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全新演繹,總台《春晚有心意》串聯40載時代記憶

2022-02-14     廣電獨家

原標題:青春力量全新演繹,總台《春晚有心意》串聯40載時代記憶

文|王世緯

《春晚有心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CCTV-3)的資源優勢,通過對40年春晚內容的精心梳理、篩選、再創作,以「新瓶裝老酒」的方式讓更多精品內容散發出了歲月的「醇香」。

2月12日,《春晚有心意》迎來收官之作。12期節目,陪伴億萬觀眾從2021年尾,迎來了喜氣洋洋的2022元旦新年和壬寅虎年春節,以創新的表達方式、全新的青春力量演繹、對傳統經典作品的致敬引發了收視狂潮。

節目首期酷雲直播的最高收視率近1%,位列同時段全頻道綜藝節目第二位。後期收視持續走高,連續4期節目領跑全頻道綜藝榜單。截至2月11日,#春晚有心意#等全網話題獲得35.9億人次熱議。當「回憶殺+創新性」奇妙結合,《春晚有心意》在重溫40年春晚經典瞬間的同時,也收穫了新一代年輕群體的熱愛。

▍守護溫暖年味,串聯40載時代記憶

任何文藝作品,只有摸准了時代脈搏,與廣大群眾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才能收穫廣泛認可。從這一點來說,《春節聯歡晚會》當之無愧可以入選最受歡迎的文藝作品行列,很多流行金句和熱詞都是全民皆知,誕生了無數經典,也成了幾代人的美好記憶。

「經典無懼歲月打磨,用心意承載記憶中的溫暖」,正是基於這樣的創作理念,總台央視綜藝頻道(CCTV-3)推出了《春晚有心意——2021我要上春晚》。 從2021年12月25日首播至2022年2月12日圓滿收官 ,12期節目為觀眾開啟了一段溫暖的「心」意時光,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喜慶。

如果說經典作品像是閃耀在至今已40屆春晚中的一顆顆璀璨珍珠,那麼《春晚有心意》就是把這些經典作品串成珍珠項鍊的「金線」。

《春晚有心意》並非通過剪輯、拼接或是舞台重現的方式,簡單把經典作品包裝成一個內容的「拼盤」,而是通過豐富的表現手法、全新的表現形式、新穎的創作視角,將春晚經典作品「為節目所用」,融入《我要上春晚》的綜藝DNA中,對春晚經典作品進行了煥新表達,從而激發出了綜藝的新生機。

「情感」是《春晚有心意》貫穿始終的創作主線。當美輪美奐的舞蹈《千手觀音》再次呈現在舞台上時,現場嘉賓和觀眾激動不已。《春晚有心意》卻沒有止步於簡單呈現,節目組更是進一步挖掘了舞蹈背後的成長故事——從第一次亮相春晚舞台到再次呈現在《2021我要上春晚》的舞台, 舞蹈的時間跨度長達17年,而參與的演員已經到了第六代。

還有,曾經參加過很多屆春晚開場舞蹈的空軍藍天藝術幼兒園小演員們,也被邀請到了《2021我要上春晚》節目現場。當年一個個可愛的幼兒園寶寶現在已經成長為社會的棟樑之才,正在不同崗位上為祖國作貢獻,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年輕生命的蓬勃。

溫暖、溫度、人情味是《春晚有心意》節目的基調底色。節目通過對經典作品的致敬演繹,表達的是對創作者、表演者等不同人物命運的關注,是對社會現實變遷的反映。在一個個經歷了歲月檢驗的經典作品再演繹中, 《春晚有心意》串聯起了新老觀眾對40載靜好歲月和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

用獨創性和唯一性,傳承春晚藝術經典

總台央視綜藝頻道(CCTV-3)作為總台文藝節目中心旗艦頻道,肩負著以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引領社會主流價值觀,給百姓帶去歡笑和豐富娛樂生活的重任。《春晚有心意》作為總台央視綜藝頻道(CCTV-3)「新春播出季」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獨創性和舞台唯一性再現了春晚的藝術經典,讓更多的當代年輕人感受到了春晚作品生生不息的藝術魅力。

時光回溯到1983年的首屆春晚,李谷一演唱的《鄉戀》創造了全新的演唱方式和文藝形式。歌曲就像一陣清新的風,吹開了當時人們被束縛已久的心靈。在《春晚有心意》的舞台,當李谷一再次和雲飛、周旋、炫聲樂團共同演唱這首歌曲時,依然是熟悉的優美旋律,更融入了炫聲樂團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的空靈之感,給這首歌賦予了新時代的不一樣感覺,讓現代的年輕人更易接受和喜愛。

像《鄉戀》這樣優秀的作品,以及春晚中那些經典的歌曲、舞蹈、相聲、小品等作品,喜愛它們的觀眾會反覆觀看。但是在《2021我要上春晚》推出特別策劃節目《春晚有心意》之前,人們如果想欣賞這些內容,只能通過網絡搜索,或是通過電視播出的經典片段等方式回看。這樣不僅內容零散、呈碎片化,同時也缺乏觀看的情感共鳴。同時春晚的時間跨度太久,很多經典已經遺失在了人們記憶的長河中,或是很難找到影像資料。

《春晚有心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總台央視綜藝頻道(CCTV-3)的資源優勢,通過對40年春晚內容的精心梳理、篩選、再創作,以「新瓶裝老酒」的方式讓更多精品內容散發出了歲月的「醇香」。通過《2021我要上春晚》這一平台,經典作品以全新面貌呈現在觀眾眼前,以節目平台的獨創性和唯一性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的關注,從而對傳統作品進行了傳承並發揚光大。

2004年登上春晚舞台的《俏花旦》,通過對中國傳統雜技抖空竹與國粹京劇的完美結合,以創新的表現形式讓觀眾記憶深刻。它不僅人物造型俏麗,而且雜技動作難度高,又非常具有時尚美感,即使放在當下的觀賞語境中,依然是一檔精彩節目。《春晚有心意》再次挖掘了這檔節目,讓年輕受眾再次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雜技和京劇藝術之美。

經典作品確實無懼歲月打磨。當年的爆款作品雖然經歷了歲月,但觀眾卻是一代代不斷更新的。讓經典作品不斷流傳,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受眾喜愛,《春晚有心意》在完成了對經典作品傳承的同時,也不斷引領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緊隨時代風潮,青春力量為「老作品」注入新活力

文藝作品是社會精神的映射,每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都反映了當年的流行熱點。 節目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回顧,反映了這40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見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映射了當代人的精神文化新風貌。

小品《過河》在1996年初登春晚舞台,「洗腦」的旋律,簡單有趣的舞蹈動作,幽默的故事和人物對白,真切地反映了在當時科技興農的大背景下,我國廣闊農村天地中青年男女們建設美好家園的樸素願望。

在《春晚有心意》舞台,當這個小品再次現身時,我國已經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開始全面邁入鄉村振興的新階段。而新的《過河》小品更是融入了現代元素,把今天農村的美好生活、5G等科技進步融入作品中,緊跟時代風潮,反映現實生活。

《春晚有心意》在追求情感基調鋪設、經典傳承的同時,更注重創新的內容和形式,通過新演員的青春力量,讓傳統作品再次煥發出新活力。

首先從節目模式上體現了創新性。節目設置了3條不同的猜測線索,引導嘉賓討論下一個表演的是當年哪個經典作品,設置懸念,極大地增強了節目的觀賞性和趣味性。

同時,節目設置了老、中、青三代不同年齡層的嘉賓,覆蓋了從60後到00後的人群。他們既有參加過多屆春晚的「老人」,也有從未參與過春晚表演的年輕嘉賓。因為春晚本身就是一個廣泛覆蓋受眾的節目,一般作品都是老少咸宜,《春晚有心意》設置這樣的嘉賓組合,等於在為不同年齡段的觀眾「代言」,表達不同年齡受眾的觀看體驗感,從而獲得情感共鳴。

節目的舞美設計和觀賞環境也讓觀眾和表演者的距離更貼近,台上台下的互動更像早期春晚聯歡會的形式,營造出了更濃郁的人情味,也讓螢幕前的觀眾感覺更溫馨。

《春晚有心意》正是通過新一代年輕力量對傳統經典的再次演繹,在回顧40載過往歲月中融入了全新的時代風潮和熱點元素,讓現在的青少年了解並熱愛曾經的經典,讓現在的中老年回憶經典。

《春晚有心意》以全新的藝術探索形式為百姓們呈現了喜聞樂見的創新型傳統藝術作品,讓「老作品」煥發新生機。在2022年的元旦、春節雙節期間,《春晚有心意》陪伴觀眾度過了一段美好、溫暖的周末時光。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ceaceb5e94e6e717e1eed6660a6b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