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朋友都知道,即使是很有經驗的果農要想管理好果樹也不是容易的事,主要原因就是果樹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怎麼用水用肥都不一樣。
如何把握各個時期的澆水施肥,是一門很重要的技術。
澆水
萌芽期:萌芽期在葡萄出土至萌發抽枝前澆灌。春季乾旱少雨的地區,還要灌一次透水,以滿足葡萄萌芽抽枝的需要。
花前花後期:在花前和花後間隔10天左右各澆一次透水。花前結合施催花肥進行,建議用水溶肥可很快被根部吸收,對促進花序、子房、花粉的迅速生長,提高授粉效果和坐果率有明顯作用。漿果期:當漿果生長到黃豆粒大小時,新梢也生長旺盛,這時氣溫不斷升高,葉片水分蒸發量越來越大,急需養分和水分。因此,在6月下旬要結合施催果肥灌催果水。這個階段雨水少時,應每隔7-8天灌一次水,以滿足新梢和漿果生長的需要。
膨大期:在果穗成熟前的漿果期,結合施肥灌一次漿果熟前水,這樣可補充葡萄生長後期的水分不足,提高葡萄的產量和品質,促進果穗成熟。
施肥
催芽肥:葡萄萌芽前,結合深翻畦面,在周圍進行土壤追肥,以促進芽眼萌發整齊。此次以氮素肥料為主,目的促發芽整齊,葉片厚大,花序大而壯。如果樹勢過旺,春季又不甚乾旱,此次肥水可以省去,以免造成新梢徒長。
補充:南方有機肥較充足、樹勢偏弱的葡萄園,可以不追施催芽肥。
膨大肥:此次追肥即可保證當年產量,又為翌年結果打下良好基礎,對克服大小年結果也有良好的作用。此次追肥以氮素肥料為主,兼施入磷、鉀肥。可施入高氮復合肥,也可施普通三元素復合肥,並酌情加入尿素等氮肥。此次肥量要大,可占全年施入化肥量的50%左右。
補充:此時期追不當,易出現大小果和裂果現象。大效果主要原因:養分供應不及時(水分和鉀肥供應不及時),掛果量比較大(可以通過疏花、疏果來控制);裂果主要原因:鈣供應不及時,水分供應不平衡!
建議:膨果肥不能夠只用高鉀的,還要適量的氮肥。只用鉀肥會造成僵果,果實提早成熟,果形很小!催熟肥:此次追肥兩次關鍵時期。成熟前20-30天,施入高鉀型水溶肥,在葡萄漿果開始發軟,尚未著色時再施入1次肥。
此次施肥很重要!不少果農施膨大肥後,不再施入催熟肥,或造成果實轉色(俗稱水罐子病)或因缺肥,葡萄抗性差,易得病,豐產而不豐收。或著色不良,含糖不高,賣不出好價等等。可直接施入功能性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轉色(推薦高磷高鉀型,同時含微量元素硼和鋅)。
建議:催熟還可結合噴施鉀肥,或使用調節劑。如在果實漿果化後,往葉面上噴施鉀肥,次數不宜過多,可以每周噴一次;也可在果實軟化後,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按使用說明進行噴施。
采後肥:也叫月子肥,葡萄采果後,果樹會相對虛弱,而月子肥可使樹體快速恢復,並且有利於花芽的分化。在葡萄採收後,抓緊施入1次肥料,通常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高氮型)15千克,此次肥料的作用不僅用於恢復樹勢,並促花芽分化,為翌年豐產奠定基礎。
補充:下完月子肥後會迎來一個根系生長的小高峰,這個小高峰更有利於根系吸收養分,但北方與南方是有差異的,如下表:
注意事項
1、重施基肥
葡萄雖是藤本果樹,但根系發達,蔓多葉大,生長旺盛,果多產高,壽命長,所以對養分的需求也相對較多。
因此,貯藏營養物質對於保證樹體健壯、豐產穩產具有重要作用。數據表明,葡萄在收穫後重施秋肥、過冬肥,對來年葡萄的產量有很大的提升。2、重施有機肥、生物肥
長期大量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土質變差,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微生物活性、腐殖酸含量降低,致使化肥的利用率降低。
長期僅施用化肥,不施或只施用少量的有機肥,會導致果實的品質越來越差、果實著色變差、果肉風味變淡、生理病害普遍發生,果實貯藏性下降,優果率降低。
有機肥、生物菌肥、化肥的比例,大概控制在5:3:2左右。
3、合理補施鈣肥
缺鈣時,葡萄葉色變淡、幼葉脈間及葉緣退綠,新梢頂端生長點枯死,花朵萎縮,果實糖分積累少,硬度降低,不耐運輸,裂果多,品質差,新根短粗,植株生長緩慢,產量低。因此,生產中要適時、合理補施鈣肥,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
4、合理控制氮磷鉀肥
過量施用氮肥會嚴重影響葡萄對鈣、鉀等元素的吸收,導致葡萄營養失調,芽眼不飽滿,葉片薄大,枝梢不能及時停長,花芽難以形成,生理病害加多,品質降低,樹體的抗性降低,誘發酸腐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大量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