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企業家要持續提升認知、聚焦核心、懂大局並見未來 |2022開學季

2022-09-22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曹毅:企業家要持續提升認知、聚焦核心、懂大局並見未來 |2022開學季

金秋九月,莘莘學子來遠方

緣夢相聚,終歸書途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2022級的新生們

即將共啟一次名為清華的洗禮

共赴一場在五道口的生命蛻變......

面向未來征程

師兄有話說

金融EMBA2016級校友曹毅寄語新生

曹毅

金融EMBA2016級校友

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

我從事風險投資快二十年,有一些關於創新創業的難點、企業常犯的錯誤的感想可以分享給師弟師妹們。我梳理了三點:

#

認知、認知還是認知

首先很關鍵的是認知,這個應該大家都聽得特別多了,但我覺得還是要放在最前面強調。很多CEO覺得自己對這個行業非常了解,對自己這家公司所處的位置的優劣勢也非常清晰。但我們會發現這個認知有時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公司從0到1「殺」出來以後,從1到10 的過程中有時會開始不那麼注重對外界的理解。

實際上,在戰略方面、在組織和人才方面、在CEO個人成長方面,認知都是至關重要的。

就戰略方面而言,從戰略洞察,到戰略制定,再到戰略執行,戰略落地的每一步都非常考驗認知。比如戰略洞察,我們常說「5看」,即看行業、看環境、看同行、看自身、看競爭,這其實是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去做的,可能每個月每個季度都要做,需要體系化去做。

再比如,CEO對需求端和供給端是否都足夠了解?往往我們會看到有些創業者會「偏科」,要麼就是對外部的機會、市場需求特別敏感,但對供給端的技術發展、技術演變對整個行業的產品疊代不夠敏感;要麼就是有一些在技術上持續深耕,並且特別能夠找到未來正確的方向,但對市場需求疏於理解。但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是要綜合發展的。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說法是「衝動是藝術家的品質,沉著是政治家的品質,果斷是軍事家的品質,但往往最厲害的領袖是三個品質都要具備」。大家發現這裡面其實會有些矛盾,但最優秀的CEO就是一個矛盾體,他身上有很多對矛盾,並且都能夠在他身上得到長期的發展。

還有一個非常考驗我們認知的是對生意屬性的判斷。這個判斷一定是要結合規律的客觀判斷,要理解自己所處行業、所做生意的自然屬性是什麼然後再圍繞此去行動。

有一次我看埃隆·馬斯克的一個採訪,有人問他你過去幾十年創業最難的是什麼?他回答是建立一個有效的反饋體系。我覺得我們大家可能都有類似的情況,是不是能夠全面及時地了解自己這家公司的這種反饋體系,我覺得也是特別值得去專門建立的。

#

聚焦、聚焦還是聚焦

第二點我想說的是要聚焦。我們會看到很多公司從0到1的時候做得特別好,但是從1到10的時候又下去了,很大原因是它沒有足夠聚焦。當它開始有些資源有些能力的時候就去拓展。

我覺得在核心能力上是需要持續聚焦的,這裡就要區分核心和邊界。往往很多人過多關注邊界,而很少關注核心。要關注你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核心成功要素是什麼,而不是只看到表象的業務,要看業務間有沒有什麼核心能力是一致的。如果一個新業務跟核心能力沒有特別大的關聯,或者只有邊緣能力是關聯,核心能力不關聯,那這種擴張我覺得都是要特別謹慎的。過去幾年,我們經常幫被投企業梳理,找到應該聚焦的地方,讓他認識到聚焦有多重要。

想要去拓展是非常自然而起的一個念頭,但創業者自身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去聚焦在核心能力上,持續投入。當你這個核心能力足夠強,你的能力溢出了,你再考慮去做一個新業務。這個能力溢出包括戰略能力、組織能力等等。

#

懂大局、見未來

最後一點,我想也是尤其關鍵的是,在當下時代要懂大局、見未來。

現在投資人必須要好好學習,系統化地學習大局。這些往往不是我們最熟悉的產品、技術、客戶那些微觀層面的,而是更宏觀的環境,這個對於在座的每一位我想都是息息相關,至關重要的。比如,未來5-10年,哪些業務要去投入?要不要做海外拓展?哪些國家做拓展?

這個是大家沒有那麼熟悉,但又很容易有一個觀點的部分,因為對大局的判斷和預測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有時候大家聚會就會各抒己見,我覺得這個也是很好的方式。但我們還是要進行系統化的深入學習,而不是道聽途說,得出一些簡單的結論。今天在座的師弟師妹們都很幸運加入五道口。我覺得五道口是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幫助大家更好地懂大局、看未來。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我在就讀前比較聚焦在投資業務等偏微觀層面的學習,但五道口獨特的師資帶來的真知灼見讓我打開格局,更好地做到懂大局、見未來。

最後,特別希望跟大家未來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也預祝各位能夠在五道口學有所成,謝謝!

編輯:ZZ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45dd23de9a130322e40e096245bf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