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下半場,小鵬死磕問界勝算幾何?

2024-06-19     雷科技

毫無意外地,小鵬的XNGP成為了華為ADS 2.0最強大的對手。

日前小鵬汽車宣布,XNGP城區輔助駕駛累計開通城市已達336座,第三季度XNGP將實現全國都能開,有路就能開。

今年2月,華為宣布ADS 2.0實現不區分城市全國99%道路可用後,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就進入了新階段。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與普及,則進一步推動高階智駕向無圖化、去規則化進發。

今年1-4月,國內15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滲透率分別達到了20.8%、12.2%。車企不但要在技術層面競爭,還要搶時間,早一天推出全國可用NOP功能,就能收集到更多數據,利用數據訓練大模型,從而與其他車企智駕能力拉開差距。

尤其是對小鵬來說,素來以高階智駕領軍者自居的他們更有必要鞏固自己的領先優勢,然而在當前的輿論場中華為顯然是成為了高階智駕的標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小鵬積極地推進高階智駕的能力進化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倒不如說小鵬XNGP和華為ADS 2.0的正面交鋒,是類似宿命一般註定發生的事情。

不甘落後,小鵬智駕大提速

今年初,有汽車博主表示通過問卷調查得知,智駕已成為繼價格、續航和經濟性、品牌之後的第四大買車因素。汽車行業中技術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價格戰,尤其是智駕這種前沿技術,特斯拉端到端大模型應用後,所有車企都在短時間內官宣了自家的端到端智駕大模型,唯恐落後其他車企。

華為官宣ADS 2.0高階智駕全國都能開後,3月25日極越汽車就在首個AI DAY上宣布全國都能開的極越PPA智駕或將與極越07同步上線。車圈新秀小米汽車也宣布2024年進入智駕第一梯隊,年底前實現高階智駕全國都能開。

蔚來則在3月1日啟動無限領航用戶招募活動,向部分用戶推送全國都能開的高階智駕。日前理想汽車也宣布推出AD Max 3.0無圖NOA活動,向部分用戶推送全國不限路段的城市NOA功能。曾與蔚來、理想並列造車新勢力御三家的小鵬汽車,則在今年2月29日正式向部分用戶推送全國都能用的無限XNGP。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智駕與高科技都是小鵬汽車的標籤與核心競爭力。小鵬P5號稱「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車」,很長一段時間中XNGP開通城市數量也是全國第一。然而華為「不講武德」,拿出了全國都能用的ADS 2.0,對小鵬的智駕屬性造成了衝擊。

現階段小鵬汽車在智駕、高科技方面的領先不太明顯,可能已經成為了小鵬汽車銷量疲軟的關鍵原因。

今年5月,理想汽車交付35020輛產品,蔚來交付20544輛,小鵬汽車卻僅交付了10146輛新車。今年6月,小米汽車產能爬坡後,交付量都可能超越小鵬汽車。

財報數據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營收為65.48億元,同比增長62.35%,歸母凈利潤-13.68億元,同比收窄41.47%。儘管虧損大幅收窄,但小鵬依然未能扭虧為盈,如今產品銷量增長也陷入瓶頸,整體局面不容樂觀。

包括何小鵬在內的小鵬高管不止一次公開強調,智能化技術才是小鵬品牌最強的底色。而為了繼續保持品牌形象和提振銷量,在推出新品之外小鵬最有力的回應,自然就是不斷升級智駕技術。

按照國內各大車企公布的信息來看,車企普遍選擇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推出全國都能用的城市NOA功能。第三季度就要推出全國可用XNGP的小鵬汽車,無疑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強化了「智駕第一梯隊」的標籤,並提升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相比起傳統的「開城」概念,將宣傳語升級為「全國都能開」意味著小鵬的XNGP智駕系統擁有了相當強悍的道路適應能力,尤其是不需依賴高清地圖也能依靠智駕系統的自我數據循環獲得智駕能力,從側面彰顯了小鵬在智駕領域的技術積累。

但實話說,「全國都能開」已經是華為智駕體系放棄的宣傳語,現在已經升級為「有路就能開」,覆蓋面更廣、營銷穿透力也更強。對小鵬來說,以智駕為核心競爭力的他們想要讓產品處於智駕愛好者的「首選清單」中,就有必要繼續提升技術能力甚至是需求「彎道超車」,只是目前似乎還沒做到這一點。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小鵬在智駕技術的投入上絲毫不含糊,他們投入的資源、付出的努力,可能要超過我們的想像。

人才+技術,小鵬智駕兩步走

面對友商加碼智駕、企業仍在虧損的雙重考驗,小鵬汽車為保持智駕技術的領先,作出了兩大決定:第一,增加投入、擴充研發團隊;第二,緊跟前沿技術,以量產商用為基本目標。

1月1日的小鵬X9發布會上,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以智駕為核心的AI技術研發團隊規模已達3000+人,每年研發投入35億元。

5月20日的AI DAY上,何小鵬又表示,今年計劃招募4000名以智駕為核心的AI技術研發人員,算力投入7億+元。加上此前已擁有的3000+人,今年底小鵬汽車億智駕為核心的AI技術研發團隊人員將達到7000+,向萬人逼近。

除了基層研發人員,小鵬汽車還在積極尋求行業大牛的加入。6月18日何小鵬親自發文,歡迎前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運營負責人袁婷婷加入小鵬汽車,擔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高級總監一職。

針對自動駕駛,袁婷婷曾提出產品化、規模化、常態化理念,她認為智駕並非高不可攀的技術,做到規模化才算是踏出了自動駕駛第一步。

放到當下,袁婷婷的理念更加適用,原因在於端到端時代的到來對於數據量提出了極高要求。零跑毫末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顧維灝在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主論壇上表示,1億公里里程只是端到端時代智能駕駛訓練的門檻。

面對端到端這一前沿技術,小鵬汽車同樣表現得極為激進,今年5月公布了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經網絡XNet+規控大模型XPlanner+大語言模型XBrain。

據小鵬汽車介紹,神經網絡XNet可以通過純視覺占用網絡對現實世界進行3D還原,感知範圍相當於1.8個足球場,能夠精準識別超過50個目標物。

規控大模型XPlanner則類似人類的小腦,能夠通過海量數據時刻訓練,令智駕系統的表現更像老司機,甚至可以學習駕駛員的開車風格與習慣,減少接管次數,提升舒適性與安全性。大語言模型XBrain則可以提升智駕系統對真實世界的理解能力,令其在面對複雜、陌生場景時也能擁有推理和處理能力。

大模型的量產上車,奠定了小鵬汽車智駕能力基礎,但小鵬的目標遠不止於此。AI DAY上,何小鵬還表示2025年就要實現L4級智駕體驗。在智駕評級中,L4級自動駕駛的定義是智駕系統能夠完成基本操作,無需駕駛員時刻關注路況,僅有特定區域需要駕駛員接管。

智駕團隊的擴充、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這已經是小鵬智駕技術團隊所能做到的一切,同時這樣大規模的投入也給小鵬帶來了底氣,讓他們的智駕能力至少保持在第一梯隊內。

但如果從提振集團銷量的角度來看,智駕技術只能是重要推手而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最終還是得回到產品上。顯然當前小鵬的產品矩陣,尤其是以P5、P7為代表的主力產品已經處於生命周期的末期,好的技術也需要更好的載體,相信小鵬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銷量突破不能全靠MONA

6月19日,奔馳C級降價到21萬元左右起步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媒體認為奔馳C級價格有可能跌到20萬元以內。曾幾何時,BBA、雷克薩斯等豪車不但沒有優惠,還要加錢才能提車,但如今奔馳C級卻即將跌破20萬元,是經銷商不想讓消費者加錢提車嗎?說到底不過是新能源汽車時代品牌的影響力減弱,越來越多消費者更注重產品硬實力。

自主品牌在智能化、自動駕駛等方面均不落後傳統豪車企業,尤其是端到端和全國都能開智駕的到來,大幅提升了車內乘客的出行體驗,對傳統豪車幾乎形成了降維打擊。

有無高階智駕將會是2024年評判豪車是否值得買的重要標準,基於智駕技術的出色表現,小鵬汽車或將迎來一波增長。但豪車市場規模就那麼大,小鵬汽車需要與問界、理想、蔚來、紅旗、凱迪拉克、雷克薩斯以及BBA等眾多豪車品牌爭搶市場,僅依靠智駕很難實現。

小通認為,小鵬汽車實現銷量回歸造車新勢力前三的希望,或許在於定位10萬-15萬元且支持高階智駕的子品牌MONA。日前小鵬公布了該品牌的首款產品,命名為「小鵬M03」。

邏輯則非常簡單,小鵬M03定為入門級市場,再加上招牌式的XNGP智駕加持,很可能會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中向下普及智駕的標誌性車型。對廣大消費者來說,隨著智駕吸引力的提升,那么小鵬M03就有機會乘著東風成為爆款。

當然,對待小鵬M03,小通也有一些擔憂。比如說,智駕套件成本高昂,小鵬M03為了配備智駕,可能會在其他方面嚴格,以壓縮成本。

10萬-15萬元價位屬於入門級新能源汽車,消費者不只有智駕需求,還需要舒適的座椅、寬敞的空間、較高的續航、快充技術等等。

目前小鵬汽車僅公布了該車的外觀和尺寸,小鵬M03尺寸為4780×1896×1445mm,軸距2815mm,與秦PLUS DM-i相差不多,其他配置如何暫未透露。小鵬M03未來具體銷量如何,還要看這款車的其他配置能否打動消費者。

要知道,對於預算不多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可能更看重基礎配置、基礎體驗,如果對他們來說智駕能力只是「癢點」而非「痛點」,那麼M03的吸引力就會大幅下滑。

更重要的是,正如前文所說小鵬更需要的是儘快更新超能矩陣,讓「扶搖」架構覆蓋更多車型,讓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得到提升。嚴格來說扶搖架構發布一年後目前應用的車型仍只有小鵬G6一款,如果小鵬希望銷量能夠再上一個台階,最關鍵的一步顯然是針對全部產線的更新疊代,而這一天目前來看仍有些遙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35707cd1ce1aa89af459763da1ef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