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路上能一眼看出「前面那車肯定是女司機」

2019-12-09     魔駕MOCAR



讓我猜一下,點進來你是不是以為球斯姬會說女司機是這樣的


新手司機4S店試駕,撞碎一旁玻璃。


我的腳就趕緊抬起來了,抬起來之後自動擋的車,還是會往前開的。讓我去全部承擔這個損失,我覺得不合理。」



還有這樣的

民警讓女司機出示駕駛證,女司機稱:「我心情不好,別打擾我。」



以及這樣的

女司機在交警執法過程中,向交警面部噴防狼噴霧。



甚至這樣的

女司機邊開車邊化妝,雙手打滑撞上路牙。



最後總結:沒有技術、反應很慢、蠻不講理、遇到事故只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其實球斯姬怕的時候也會啊,還不讓啊了是嗎?)


這就是你們想看「女司機奇葩大賞」嗎?


媒體新聞報道里的女司機總是帶著一股「詼諧幽默」的氣質,讓人看了又笑又氣,從而誕生許多與女司機有關的段子。


早在2016年,鏑數就根據慧科新聞資料庫和央視新聞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


全年新聞報道里有134篇提到男司機,510篇提到女司機,關於女司機的新聞幾乎是男司機的4倍。


以及標題黨喜歡用女司機搞噱頭,比如你現在看的這篇。


那麼女司機上路到底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她們開車時都在想什麼?



大部分女司機對高超炫酷車技沒有那麼高的追求,更多的是求穩。


女司機的穩,你可能會說體現在一路40碼,再快也是40碼。


不緊不慢,別人按喇叭,也毫不臉紅,一步一步來。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佛繫心態,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



畢竟速度上來了,穩還是很重要的。


很多女司機更是載老人帶孩子練出穩穩的車技,送孩子上學、自己上班、下班買菜回家啥事情都不耽誤。


還有一些女司機愛把自己的車裝扮得粉嫩,就有直男開始連連鄙視。自己的房子裝修成什麼樣子,當然是自己住著舒服為標準。


這又是什麼偏見,什麼原理讓車的裝扮跟車技直接掛鉤呢?而且也保不准人家是個金剛芭比呢?



當我問你汽車之父是誰,你會立刻回答卡爾·本茨。


當我問你「世界第一司機」,你可能不會想到,這個人是女性。她叫貝塔·本茨,是卡爾·本茨的妻子。



1888年8月,貝塔·本茨帶著自己兩個孩子,駕駛著「奔馳1號」成功從曼海姆抵達普福爾茨海姆,行駛了190公里


貝塔此舉,更讓她成為「拉力」車手第一人。


在她手裡,一個實驗品真正上路,一個新興交通工具誕生。四年後,她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拿駕照的女司機。



而今做代駕的女司機也不是少數,女司機開大卡車的情況也是存在。


那麼好了,有人肯定會說這些都是極少數的例子,大部分的女司機還是balabala…


是的你沒猜錯,球斯姬我要開始擺數據了。別慌,不是你認為的那種數據。


很多人談及數據,都會用男司機死亡率高於女司機,或是男司機事故率高於女司機來提醒大家女司機的好。



球斯姬雖然要為女司機正名,但覺得這樣的方式過於簡單粗暴。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男司機基數大。


高德地圖發布的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女司機的駕駛總評分為91.2分,男司機的駕駛總評分為89.5分。


其中,女司機急轉彎次數高於男司機,但是急加速、急剎車,超速都低於男司機。


根據濟南交警發布的近8年醉駕入刑數據,在5.6萬起醉駕違法交通事件中,男性約占5.5萬人次,是女性醉駕司機的81倍


也就是說在駕車的文明習慣方面,女司機更勝一籌。


駕駛水平高低不應該看「司機」前面是「男」是「女」,看的交通規則熟悉與否,安全意識到位與否。



奉勸各位男司機不要只顧著嘲笑女司機,不要只顧著抬槓,也多多反省自己平時是否有不良駕駛習慣。


當然各位女司機拿「女司機」這三個字自嘲的同時,不要真就直接代入了。


然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覺得我是女的所以開車不行、規則不懂是理所當然的。



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別人口中開頭那個我女同事、我女朋友、我老婆的人。


哪有什麼「男司機」「女司機」,駕車技術高超的是老司機,安全文明開車的是好司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2gF8m4BMH2_cNUgic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