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我們又見證歷史了。
一部來自巴基斯坦的小眾文藝片,連續三周登頂豆瓣一周口碑。
這是什麼概念?
浮誇點形容,這就相當於人口僅33萬的冰島踢進世界盃決賽圈(sorry,給豆瓣升咖位了)。
再去瞅一瞅評論區。
好傢夥,心態直接炸了。
「這可是巴基斯坦的電影啊,哪裡是窪地已一目了然。」
「連巴鐵的電影都這般成色了。」
「巴基斯坦電影再度走在我們的前面。不知道內娛在高貴些什麼,巴基斯坦都能吊打了。」
究竟什麼神片,讓內娛無地自容?
今兒個就聊一聊它。
「樂土」
Joyland
2022.5.23
父權
導演塞姆·薩迪克,科班出身,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專業。
大學期間,他冒出拍攝《樂土》的構想。
他先從短片試水,自編自導畢業短片《親愛的》。
未曾想,這個畢業作業不但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還喜提地平線單元獎最佳短片獎。
《親愛的》
國際影壇一戰成名,塞姆·薩迪克迎來圓夢的機會。
籌備6年之久的長片處女作《樂土》,呱呱墜地。
這一次,他帶著《樂土》登上更高的舞台。
在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攝影機獎提名,更斬下「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獎。
面對這夢幻般榮耀,他受寵若驚。
「這令人不知所措。在得知獲獎的那一刻,我有點不安,因為我不確定《樂土》會不會受到評委的青睞。」
主創在坎城,左一是導演
依我看,塞姆·薩迪克自謙了。
這部處女作,沒有新人導演的那股青澀。
他將鏡頭細膩地對準骯髒不堪的市井生活,捕捉尋常人家的粗野與庸俗,妖異與性感,絕望與自毀,權威與壓抑。
故事發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父權制家庭。
身為一族之長,父親擁有絕對話語權。
算命先生告訴他,家族將來會絕後。
因此,他迫切期待家族誕下男嬰,延續香火。
在他的嚴厲教育之下,兩個兒子薩利姆、海德成家立業。
長子薩利姆不爭氣,膝下4個女兒,一直生不出帶把兒茶壺。
小兒子海德長期失業在家,壓根就沒錢養育孩子。
別看父親年邁,依然在指點江山、號令全家。
屠夫遲遲不上門,他就命令小兒子海德去宰羊。
「我養這麼大的兒子在家時幹什麼用的?海德,你來殺羊!」
即便有萬般不願,海德只能趕鴨子上架。
恐懼遲疑之間,兒媳婦果斷搶過刀子,一刀抹了羊的脖子。
只剩下海德呆在原地,驚慌痴呆。
看到這一幕,父親一臉失望,顏面盡失。
小兒子海德終於找到工作,父親立刻要求兒媳辭掉工作。
長子薩利姆在一旁補刀:
「你該開心,不需要再工作了。」
小兒子海德不敢忤逆,只能勸說老婆。
「你暫時不要工作了,還是留在家裡吧。」
長期被父權壓制,小兒子海德就是一灘行屍走肉。
言聽計從一輩子,順從了一輩子。
他覺得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自己。
直至在情色舞劇院遇到變性舞女,他才認清了自己。
與此同時。
這場婚外艷遇像一塊石子,砸進了平靜的家庭。
秘密、慾望、偏見、流言...
整個家面臨分崩離析。
閣樓里的瘋女人
《樂土》被許多人標籤為,酷兒電影。
導演塞姆·薩迪克認為,這種定位是狹隘的。
「這是一部家庭戲,它在關注巴基斯坦的社會問題。
雖然有變性角色,但她只是故事情節的一小部分。它不是一部真正的酷兒電影,它的精神也不是酷兒。」
故此,當我們跳出偏見,就能明白導演的創作意圖。
他從性別、性、社會地位、婚姻等方面表現父權對女性的壓制,展現女人不同的命運。
小兒媳蒙塔茲,天生反骨。
結婚前,她想成為第一個為自己化妝的新娘。
結婚後,她努力工作,想給家裡買兩台空調。
只可惜。
這樣一個獨立女性,因意外懷孕被困在家庭。
想逃,卻逃不走。
蒙塔茲開始厭惡母親這個身份。
她直面情慾,偷窺樓下的陌生男人。
蒙塔茲化成希臘神話的美狄亞。
不僅出現自殺的特徵,更成為一個懷有殺害自己親生孩子念頭的謀殺者。
在她喝下毒藥的那一刻。
她向世人宣告,這場自殺是自我毀滅的逃離與無聲反抗。
至於誰害死了蒙塔茲?
答案不言而喻。
父親、丈夫、哥哥、嫂子,一家人都是兇手。
人生前,他們冷漠無視。
人死後,他們繼續自欺欺人、假裝無辜。
鄰居阿姨,同樣是一個悲劇角色。
好心幫助照顧鰥夫,反倒引來親生兒子的非議與不滿。
三更半夜,寡婦獨自在鰥夫家留宿,簡直是家族的羞恥。
兒子當眾指責母親:
「在家待著,這很困難嗎?我給你註冊網飛帳號,就為了讓你在家看電視,可是還來這個家。」
阿姨抱屈含冤,憤然駁斥:
「你昨晚為什麼沒來接我?你媽媽昨天一整夜都沒回家,你為什麼不過來看看?你壓根就不知道我根本不在家!
我老了,我的確沒什麼用了。但如果我對他還算有用的話,如果我能照顧他,我幹嘛不盡力而為?」
反觀坐在一旁的鰥夫,醜態畢露。
父權在握,卻當了縮頭烏龜。
「你…海德會送你回家的。」
像阿姨這一類女人,太多太多。
她們被無視、被消聲、被打碼。
不過。
相比於畏首畏尾的男人,她們活得大膽、無懼。
上映一波三折
得益於坎城電影節這層鍍金,《樂土》代表巴基斯坦競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最終,它順利殺出重圍。
與《親密》《聖蛛》《西線無戰事》《分手的決心》等14部電影,一同入圍初選名單。
於是,《樂土》正式成為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巴基斯坦電影。
匪夷所思的是。
一部為巴鐵爭光的電影,卻收到一條禁令。
2022年8月,《樂土》拿到上映許可,並定檔11月18日上映。
由於題材爭議,大量書面投訴紛至沓來。
反對者認為,《樂土》攻擊信仰,違背巴基斯坦的傳統價值觀。
11月,相關部門根據《電影條例》,宣布撤銷許可證,禁止公映。
「我們收到書面投訴後,認為這部電影包含非常令人反感的內容,不符合價值觀和道德標準,與《電影條例》第9節規定的『體面和道德規範』相牴觸。」
禁令一出,聲援四起。
塞姆·薩迪克發文抗議,請求撤銷禁令。
「我們的《樂土》在8月通過了三個委員會的審核。但在一些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極端反對者的壓力下,有關部門突然屈服了,這種突然撤銷是不公正的。」
女主角阿麗娜·汗聲援導演。
「我一直很傷心。我不明白,一部單純的電影能威脅到什麼。」
導演本人
面對聲援,上面態度軟化,決定重新審議。
臨近上映2天之時,他們撤銷終於禁令。
最終,《樂土》獲得在巴基斯坦公映的機會(備註:旁遮普邦仍在禁它)。
樂土不再
《樂土》里講了一則笑話。
一隻蚊子愛上一隻雞。
熱戀中,蚊子和雞接吻了。
結果,蚊子死於禽流感,雞死於登革熱。
猜一猜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愛情的宿命就是死亡。
跟這個悲劇色彩的笑話一樣。
尋來尋去,《樂土》沒有快樂的凈土,只有死亡的終局。
它像一把水中刀,深深扎進你我的心裡。
它,沒有歇斯底里地咆哮。
它,無止境地撕扯著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