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5日11時訊(首席記者 羊華 記者 李成 陶彥燕)重慶是國家確立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在西部地區具有引領性,為了實施這一戰略,拓展市場主體,引領消費升級,去年11月,市政府印發了《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恰好在同一時段,西南最大木材市場在巴南區開業。
這座木材市場之所以備受矚目,不只因為規模大,而是深度契合了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戰略布局。
在要素市場緩行的背景下,這座旨在塑造木材市場「奧特萊斯」的新物種發展態勢如何?
時隔四個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再次走進巴南區重慶公路物流基地深入採訪,通過天時、地利、人和、智能四個維度,為你解讀這座新市場的「逆生長」。
天時
重慶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為木材市場疊代帶來機遇
巴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根據《實施方案》,重慶要完善現代內貿流通體系,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完善商貿物流樞紐布局,構建內暢外聯、安全高效的商貿物流體系。
這與巴南區要圍繞公路物流基地、打造新型要素市場的策略不謀而合。
在此之前,重慶尚無一家木業上下游全產業鏈布局的木材市場,富康國際木材城的問世,填補了這一空白。
鳥瞰富康國際木材城。富康國際木材城供圖 華龍網發
富康國際木材城負責人透露,在做了多年物流之後,看到消費升級需求與市場老化的矛盾愈發尖銳,他們決定轉行做要素市場。一方面,公司擁有物流網絡的優勢;另一方面,小而散的木材市場運營方,都停留在除了收租啥也不管的「包租公」模式。這為他們的入局,創造了「天時」。早前,曾家木材市場的一把大火,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責令存在安全隱患的市場關停。數百木材商戶,分流到了臨近的區縣,更多人選擇觀望。
富康國際木材城一邊加快項目建設,一邊派出招商專班,挨個與等待遷徙的木材商戶對接。5個億的投入,大強度的建設,很快,一座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業態更豐富的木材市場應運而生。
地利
「落戶」重慶公路物流基地
激活木材進出口多式聯運
《實施方案》指出,重慶還要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推動外貿外資外經聯動發展,積極開展「以貿招商」,實施貿易投融合強鏈行動。
巴南區有地利的優勢,重慶公路物流基地,於2010年9月10日在巴南南彭破土動工,是重慶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樞紐級公路基地,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基地,也是集「多式聯運、現代倉儲、貨運配載、展示交易、增值加工、城市配送」等功能於一體的公路樞紐型經濟集聚區。
富康國際木材城的到來,從要素市場的維度填補了空白。至此,巴南依託木材產業鏈,打通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沿海、東南亞的木材貿易。
名和滬中集團區域負責人馬可說,總公司決定布局重慶,拓展西部市場。經過大半年的比選,重慶只有富康國際木材城能夠滿足他們對體量和輻射能級的要求。
富康國際木材城招商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名和滬中一期投資2000多萬,試運營半年不到就有5000多萬的營收。名和滬中集團主營歐美木材,選擇到西部設點,一是要求市場夠大,二是要求地利。恰好,巴南離港口更近的優勢,讓名和滬中通過長江水路,源源不斷將大宗原木運到了重慶。
不只是「引進來」,還要「走出去」。
富康國際木材城負責人表示,藉助公鐵水聯運,將沿海和東南亞進口的木材運到了重慶,還可以將川渝地區的木材和製成品銷出去,是該市場區別於同行的地利優勢。
人和
商戶抱團共同孵化新商機
政策加持為市場發展賦能
一家同樣在此從事進口木材生意的老闆說,入駐區位更好的巴南,降低了物流成本,進口優質原木的大量供應,也為重慶消費升級創造了條件。貴重木材的價格降下來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家具的追求就有了依託。
與剛開業時相比,該市場悄然多了一排經營大板桌、茶藝桌的商戶,他們都是在富康國際木材城運行了一兩個月後,慕名而來的。一位福建老闆說,他們原本在重慶其他地方開店,周圍沒有這麼大的木材市場,生意一直不溫不火,搬到這裡之後,不僅老顧客沒「跑」,新客戶也在逐漸增加。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詢問之後,發現這裡的木材大板比網上還便宜,問及原因,是規模優勢帶來的成本優勢。原來,就在該市場內,就有做歐美大板及東南亞大板的原木供應商,比他們自己進貨加工便宜多了。就地進貨,就地切割加工,成本低了一半多,自然就有了價格競爭力。
富康國際木材城內待出售的木製成品。符宇航 攝
像這樣自行抱團來到巴南的木材商戶比比皆是,他們自行補齊了產業鏈,從大板、木方、木製建構、木雕、木製園藝等一應俱全。
商戶抱團,巴南區對富康國際木材城的發展也很上心。
「(富康)木材城的開業,也是對巴南區服務項目發展的一次大檢閱。物流基地管委會正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為該項目發展運營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良的環境,全力幫助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確保項目開花結果、紮根 巴南。」巴南區公路物流基地公司監事會主席楊敏說。
富康國際木材城工作人員走訪了解商戶經營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陶彥燕 攝
智能
針對木材交易火患「痛點」
打造消防智能化木材市場
投資五億,富康國際木材城一期投用18萬平方米,全面建成後,市場總體量將超過30萬平米。其中,智能消防安防就投入了數千萬元。
木材屬於易燃品,木材市場又是大宗物資集散地,防控火災的壓力巨大。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在審批該項目時,就對消防安全的審核嚴之又嚴,整個建設周期,組織了多個部門聯合巡查,確保市場不留消防隱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富康國際木材城出具的資料中看到,該市場為丙二類倉庫用房,主體為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及門式鋼 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級為二級;擁有專門的環形消防車道,建築內均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及自動滅火系統;倉庫每個防火分區設有兩個安全出口,變配電室、開向通道等處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防火捲簾及防火牆隔開,滿足消防疏散要求;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獨立設置在場地東北側;此外,還配套有機械排煙和自然排煙兩種防排煙設施。
「每一間商戶、每一處節點,都通過攝像頭、傳感器『連結』消防設施,組成成了覆蓋整個市場的安防『區域網』,一旦發生火情警報,就會自動觸發滅火系統工作,有效阻止、減輕了火災對市場和商戶的危害。」該木材城負責安保工作的負責人如是說。
之所以在安全防護上投入巨資,一是因為市場本身的剛需,另一方面是商戶們的需求。
「我在曾家的市場經營木材近十年,結果一場大火賠光了。」「儘管我們沒遭火災,但一遇火情就停業整頓,對生意影響很大。」商戶們在「轉場」巴南之後,紛紛覺得安全很重要,畢竟,木材最怕的是火。
用巴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的話說,解決了木材經營戶怕「火」的痛點,市場才能真正「火」起來,沒有了火患的後顧之憂,商戶才願意抱團發展。
【記者手記】
巴南區花了十多年時間,一直在做要素市場的文章。
從打造快遞巨頭的區域總部集群,到直通東協的公路物流起始地;解決貨物進出和分撥問題的同時,還花大力氣做產業集聚,只為將上下游要素打通,重慶國際生物城如此,今天的富康國際木材城亦如是。
隨著產業零和博弈的加劇,地區招商引資正由「招大引強」向「招大引鏈」轉變。
巴南區花這麼長時間打基礎,為的是厚積薄發,事實也證明這條路走對了。在「長跑」的賽道上,只有分配好「體能」,才能跑到最後,笑到最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2e5ec1aa7b140227ff1a66692b9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