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信需重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問題

2024-07-01     北京日報

國務院原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江小涓在「長安講壇」發言中指出:

有了數位技術之後,政府公共治理極大地提高效能。但數位技術也為公共治理帶來了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數字邏輯有可能弱化人文關懷和公共立場等。

比如,現在各類信用服務機構挖掘各種行為數據,為個人和市場主體賦信。個人賦信基礎分值主要來自人力社保、稅務、公安、發改委等方面的數據,企業賦信來自市場監督管理、稅務、人社、海關等,還算合理可信。但現在許多地方搞加分項目,對個人來說,加分項包括志願服務、社區服務、見義勇為、環境衛生等;對企業來說,加分項包括參加扶貧項目、捐助公益項目、企業社會責任等。當「加分項目」用於增加信用分、鼓勵「好人好事」時,對社會有積極作用,但政府如果據此分配社會資源例如「子女可以挑選好學校」、「增加醫保就診醫院」、「企業獲得優先或優惠貸款」等,會帶來負面問題。我們想想看,經營困難、生活困頓的主體無力去做這些好人好事,更容易被評估出低分。但政府「公共立場」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扶助困難群體,給他們服務傾斜和更多關懷,他們應該是政府重點關心幫扶的人群。而在上述數字賦信體系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數字時代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但政府的服務要多關注落伍者掉隊者、多為困難群體提供幫助的基本職責不能改變。 (明仁 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01992d25d06411975238aa0034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