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為什麼辣麼挑食,只吃桑葉?桑葚不香嗎?

2022-05-26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蠶為什麼辣麼挑食,只吃桑葉?桑葚不香嗎?

作者/李志清(西南大學)

很大朋友小朋友都養過蠶吧,見證其生長發育過程曾經是我們課程里的功課。不過,很多人不愛種桑樹,桑葉成了稀缺品,並不容易找到。這可能源自明朝的民間說法:深宅大院講究「前不種桑,後不種柳」。說是桑樹與「喪」同音,種了不祥。不過我琢磨著現在也沒幾戶人家有深宅大院了吧?大概也就沒那麼講究了。

這讓人不禁思考:桑葉是有多好吃,為啥蠶只愛吃桑葉?吃桑葚不行嗎?

家蠶的「簡歷」

家蠶的一生,從卵開始,經過幼蟲、化蛹、化蛾幾個階段,再到蛾子交配後產卵,完成一個世代。家蠶的卵很小,一般為橢圓形,有灰色、褐色、橙色等不同顏色,卵期主要完成蠶寶寶的胚胎髮育;家蠶從卵中孵化出來後就變成了幼蟲,不斷取食桑葉長大,當家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身體外的皮膚就會限制其生長,這時蠶寶寶不得不停止吃桑葉,想美美睡一覺,這就是我們說的「眠」。其實家蠶在這個眠期,並不是什麼都不幹,而是在體內發生複雜的生理變化,主要包括新皮膚的形成與舊皮膚的蛻去,也就是我們說的「蛻皮」。當蠶寶寶更換了新的衣服,就會繼續開始吃吃吃。蛻皮是家蠶長大的標記,每經歷一次蛻皮就會長大一歲,我們稱為「齡」。一般來說, 家蠶在幼蟲期要經歷4次蛻皮、5個齡期。

蠶的一生示意圖

當家蠶吃飽喝足長大到一定程度,其體壁會呈現十分明顯的透明狀,這個時候蠶寶寶就有了新的技能,也是最重要的生命價值體現——吐絲結繭。元代詩人王冕的《蠶作繭》這樣寫道:

老蠶欲作繭,吐絲凈娟娟。

周密已變化,去取隨人便。

有為機中練,有為琴上弦。

弦以和音律,練以事寒喧。

其功不為小,其用己為偏?

作詩寄蠶姑,辛苦匪徒然。

詩中展現了原生態的養蠶、織絲過程,讓我們追本溯源,了解了蠶絲的演化與應用。

家蠶吐完絲,就把自己鎖在了沒有出口的房間裡,靜靜地化蛹。家蠶化蛹後不食不動,外表很安詳,內里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等待著黎明的到來。雖然在古人看來老蠶作繭是自縛,正如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中所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但對於家蠶來說,它們為的是自己更美好的明天。

潔白的蠶繭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家蠶終於要揚眉吐氣了。當蠶蛹蛻去最後一層皮膚,就變成了蛾子。為了突破「房間」的束縛,家蠶又擁有了一項新的技能,它可以從口中吐出一種類似於唾液的溶液,將封閉的繭殼溶解出一個小洞,這樣家蠶就可以輕鬆地破繭而出,最終化蛹成蛾。

家蠶飼養指南

家蠶的飼養,從狹義上講,主要是指家蠶幼蟲階段的飼養。因為只有這個時期,家蠶才會不停地取食桑葉,也意味著人們需要每天供應桑葉,所以這個階段也是養蠶最繁忙的時期。家蠶為什麼如此挑食,只喜歡吃桑葉?原來我們的蠶寶寶擁有很好的嗅覺系統和味覺系統,它們可以幫助蠶寶寶去辨別桑葉中獨特的氣味,吸引蠶寶寶進食。並且相比較於其他植物,只有桑葉可以為蠶寶寶提供更好的營養物質,滿足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需求。究其根本是由基因控制的。

目前的研究發現,家蠶三號染色體上的苦味受體基因GR66控制了家蠶的「挑食」。該基因沒有突變的蠶只吃桑葉或含有桑葉成分的人工飼料,但要是這個基因突變了,蠶的生長發育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吃嘛嘛香」,它還願意吃蘋果、梨、花生甚至麵包了!當然,桑葚也可能會被哐嘰一口吃掉!

除了有很好的嗅覺和味覺,家蠶有沒有眼睛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與我們的眼睛不同,它們是單眼,這樣的結構不能使物體在網膜細胞上成像,也就不能看到物體。那眼睛豈不是白長了?完全不是,它們是一種結構簡單的光感受器,可以幫助蠶寶寶感受外界光線的強與弱。家蠶是怎麼出生的呢?宋代詩人梅堯臣在《蠶女》中寫道:「自從蠶蟻生,日日憂蠶冷。草室常自溫,雲髻未暇整。」這首詩很好地描述了蠶寶寶的出生和生長條件。蠶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形態非常小,顏色呈濃黑色或赤褐色,體表還覆蓋有眾多剛毛,因其外形酷似螞蟻,所以稱其為蟻蠶或蠶蟻。家蠶要想快速長大,除了不斷取食桑葉外,還需要舒適的環境——即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家蠶的卵(供圖/李志清)

那問題來了,我們的蠶寶寶需要怎樣的溫度和濕度呢?簡單來說,蠶寶寶小的時候,所需要的溫、濕度較高,溫度為26~28℃,濕度保持在80%以上,隨著蠶寶寶的長大,需要的溫、濕度也逐漸降低,可以調整溫度至23~25℃,濕度為70%~80%。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古人在詩中描述的養蠶女的擔憂,唯恐蠶寶寶受冷之緣故。

蟻蠶(供圖/李志清)

實際上,家蠶飼養除了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還需要有很好的防病防害措施。所謂生老病死,家蠶也一樣,它們較易感染疾病。因此古時養蠶的設施常需要用石灰粉進行塗抹,以達到殺滅飼養環境病原微生物的目的,保證蠶寶寶有一個乾淨的生活空間。

家蠶幼蟲(供圖/李志清)

清人朱奕曾在《蠶婦謠》中寫養蠶「日間防蠶飢,夜間防鼠咬。保蠶如保嬰,刻刻難離抱。」 養蠶人需對蠶寶寶百般呵護,不僅白天要防止蠶寶寶不挨餓,晚上還要防止老鼠對蠶寶寶的傷害,猶如對待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一刻也不能分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25ccaa0e9c0335d524c3927ebd0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