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文物」泛濫!鑒寶直播真的靠譜嗎?

2024-10-17   環球時報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近日,一名千萬粉絲級的主播被曝出學歷造假、直播間疑現館藏文物、疑盜墓者現場連麥求鑒寶等問題,將鑒寶直播拉進公眾視野。網絡鑒寶雖受歡迎,但也面臨專業性、真實性和監管等挑戰。鑒寶直播如何經得起公眾「掌眼」?

「鑒寶直播」爆火網絡

過度娛樂化影響對歷史文物的認知

最近,「鑒寶直播」在網絡平台上引起眾多觀眾的關注。在這類直播節目中,粉絲們會拿出千奇百怪的物品請主播鑑定,而主播們光說個真與假遠不能滿足一些粉絲的獵奇心理。為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主播通過揭示這些物品背後的故事,以增加直播的吸引力。

記者搜索社交平台發現,不少鑒寶直播間都是以視頻的形式進行「連麥」,與主播「連麥」的人展示物品細節,再由主播在線鑑定。

圖片來源|網絡媒體平台

主播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件物品的「命運」,「劇情」的跌宕自然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一些熱度高的主播直播間在線人數有上千人,「連麥」之外還有不少觀眾在留言區與主播互動。觀眾們期待從直播中獲得場外的評判權,卻忽略了主播鑑定結果的權威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告訴記者,大多數主播以公益鑒寶的名義進行直播,旨在傳播文物的歷史文化。不過,過度娛樂化會讓鑒寶直播的真實底色變了「味道」。

「鑑定是一個科學的過程,這個看法只能是一家之言,最終能否形成共識還需要大家討論溝通。」劉慶柱強調,如果將鑑定過程變成娛樂大眾、愉悅眼球的活動,對於真正的文物來說,就缺乏了必要的禮敬。

劉慶柱表示,鑒寶直播離不開受眾的積極參與,頭部主播動輒千萬級別的粉絲量,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引導,很容易讓觀眾對文物產生負面認知。

劉慶柱介紹,可以通過電視、大數據介紹給公眾什麼是鑒寶,鑒寶需要哪些學科介入以及如何鑑定,傳播這些知識是有必要的。

直播賣「古董」劇本話術多

詐騙團伙涉詐金額達2000萬餘元

只停留在鑑別層面的直播,觀眾或許還可以「看熱鬧」,一旦將所謂「文物」明碼標價,再搭配直播間種種「套路」,「看熱鬧」的觀眾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成「局中人」。

今年一月,河南新鄉的張女士(化名)向警方報案稱,她的母親在網絡直播間買到了假文物,任憑自己再三解釋,母親就是深信不疑。

「直播的前半部分通常是一些劇本,有幾個人站在鏡頭前表演,我母親就一直在看,直到主播開始有賣貨的意圖,我就跟她說,這些人都是為了賣貨。」張女士透露,直播中展示的一些帶有雕花的碗碟,類似仿古製品,還有玉墜等,都是塑料材質,「一眼就看出來是假的」。

張女士粗略計算,母親大大小小購買的所謂「文物」竟有幾百件,總價值40餘萬元。無奈之下,張女士前往轄區派出所報了警。

經過警方勸導,張女士的母親終於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長垣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孫振宇介紹,根據張女士提供的信息,警方找到了涉事直播間,發現主播正在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直播。

孫振宇表示,警方已經指派偵察中心對受害人打款的去向進行了全面摸排。「詐騙案件是以獲利為最終目的,資金流查到哪,資金落到哪。最後這一關,錢誰得到了,應該就是直接實施犯罪的人,或者是犯罪核心的人員。」

犯罪嫌疑人陸續到案後,警方經過審訊得知,該犯罪團伙內部分工十分明確。團伙中有專人負責編寫家長里短、生活瑣事的劇本,並通過主播以自身經歷講述給觀眾,當觀眾慢慢進入到劇情以後,再以各種理由銷售商品,最終達到賺取受害人錢財的目的。

長垣市公安局刑偵大隊一中隊民警苗贇勝介紹,該團伙自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不到4個月的時間,涉詐金額已達2000多萬元。

苗贇勝表示:「經過偵查發現,受到該工作室詐騙的群體遍布河南、河北、青海、內蒙古、新疆、廣西等20餘省和自治區,受害人高達幾百人。」

目前,該團伙27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詐騙罪被全部抓獲歸案。

專家:鑒寶直播應體現專業和公正

線上「鑒寶」也應按線下要求規範

為了釐清與不法分子的邊界,不少鑒寶主播的直播間都打上了公益二字。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發展部副主任吳振華表示,公益鑒寶可以吸引更多觀眾參與,還能幫助了解文物歷史文化。即便是出於公益目的,鑒寶直播也要保持對歷史的敬畏,對文化的尊重。

「鑒寶直播並非用視頻連線的方式就能鑑定物品的真偽,這種鑑定方法過於簡單粗糙。」吳振華認為,主播的身份、能力、經驗等方面需要第三方機構監管,至少需要直播平台的審核,而不僅是流於形式的審核,應當具有實質性。

劉慶柱強調,鑒寶直播不應只是一場吸睛的娛樂,更應是專業和公正的體現。「網絡直播中的嬉笑怒罵形式容易調動年輕人的情緒,其實評價也沒什麼錯誤,愛好也是好的,但要好好引導。」

劉慶柱表示,當前的鑒寶直播中,主播往往側重於講故事,但有些東西不是故事,是歷史。「故事就跟講段子一樣,本身不嚴肅。應該通過平台和環境的影響,讓觀眾獲取知識,同時感到對歷史的敬畏。否則無論多好的東西,如果平台不好,一下就掉價了。」

吳振華建議,鑒寶並非一條「新賽道」,而只是由線下轉變到線上,線上「鑒寶」也應該按照線下的要求進行規範。

「相關博物館在宣傳和普及文化知識方面,除傳統的展出之外,也可以對目前從事鑒寶直播的行業人員進行相應培訓、鑑別、資質考核,對主播進行培訓和監管,並發放資質證明,從而建立起一套制度規範,同時在這個過程,博物館還要參與到鑒寶環節中。對於扶持行業發展和普及文化,我們也需要更加規範、正確地引導。」吳振華說。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記者/江曉晨 王濤 田萌 段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