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鲶魚和李佳琦的翻車,異曲同工

2023-10-11     視覺志

原標題:北極鲶魚和李佳琦的翻車,異曲同工

網友催了半年的「北極鲶魚」事件,結果終於公布了。

曾經在網上瘋狂炫富、辱罵「老百姓」的她,最終求錘得錘,結果大快人心。

北極鲶魚的爺爺鍾庚賜,被開除市原交通局貨運管理分局局長黨籍,按二級科員確定其退休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

鍾庚賜怎麼也想不到,退休16年了,居然被親孫女一下子揭穿了自己貪污的老底。

果然,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又一次應驗了。

網友都想給北極鲶魚送個錦旗,感謝她此等「大義滅親」之舉。

然而,北極鲶魚為什麼這麼蠢,干出「大義滅親」的舉動?

「韭菜去死」

隨著我們國家的富強,貧和富都成為了一個相對的概念。

然而,北極鲶魚的發言,狠狠刺激了網友的神經。

簡單梳理一下北極鲶魚事件。

今年3月份,北極鲶魚在網上發布了一條博文:怎麼辦,我潤了。

「潤了」在網絡上意為「跑」了,有網友猜測她換掉了中國國籍。

於是有人懟她:既然「潤了」,就別用我們中國的社交app。

北極鲶魚回覆:「我家裡那麼多錢都是韭菜供的,我怎麼能不喜歡呢?」

北極鲶魚又說,自己來「簡中區」,就是因為:

「喜歡看你們'支性'難改的樣子」。

她多次用「支那」「蜘蛛」等辱華詞彙,來羞辱國人。

按照北極鲶魚的說法,她家有錢又有權。

家裡有9位數的存款,所以「我想混哪個平台就混哪個平台,想去哪個國家就去哪個國家!」

爺爺是深圳市交通局局長,於是她看不起奮鬥在一線的普通人:

「3K一個月的小學生,到了65歲就是2K一個月的清潔工,一顆蘿蔔賣20,一百根蘿蔔能吃一年誒!」

她在個人帳號上分享自己的私生活,曬房子、曬爺爺,展示各種優越的生活。

北極鲶魚的微博顯示,她的爺爺在2、30年前公派了30多個國家,合照中儘是「大佬」。

在一個曬爺爺去桂林的照片中,她調侃著爺爺穿西裝公派美國變華爾街之狼:

「感覺貪了。」

「北極鲶魚」在網上發表的炫富及辱華言論,激怒了許多人。

網友發現,在一個「樹洞」話題下,有一個高考生傾訴著自己的痛苦和迷茫。

一個名為「北極鲶魚」的人評論道:

「無所謂,學得再好出來也是個臭打工的。」

網友還扒出了北極鲶魚的疑似小號,其中也充斥著很多逆天言論。

在別人曬的晚飯下評論:「我們都吃帝王蟹波龍,肥豬只配吃泔水當年夜飯。」

對於罵她的人,她回懟的方式也花樣百出:

「家裡沒有廳級幹部的,不配罵我。」

「有些人想罵死我,但是他們家裡一年賺的錢,我一天就花完了。」

「低賤老鼠」「舔腳」「下等人」「底層賤畜」這類侮辱詞彙更是層出不窮。

甚至嘲諷:「我爺爺當交通局局長的時候,你爺爺正在大街上給人修腳呢。」

面對網友的質疑,她直接喊話「深圳公安」:來查。

不久之後,網友就發現了她的真實背景。

北極鲶魚的爺爺,確實曾是深圳市交通局的局長,名叫鍾庚賜。

網站查詢顯示,2003年,鍾庚賜通過1200萬美金,註冊了一家公司。

北極鲶魚所言不假,而且是在30年前,她家中的資產就已經達到9位數。

網友質疑鍾庚賜通過職位之便,來謀求私利,紛紛在網絡平台進行舉報,要求嚴查鍾庚賜。

眼看事態逐漸失控,鍾庚賜站出來回應質疑:

「我們老老實實這樣干到退休了,家裡沒那麼多存款,孫女不知道。」

鍾庚賜還澄清了網上出現不少「冒名頂替」的帳號,實則都是造謠:

「我也寫了材料給領導,一定要調查清楚,怕影響我們單位聲譽和孫女讀書。」

北極鲶魚本人因發布侮辱國人等相關言論,帳號遭到封禁。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公告:「我局已就相關信息開展核查,將及時通過有關情況。」

然而,半年已過,網友們始終沒有等來調查結果。

有人去詢問調查進度,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才給出了答覆函。

簡單來說,結果不予公開。

網友們自然不服。

網絡上很多媒體發布了投票,在一個調查中,93%的網友投票支持公開。

央視也為之發聲:不予公開無法服眾,沉默不能解決問題,消解公眾質疑唯有最大程度地公開透明。

如今,網友們終於等來了結果。

北極鲶魚事件,傷害了大眾感情,也損害了官員群體的聲譽。

但如此離譜的言論,近年來並不少見。

網上,成群的「北極鲶魚」

北極鲶魚事件,實在是富人「炫富」翻車的典型。

對於家境殷實的人來說,很多從小就被灌輸「低調」的家訓,不輕易在人前「顯富」。

反觀北極鲶魚,她蠢嗎?

站在他們的視角,可以說蠢,太蠢了。

但可悲的是,北極鲶魚但凡不這麼「耿直」,再稍微動動腦子,賣賣人設——

她極有可能就是一個爆款網紅的苗子,坐擁百萬粉絲的追捧。

單憑藉家境,就足以讓一個人一夜爆紅,只要有錢,就能掌握流量密碼。

這樣的例子,從來不少。

還記得萬柳書院少爺的成名史嗎?

一條僅僅5秒的胯下運球,他就火了,漲粉百萬,在視頻中甚至都沒露臉。

網友看到定位在萬柳書院,憑藉這套上億的房子,就給他附上了「有錢」「名校」的標籤。

自此,他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喻少」。

無數自稱「老奴」「少爺陪讀」的網友充斥著整個評論區。

更有網友隔著螢幕一眼判定,他身後那副齊白石的畫是真跡,價值4億多。

他在幾乎沒有什麼作品的情況下,就收穫了大票粉絲的崇拜。

普通人再正常不過的行為,比如擋電梯門、倒水、喜歡小動物,到了他身上就變成了有修養、有愛心、能力強。

還有痴情女孩手寫信向他表白,字裡行間都是對「少爺」的愛慕之情。

有錢人的一夜爆紅,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可悲的是,這恰恰是網絡的頂級流量密碼。

去年,B站有一位很火的遊戲區up主「布魯sir」發布了一條視頻,標題為:

《這有可能是我最後一期視頻了,再見了B站》。

視頻中,他坦白自己是擁有億萬家產的富二代,家裡人給他買了1800萬的房子,他馬上要回歸家族企業奮鬥。

憑這一條視頻,他收穫了400萬播放量,漲了20萬粉絲。

但幾個月之後,他回去更新遊戲視頻,播放量又跌回了以前的水平。

這也說明,炫富的行為,在網際網路上從不乏關注量。

扒開這些網紅的背景,他們中又有多少人,不過是聰明一點的「北極鲶魚」呢?

他們知道,炫富即流量,戳中的是那些「窮人」的暴富夢。

他們也知道,只要在視頻中加入點炫富內容,就能滿足「窮人」對富豪生活的窺探慾望。

曾經就有人發布視頻,稱自己是房地產千金,去家裡的施工工地「體驗生活」。

惺惺作態之後,一位農民工給她轉帳200塊,看到了她的餘額,顯示1500多萬元。

這條視頻引起了爭議,但黑紅也是紅,絲毫不妨礙她的爆火。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似乎只要掌握財富,就可以踩著普通人的辛酸上位,大肆斂財。

《炫富經》比《致富經》更適用這個社會,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富人的向下收割,從未停止。

從炫富鼻祖郭美美的走紅開始,拔出蘿蔔帶出泥,越來越多的有錢人不斷複製「炫富模板」,吸引流量。

這樣的炫富套路,在網際網路上百試百靈。

低端一點的炫富,就在視頻中展示各種豪車、豪宅、奢侈品。

一個個視頻中,網紅們會在生日當天收到爸媽送的法拉利,會去住20萬一晚的七星級酒店,吃3000一碗的麵條,剪2萬的頭髮……

讓普通人隔著螢幕,都能聞到金錢的味道。

高端一點的炫富,則是打造人設,展示自己的奮鬥過程。

比如身處異鄉,足跡遍布全世界,有鏡頭下瑰麗的風景、藝術氣息拉滿的藝術展館、還有和同樣一身都是頂奢的朋友合照。

配的文字是,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讓普通人不僅羨慕他們的家境,更羨慕他們的骨子裡的奮鬥精神,認為他們就活該有錢。

我們永遠不知道,網絡上還有多少「北極鲶魚」,利用著財富帶來的信息差來割韭菜。

我們只知道,月薪3000的普通人面對的,一邊是有錢人光鮮亮麗的生活,另一邊是網貸陷阱的各種誘惑。

在如此的惡性循環中,越是嚮往沉迷,越是焦慮困窘。

富人在狂歡,窮人在內卷。

而普通人的吶喊,無人聽見。

被摺疊的世界

發現了嗎,越來越多的「翻車」,都是從「說錯一句話」開始的。

某娛樂圈頂流,手機聊天截圖里稱普通人是「他們老百姓」,這樣的發言引發了網友的不滿。

前不久,李佳琦抱怨「哪裡貴了」,讓買家反思自己有沒有努力工作,也成了經典發言,造成了不小的輿論危機。

語言不可避免地受到情緒的影響,但它也反映了內心價值體系的一部分。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聽上去明顯有「違和感」,會讓人渾身不舒服的話。

對富人來說,他們對此可能是無感的、麻木的。

就像早些年,王思聰不敢相信中國有人沒坐過飛機那樣。

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不需要付出勞動力、只需利用「錢生錢」就能身價千萬的人,要如何去理解勞苦眾生的世界呢?

而通過奮鬥實現階級躍遷的李佳琦,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也曾真的感激為他帶來財富的「所有女生」們。

只是,他的財富爆炸增長得太快了。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經說過,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容易「忘乎所以」?

答案就是,當他的收入速度呈現「加速度」增長的時候。

李佳琦可能早就忘記了,他的媽媽也曾辛苦供他上大學。

只不過,他的人生再也不需要來「憶苦思甜」。

富人的生活,早已聳入雲端,而普通人的生活,卻立足大地,這之間早已成為兩個世界。

兩個世界,金錢成了唯一的通行證。

這樣的世界,何其可悲。

在《人類簡史》中,作為認為:金錢是全人類的想像之物。

從成堆的金銀、到一張張的紙幣、到如今虛化成的一串串數字。

這個以「錢」命名的想像主體,控制了一代又一代人,讓無數人為之迷茫、為之瘋狂。

富人則利用金錢,去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

但對他們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總有人想利用金錢去突破人類的極限,讓金錢徹底進入良知和道德的世界,最終以錢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和品格。

這樣,他們就能掌控絕對的話語權。

好在,這世上還有一些清醒的人,並未與之同流合污。

就在前不久,周潤發證實,他和老婆死後會將56億港元的身家全部捐出來。

作為亞洲的天皇巨星,周潤發早就憑藉《上海灘》的許文強、《英雄本色》的小馬哥,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影帝。

但他認為,儘管這些錢是自己賺來的,但錢始終是身外之物,在死後會捐贈出,留給那些需要的人。

此言一出,網友們紛紛感嘆:這種慷慨,世間罕見。

我想,周潤發的背後,還站著許許多多同樣的人。

這種善舉,也只是一個縮影。

人類在被慾望支配的一生中,總有人在戰勝慾望,讓人性之光重新熠熠生輝。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世界裡,錢也有不可抵達的地方。

因為有人守住了那一方凈土,名為「良知」。

11 / Oct / 2023

監製:視覺志

策劃:小魚

編輯: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87c56f5434dec300ec6b95c27329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