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砍了自己一刀

2023-10-27   市界

原標題:盒馬砍了自己一刀

搞起了天天低價

近日,一封名為《一位女性新消費創業者的艱難求生》的「控訴文章」在創投圈刷屏。文章出自高端原葉茶品牌Chabiubiu創始人王雨朦之手,她自稱兩天前公司的產品被盒馬下架,成了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幾萬盒的貨物,盒馬直接讓我們限期清走。」

王雨朦在文中透露,盒馬下架的原因不是質量問題,也不是競品打壓,而是盒馬供應鏈端要全線調整,300個品牌保留100個,其餘貨和品牌全清退,改成折扣店模式,低端低價。

天眼查App顯示,Chabiubiu公司全稱為北京山海春秋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法定代表人為王雨朦,持股比例為43.28%,2020年、2021年分別獲得了來自如川投資和灃途資本的A輪融資。「控訴文章」發表後,引起很多人對創業不易的感慨,也順帶將盒馬推向風口浪尖中。

「市界」在盒馬App看到,目前還有Chabiubiu的商品在售賣,最便宜的葡萄烏龍茶,30g裝售價49元,最貴的一款私房凍頂烏龍茶50g,售價129元。

(Chabiubiu和盒馬截圖)

對於Chabiubiu的指責,盒馬回應「市界」稱,盒馬的折扣化經營不是折扣店模式,不是賣便宜貨,而是把好貨、尖貨賣平價。貨品方面會減少種類,精益求精,為消費者提供高質平價商品。

Chabiubiu和盒馬的矛盾,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因為盒馬變了,再也不是曾經的盒馬了。

標榜「盒區房」的盒馬,售賣的波士頓龍蝦、俄羅斯帝王蟹無不面向中產,而今卻在門店裡掛滿了「天天低價,件件爆款」的宣傳標語,開始「自降身價」塑造低價心智了。

最近,上海消費者劉梅就被盒馬的降價力度震驚到了。原價20.5元/200g的蒜蓉粉絲扇貝,直接降到9.9元,原價19.9元/300g的精選肥牛卷,降到16.9元,還有自己愛喝的盒馬自營桂圓紅棗枸杞茶、經常給孩子買的牛奶榛子巧克力、威化餅乾等,都有不同幅度的降價。

北京消費者范睿一直秉承克制消費,以前,他每次逛盒馬都會好奇,東西賣那麼貴,到底誰會買?不久前,他聽說盒馬在搞降價,特意去逛了一圈,果然發現了驚喜。就拿500ml東方樹葉來講,平時便利店要賣到五六塊,盒馬直接打到3.8元。

(圖源/市界)

一通買買買下來,范睿總價211元的商品,最終便宜了61元。

「看來盒馬終於想通了,現在的顧客,買東西只看便不便宜。」一位網友直言不諱地說,環境變了,盒馬也不得不低頭討好錢包癟了的中產,活下去才是王道。

10月22日、23日,「市界」分別實地探訪了盒馬鮮生洋橋店、盒馬鮮生國貿店,也切實感知到了變化。位於二樓的盒馬鮮生洋橋店,印有降價宣傳的易拉寶直接被擺放到扶梯口。位於地下一層的盒馬鮮生國貿店,門口映入眼帘的降價產品足足擺了一整面牆。

每位顧客從踏進盒馬門店的那一刻,就無時無刻不被門店內張貼的無數張「天天低價,件件爆款」的標語包圍,種種情形,都足以向外界昭示盒馬的降價決心。

從日用品到零食,從生鮮到水果,再到白酒、飲料,多種商品都貼著降價標籤。原價468元的劍南春46度濃香型白酒(500ml),只賣399元;原價99元的胺基酸洗面奶,只賣69元;原價35.9元的牛奶,只賣22.9元;可口可樂一瓶只要2.1元……

盒馬降價活動於10月13日啟動,當天官宣請消費者逛一種很便宜的盒馬,稱即日起,5000餘款盒馬鮮生門店的優選商品開始降價,並且強調長期有效。一位線下門店工作人員告訴「市界」,「低價活動確實會一直持續下去,只不過每隔一段時間會換一批商品,建議顧客有看上的趕緊下單。」

不過,盒馬此番降價只針對線下門店,同一款商品,盒馬App仍然維持原價。對此,盒馬CEO侯毅在朋友圈解釋稱,該策略主要是考慮到線上有很高的配送成本,線下成本低,所以線下價格比線上低才是合理的。他還補了一句,盒馬所有標品線下價都直降20%以上。

但買了盒馬會員的卻自稱「大冤種」。「線下價無法使用會員權益,相當於變相取消了會員8.8折!」一位盒馬會員如是吐槽。

(圖源/市界)

「市界」查閱盒馬App獲悉,開通黃金會員需258元/年,開通後可享每周一天會員日88折、免費領菜、免運費等權益。如今,線下非會員竟然比付費會員買東西還便宜,給會員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不平衡。

有人直言,「線下專享價比會員價還便宜,我再辦會員豈不是冤大頭。」「還好上個月到期之後就沒再續會員,太不值了。」

撕掉高端標籤

事實上,這不是盒馬第一次做出降價舉措。幾個月前,盒馬和山姆之間的一場價格戰曾被全網圍觀。價格戰由榴槤蛋糕引發,原價賣128元的榴槤千層本是山姆的爆款商品,經過幾度較量後,盒馬將到手價打到79元。

隨後,盒馬將價格戰升級,於8月底推出了「移山價」,寓意要「發揮愚公移山的匠人精神,致力將全球最好、最具性價比的商品,帶給盒馬用戶」。活動商品涵蓋了蛋糕烘焙、海鮮肉禽、糧油、牛奶飲料、零食等諸多品類,至今,「移山價」的字眼仍舊時不時出現在盒馬的各類商品價簽欄中。

在降價路上越走越遠的盒馬,想要告別最初的定位,撕掉高端標籤。

2016年,第一家盒馬鮮生店在上海開業——它既是線下超市,又能在App下單,門店3公里範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融合了餐飲、超市、外賣幾種零售業態於一身,成了新零售典範,是無數同行模仿的對象。那個時候,大家押注的都是消費升級這一大趨勢。

侯毅曾做過披露,2017年,盒馬鮮生金橋店線上日均訂單超過4000單,客單價70元,線下訂單除去餐飲每天也能達2000單,客單價120元。

儘管偏貴,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客戶仍然願意為盒馬鮮生的商品買單,很多人甚至以有「盒區房」為榮,因為住在盒馬邊上是實力的象徵。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連鎖TOP100》榜單顯示,盒馬鮮生全年以610億元的銷售額名列榜單第八位。拿300家店計算,其單店平均銷售額已超2億元。

相比之下,排在盒馬鮮生前面的物美和華潤,平均單店銷售額為0.4億元和0.2億元,另一家有著「零售新物種」之稱的永輝超市為0.9億元,與盒馬鮮生差了一個億。

在這樣的既有優勢下,盒馬完全可以繼續以中高收入群體為服務對象,做他們的生意。但很明顯,盒馬的畫風變了。

「我們正式啟動了整個組織變革,變革的核心是盒馬鮮生全面轉型折扣店模式。」侯毅在回應8月份的「移山價」時如此表示。

侯毅所指的折扣,並非指這兩年大量衝進大眾視野的臨期折扣、尾貨折扣,而是像Costco、山姆一樣的硬折扣,即通過供應鏈優化,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而實現的低價策略。侯毅的計劃是大概要做到大賣場一半的價格。

新零售專家、鮑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向「市界」表示,實施硬折扣模式最關鍵要看盒馬的商品組織能力,也即供應鏈能力。據他觀察,盒馬這幾年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完善國內及全球供應鏈、建立專為盒馬種植供應農產品的盒馬村、以及搭建各類物流中心、數字化供應鏈等,可以說具備了做硬折扣的一定條件。

然而鮑躍忠也認為,對比老牌選手山姆和沃爾瑪來看,盒馬在全球供應鏈方面還需要補齊短板。

此外,盒馬還搞了軟折扣業態——盒馬奧萊,將快要過期的飲料、生鮮等,轉到盒馬奧萊集中銷售。侯毅曾對外表示,開出這個新業態,主要是幫助盒馬減少門店和加工中心的損耗。

踏進盒馬奧萊,所見所聞與盒馬鮮生是截然不同的,價格是真便宜,它的環境很像菜市場,各類商品擺放橫七豎八,價簽也很亂,需要自己用App掃碼查看,店裡的顧客多為大爺大媽,他們會在早上8點開門時,像搶雞蛋一樣衝進去搶菜。

(盒馬生鮮奧萊店。圖源/大眾點評)

2022年底,盒馬奧萊店全國突破50家,2023年上半年漲到68家。這個數字對於侯毅來說還遠遠不夠,按照他的計算,在盈利模型跑通之後,盒馬奧萊全國會開兩萬到三萬家店。

不僅如此,在2022年底的盒馬新零供大會上,侯毅明確表示,「明年起,奧萊店將作為盒馬最重要的戰略項目,沒有之一,它的作用遠遠超過今天的盒馬鮮生和盒馬X會員店。」

盒馬奧萊店被寄予重望,結合當下的盒馬鮮生降價策略,盒馬走低價銷售、薄利多銷的路徑呼之欲出,畢竟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便宜才是硬道理。

「自降身價」背後

盒馬「自降身價」,是對市場和用戶觀察後得出的結論。

在2022年末的供應商大會上,盒馬首席商品官趙家鈺分享了兩個信息,一是盒馬注重性價比的用戶從原先的20.2%提升到了39.6%,二是盒馬的目標用戶不再願意用高溢價去體驗新奇特商品了。

關於此輪降價,侯毅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稱,經濟環境影響消費環境的變化,「盒馬商品價格偏高」的問題開始凸顯,抓緊降價有助於將盒馬調到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上來。

將視野拉高到整個阿里集團角度分析,這種變化背後,又夾雜著一種「不得不」的意味。

馬雲回國後,阿里迎來「24年以來最重要的變革」,集團被拆分為「1+6+N」,阿里巴巴集團作為「1」,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是「6」,盒馬則和高鑫零售、阿里健康等其他業務構成了「N」。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的張勇曾在全員信中提到,讓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具有獨立上市的可能。

緊接著,盒馬鮮生便傳出最快將在11月率先完成分拆赴港上市的消息。但讓人意外的是今年9月,市場傳聞其上市計劃被暫時擱置。原因是,在與潛在投資人進行早期談判後,其給出的估值不符合阿里的預期。菜鳥取代盒馬,被優先考慮進上市排期中。不過,盒馬對上市的傳言一直是不予置評。

如何賺錢活下去?通過什麼樣的模式能賺錢?為了尋找整體盈利突破口,盒馬成為零售人眼中最能折騰的「顯眼包」。

據「市界」梳理,在盒馬的成長史里,先後出現過10餘種業態,包括早餐業態盒小馬、便利店業態盒馬F2、前置倉模式的盒馬小站、社區生鮮超市模式的盒馬菜市等等,還沒來得及在大眾眼裡刷出存在感,就撤退的撤退,收縮的收縮。

而侯毅對盒馬各種業態的重視程度也是變幻莫測,「不會有比盒馬mini更完美的商業模式」「mini店是生鮮電商的終極模式」「盒馬鄰里是盒馬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盒馬奧萊是盒馬的未來」這些豪言壯語都曾出自他口。

好在,當下,由盒馬鮮生、盒馬奧萊、盒馬X會員店三大業態構成的盒馬主體已經確立。

就在對盒馬鮮生進行降價的同時,盒馬又開了家會員店。10月20日,位於北京大望路商圈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盒馬X會員店開業,這家店曾是沃爾瑪運營16年的老店,於今年3月停止營業。至此,盒馬X會員店數量達到10家,分布於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地,X會員店3年里付費用戶已近300萬。

鮑躍忠認為,這三種業態之於盒馬,實際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定位。盒馬鮮生以到家為主;盒馬奧萊以到店為主,面向低消費群體;X會員店則是注重於標準的家庭消費場景。「如果各方面能運營到良性狀態,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鮑躍忠稱。

2022年底,盒馬立下flag,要在十年時間服務10億消費者、全國10000億的銷售額。眼下,通過降價換客流和營收能對目標實現有多大幫助?

侯毅承認,折扣化變革的最大挑戰是觸動了採購利益,這似乎提前預測出了Chabiubiu的抗議。既然要精簡SKU,要解決多少來自供應商的麻煩和糾紛,這也是問題。

(文中劉梅、范睿為化名)

作者 | 陳暢

編輯 | 陳芳

運營 | 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