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璇,這種爛片都敢接?!

2023-10-19     電影派

原標題:葉璇,這種爛片都敢接?!

不可思議!

一部最新網大上映,看完的觀眾紛紛產生了「吃屎感」

雖然派爺閱網大無數,還是被它的創意跟視覺給深深震驚了!

這是一部怪獸片

主角看似是這個片種最常出場的鯊魚,但它不同尋常,是鯊魚跟章魚的雜交體,簡稱「章鯊」

好了。

上面這個動圖,幾乎囊括了影片的所有看點。

至於劇情、人物,爛得一塌糊塗。

如果你自認心理強大,可以往下滑,來看看國產網大到底能有多奇葩。

派爺一開始注意到《章鯊》,除了怪獸造型,還因為一位演員。

葉璇

這也是網大的慣用招數了,請過氣的香港演員擔綱,消耗他們身上攜帶的最後那點情懷光環

類似的人員再比如陳浩民,濟公、呂洞賓等神仙人物也沒少演。

遙想一下曾經的光影記憶,不禁慨嘆。

而在片中,她也沒啥表演的空間,只有歇斯底里的表情秀。

說回電影。

它唯一值得說的,真的只有造型了。

顯然,主創很清楚地知道《章鯊》的看點到底是什麼。

比如序幕部分,就讓怪獸亮了個相

可緊接著,這章鯊就掛了。

也沒信息交代。

然後,女主范靜雅(葉璇 飾)出場,她是一位科學家,負責著章鯊的研究。

在老闆陳天坤的要求下,范博士穿著防護服就進了章鯊的體內,去尋找它死亡的原因。

這組人發現了章鯊一號體內有多個卵泡,幼體大都死亡。

其形狀,讓人想起異形蛋。

幾乎符合了所有觀眾的預料,有一個還活著,它攻擊了人類,並順利逃之夭夭

影片將「章鯊吃人」作為重頭戲來拍。

在母體體內發起襲擊。

衝出母體,大有摧枯拉朽之勢。

這還不夠。

章鯊還要飛起來吃人。

但吃著吃著,它貌似睏了,轟然倒地。

經工作人員勘探,這章鯊也沒了生命體徵。

范博士上手一摸,就斷定它的體內還有一個活體。

嘖嘖,這技術,堪稱「當代華佗」

在後續的活體培養環節,范博士跟陳老闆發生了分歧——

陳老闆主張,要不惜一切代價救活章鯊。

范博士則認為此舉有可能違背自然規律,將會導致難以估量的災難。

《章鯊》還有個強設定,范博士的兒子患了重病,必須依靠章鯊的腦液治療

資本家非常惡毒,他扣押了她的兒子,以軟肋威脅。

還貌似給了選擇:按下綠色鍵,復活實驗體;按下紅色鍵,消滅實驗體。

范博士本著科學良心,按了紅色鍵。

符合大多數觀眾意料的是,陳老闆動了手腳,按哪個鍵都將復活章鯊。

於是,章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變異了

一個鯊魚從章魚體內奪縫而出的場景,確實挺別出心裁。

後續的情節也很好猜。

章鯊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吃人。

但非常可惜,《章鯊》的看點真的只有怪異的造型,場面過於簡單粗暴

如果你比較在意故事邏輯,那就慘了。

因為全片的質量大致跟它的類型底色一致:災難

眾所周知,網大有個原罪,各種「借鑑」。

說到這一點,《章鯊》就有些脫穎而出了。

因為,本片是買了國外影視版權的

原版口碑如何呢?

那可是相當炸裂。

豆瓣3.4分,好於3%的科幻片,好於3%的恐怖片。

但派爺必須提前說明的是。

國產版《章鯊》做了很大程度的改編,但問題也比原版更多

原版故事中也有個黑心老闆,他想培育章鯊,並當作武器售賣。

研究過程中,他一直瞞著科學家女兒,加了很多藥劑以增加章鯊的攻擊性。

後來,章鯊脫離了控制,開始巡迴吃人。

全片故事兵分三路。

第一條是男主尋找並抓捕章鯊,第二條是某記者不顧一切拍攝章鯊製造大新聞,第三條則是黑心老闆暗中使招以保證章鯊活下去的胡亂操作。

所以呢,全片基本是個動作片的思路,還有對媒體、科技的反思,它毀在了粗製濫造上

國產版《章鯊》就不同了。

一開始,它加重了科幻片的色彩

但關於章魚和鯊魚雜交的理論、研究過程等等,又沒有科學上的支撐。

結果就是,說得越多,就越離譜

《章鯊》還原創了一組角色。

他們來自國際刑警組織的海洋小隊,聽著像是正義的夥伴,但從人物塑造來看,他們更像是一幫悍匪。

他們的目標,是抓捕黑心老闆陳天坤。

海洋小隊當然要跟章鯊展開搏鬥,除此之外呢,劇情還能有什麼走向?

原來,隊長跟范博士此前曾是情侶

夠狗血嗎?

不夠的話還有。

范博士被陳老闆藏起來的兒子,他的父親就是這位隊長

不可思議的事情還有。

為了製造驚險感,章鯊到處出現,迅速殺人。

但,它的觸角似乎可以無限延伸,蔓延到任何它想去的角落,這就太扯了。

片中有處關鍵情節,船艙內溫度驟降。

章鯊一點點被凍僵,但男主和女主卻沒什麼事。

所以,主角光環可以防凍是嗎?

還有,章鯊皮膚刀槍不入,女主拿著針管說插就就插。

而在男女主跟黑心老闆對峙時,不知章鯊是又進化了,還是孕育出了新的章鯊,總之,觸角又出來作怪,一舉幹掉了黑心老闆。

真的是說來就來,無比突兀。

技術反思是可以,但情節是不是可以稍微絲滑點?

bug太多,派爺不再一一列舉。

說個更搞笑的。

《章鯊》的主場景放在一艘遊艇上,劇情發展過半遇到危險,它還一本正經地塑造起了船長這個角色。

他非常負責地審時度勢,做出決斷。

後面還有船體傾斜、斷裂,一直到豎直的角度。

以及船上人員的種種反應。

船長也在遊艇即將被摧毀時,莊重地戴上了帽子,體面地完成告別。

導演,醒醒啊!

你真的以為自己是在拍《鐵達尼號》是嗎?!

《章鯊》問題太多。

即便它很爛,但仍有拿出來聊的必要。

怪獸片是個非常有賣相的類型片。

先舉一些品質還不錯的例子。

《哥斯拉》,2014年上映,國內票房4.8億+;其續集《哥斯拉:怪獸之王》,2019年上映,票房直接到了9億+;《狂暴巨獸》,2018年上映,國內票房10億+……

院線方面,國產怪獸片幾乎缺席。

但在網大領域,相關作品可謂拍得風生水起,而且爆款頗多。

其中的佼佼者如《大蛇》系列。

《大蛇2》與《大蛇3:龍蛇之戰》都有3000萬+的分帳票房。

而這部《章鯊》的總監製,也是《大蛇》系列的導演。

在影片中,角色也通過台詞完成了聯動

我們捕過大蛇

抓過人魚

這不就是個長著牙齒的章魚嘛

但從質量上看,《章鯊》卻沒什麼實質上的進步。

軟科幻+狗血言情+經典挪用……

要素過多,但彼此割裂,如同一盤散沙。

不管是什麼領域,都有個鐵律:商品同質化生產,又沒有升級,終將會被淘汰

怪獸片同理。

如何進化?

還是要回到經典。

在影史上,將怪獸片做成世界範圍內現象級爆款佳作的是史匹柏,代表作有《大白鯊》和《侏羅紀公園》系列

《大白鯊》拍攝於1975年,是怪獸片範本。

它最獨具匠心的地方在於,大白鯊每次出現只露出局部。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既掩蓋了低成本的缺憾,同時也營造出了真正的懸念

後來,又有諸多經典。

比如奉俊昊拍攝的《漢江怪物》

影片不僅將恐怖場面拍得扣人心弦,同時,「漢江怪獸」也是一個隱喻,追溯其由來,可以看到韓國民眾的普遍焦慮。

再比如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

它跟《漢江怪物》是同一個思路,借怪獸片完成自我的表達。

當然了,一部網大,成本和資源都非常有限。

但,意識可以提升

相比於其他類型,怪獸片天然就有「強刺激、強情緒」的特點,能吸引到不少觀眾。

有了觀影基礎,就有了升級的可能。

或者在場面上,追求「寒而不露」的拍法;或者在內容上,聚焦民眾當下的焦慮,讓作品中的怪獸與觀眾直接相關。

否則,這個片種拍著拍著,難免就會走火入魔。

大蛇不夠嚇人了,那就來鯊魚。

鯊魚太普遍了,那就讓它跟章魚雜交。

如果再沒有創新。

久而久之,國產怪獸片只會淪為越來越畸形的產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6c41d8a9680fa4fd0e07cc14ad45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