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夫妻都希望生個「虎虎生威」的虎寶寶,而虎年的第一波虎寶寶已經出生,對於媽媽們來說,想把寶寶養成虎頭虎腦的小虎寶,也並沒那麼容易。
6個月前的寶寶只能吃母乳或配方奶,而相比來說,對比各方面,母乳都遠勝於配方奶,因此媽媽也都想盡力給寶寶純母乳喂養。
但無奈不少媽媽,在母乳喂養的道路上,堅持的並不是很順利,不是母乳不夠寶寶吃,就是母乳質量不行,導致寶貝生長發育不達標。
怎麼做才能提升母乳的質量呢?媽媽不妨試試這份「3+3」建議,增量+提質,讓媽媽母乳多多,讓寶寶吃的胖乎乎!
第一步:增「量」3步走
經常遇到母乳不夠寶寶吃的媽媽,因為給寶寶吃不飽很煩惱。
昨天還看到一個新爸爸問「覺得老婆的母乳不夠寶寶吃,該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可以嘗試追奶,京媽根據自己經驗,總結了幾點追奶比較有效的方法,母乳不足的媽媽們也試試。
保持乳腺管疏通
寶寶吃奶的整個過程是:寶寶吸吮,媽媽大腦收到「刺激信號」,開始分泌母乳,源源不斷的乳汁經過乳腺管,進入寶寶嘴巴里。
乳腺管是輸送母乳的管道,若不通暢或是完全不通,必然影響母乳的流出。想要母乳量多多,保持乳腺管通暢是第一步。
可以做好兩步來實現:多讓寶寶吸吮;喂奶前用溫熱毛巾熱敷RF,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乳汁順暢的流出。
讓寶寶多吸吮
我們都聽過「吃奶的勁兒都用上了」,來形容力氣大,也足見寶寶吃奶是個力氣活。
其實,寶寶是最好的吸奶器!
讓寶寶多吸吮,不僅能「吸通」不通的乳腺管,還有助頻繁給媽媽發出「刺激信號」,促進乳汁分泌,進一步增加母乳量。
媽媽做好「輔助加持」
母乳是由媽媽身體產生分泌的,母乳的質量也和媽媽自身有很大關係。想要母乳多多,媽媽就要做好「輔助加持」。
都聽過「生氣會回奶」,母乳量多量少,的確和媽媽心情情緒有關係。
母乳媽媽儘量保持舒暢放鬆的心情,避免緊張焦慮,同時多注意休息。
另外,母乳大部分都是水,想要增加母乳量,媽媽也要多「補水」,除了喝水外,也要適當多喝粥湯(尤其是下奶湯)、牛奶、豆漿等。
第二步:提「質」3保證
有的媽媽母乳很多,足夠寶寶每天吃飽,但一段時間後,寶寶生長發育指標並不好,身高體重都沒增加,這可能就是母乳「營養不足」,要注意「提質」了!
母乳的質量由媽媽的飲食營養決定,如果媽媽平時挑食偏食嚴重,很多食物都不吃,甚至自己有營養不良,那母乳的營養必然受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影響。
因此,為了給寶寶充足的營養供給,媽媽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營養,儘量每天食物種類多樣,保證每類營養素都攝入充足。
不過有個小誤區要提醒:營養充足≠大吃大補。
有些老人會給哺乳期媽媽吃各種補品,每天大魚大肉,還吃人參、燕窩、海參等,覺得這樣吃,媽媽的奶水一定有營養。
其實不然!只吃某幾類食物,只能補充部分營養,不能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反而會因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營養不足、容易長胖等。
提高母乳質量的飲食應該怎麼吃呢?要遵循這3個原則:
清淡、種類多樣。
種類多樣有助補充不同種類的營養,而產後媽媽和小寶寶腸胃功能弱,不宜吃的太油膩,也不宜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飲食規律,少食多餐。
哺乳期媽媽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在注重營養搭配的基礎上,可以堅持少吃多餐的原則。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態。
如果媽媽總是處於疲憊、睡眠不足的狀態,內分泌系統就會紊亂,進而影響乳汁的分泌,也影響乳汁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轉化。
總之,想要把寶貝養成虎頭虎腦的「小老虎」,媽媽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保證寶貝的口糧。而母乳不好的媽媽,前面提升母乳質量的這些方法都可以試試。
想要寶貝身體好、不生病、更聰明,不僅要「吃」的好,也要「養」的好。
平時做好日常護理,根據不同階段寶寶的發育情況,做好相應的早教鍛鍊,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
你家寶寶吃母乳吃了多長時間呢?你有沒有嘗試過追奶,來和媽媽們分享你的經驗和建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