的七年之後,李泌才與太子李亨有了聯繫,並不像劇中描述那樣,自小便是好友。

當然,李泌的神童說也是真的。開元十六年,僅七歲的李泌就在玄宗和燕國公面前脫口而出「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聘材,靜若得意」,被驚為神童,從而名聲大噪。

姚汝能

歷史上的姚汝能確為唐代官員,曾任華陰縣尉等職。而記錄張小敬射楊國忠的《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跡》正是其作品。

林九郎

原型就是唐朝宰相李林輔。和劇中一樣,歷史上的李林甫也是反面教材的典型。有一個成語也與其相關,就是「口蜜腹劍」。他在唐玄宗殺害三個皇子的過程中推波助瀾。而且歷史上的李林甫也確實一直在不斷嘗試扳倒太子。這一點與劇中人設十分相輔。

劇中的林九郎並無交待結局,因為歷史上的他在這一階段也未遭遇什麼變故。只是在八年之後,李林甫去世卻被誣告謀反,削官抄家,子孫流放的待遇,算是最終後人為其一生所為付出了代價。

聖人

這個自然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了。天寶三年其實無大事。歷史上的他這段時間正享受著他的天寶盛世。

嚴羽幻

這個就是楊玉環嘍。她和李隆基的故事就不多說了,人盡皆知。而她的結局也是在「馬嵬坡兵變」中,被軍士強迫自盡。劇中的嚴羽幻為了防止被其他女人爭寵,也是費盡心機。

太子李璵

原型是玄宗太子李亨,就是後來的唐肅宗。他前前後後的名字有李嗣升,李浚,李璵,李紹等名字。而在《長安》的時間點來看,當時太子應該叫李紹。

李亨似乎是一個與宰相都不來電的太子。先是李林甫一心想把他扳倒,之後的楊國忠也處處與之為難。直到安史之亂,太子李亨才算是鹹魚翻身,策劃了「馬嵬坡兵變」,之後與玄宗分道揚鏣,跑到朔方軍大本營靈武,自立為帝。之後便收復兩京,平定安史之亂。

永王

原型是唐玄宗的十六子永王李璘。按歷史來說,李璘是李亨一手養大,關係應該不會像在《長安》劇中那樣劍拔弩張。

當然,歷史上的永王在安史之亂後割據江南,只可惜被高適平定,實在是沒有當皇帝的命。

何執正

此人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賀知章致仕(退休)正是在天寶三年,就如同劇中所述一樣,玄宗,太子率百官踐行。只是在《長安》中,馬王爺為賀老的離職又添上了一筆。小說中的最終BOSS正是何丸正,而在劇版中,何老正式洗白,徐賓宣布背鍋!

那一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也成為了《長安》的最終結尾。何老回鄉,歷史上的賀知章也在回鄉後不久病逝,享年86歲。

郭利仕

這位在劇中被稱為郭將軍的大太監,正是歷史上的玄宗心腹高力士。是不是很有名?備註一下,高力士之後也被李甫國陷害流放邊塞。

程參

那個一開始就出鏡的書生程參的原型就是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他那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想必大家都很耳熟。而劇中的程參也借這十二時辰看透長安官場人事,也有了岑參投軍與邊塞的緣由。

元載

劇中元載的是不是讓人看得咬牙切齒?歷史上的元載也一樣。歷史上的他也是靠著情商和急智一跳高升,借著與李輔國妻子的關係最終成為唐朝宰相。與劇中相應的,歷史上的元載同樣也是左右逢源,他既參與了唐代宗殺死李輔國的密謀,又幫代宗誅殺魚朝恩,使得他在代宗一朝權傾朝野。

這樣的人物,卻在多年後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沒有點心寒?歷史往往有自糾的功能,大曆十二年,代宗賜其自盡,抄沒家產。更牛的是,近64噸的胡椒成為了史上最離譜的貪污案件。自此,元載留名於史。就像《長安》中他所說的那樣。

王韞秀

王韞秀依然還是王韞秀,她在歷史上是元載的妻子,河東節度使王忠嗣之女。當然,最後她也因元載獲罪而被賜死,算是個烈婦。《長安》中,這一點看得出來……

毛順

歷史上真有這位匠人的記錄。他真的為唐玄宗在上陽宮做了二十座燈樓,每座一百五十尺。

許鶴子

歷史上唐代真有許鶴子的原型。她叫許合子,她是民間歌手,開元末年被選進宮廷,並改名為永新。許合子才貌雙絕,與韓娥、李延年齊名。直到安史之亂爆發,許合子逃離長安,淪落風塵,最後鬱鬱而終。

也就是說,劇中的天寶三年,許鶴子應該早已進宮,而不是在彩車上開演唱會了。

崔器

歷史上確有崔器此人。歷史上的崔器出身於博陵崔氏,也算著名大族,並不像劇中那般。後曾任吏部侍郎,御史大夫等職。

而使他最有名的正是他的殘忍,在隨肅宗回到長安之後,崔器便開始了他的陰暗一面。他命令附逆的官員們全部站在含元殿前面,讓他們露頭赤足、撫胸頓首來請罪,並要求百官們前來圍觀,場面甚是難堪。而最終,他又在判決書上建議將他們全部處死。

總之,歷史上的崔器是個酷吏!

吉溫

歷史上的吉溫口碑也不是很好。是已故宰相吉頊的從子。和《長安》中所描述的一樣,歷史上的他也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

而歷史上的他與安䘵山的關係不錯。唐玄宗在任命安䘵山為河東節度史後,吉溫便是副使。之後吉溫因貪贓而死於獄中。他死後三個月,安䘵山起兵叛亂,當時有人說就是為了吉溫報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4XdtmwBvvf6VcSZzY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