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賺70億的神作,這次終於雄起!

2023-10-24     影探

原標題:狂賺70億的神作,這次終於雄起!

《電鋸驚魂10》,爆了。

票房方面。

1300萬美元的成本,截至目前,已經在全球拿下7800萬美元票房。

口碑方面。

豆瓣7.6,IMDb6.9。爛番茄89%(觀眾評分)的新鮮度,也算得上恐怖片里的佼佼者。

爛番茄媒體新鮮度高達80%(現降至79%),為系列中最高的一部。

開頭就是真空吸睛器。

是真·吸睛

不僅有新陷阱。

這一部還做到細節精緻,片中還出現了19年前的《電鋸驚魂1》的經典場景——浴室。

甚至浴室中還能看到當年亞當的屍體(拍攝時間間隔19年,但故事線緊接第一部)。

相比於第九部豆瓣5.3的「傲人」成績,簡直堪稱枯木逢春。

而最關鍵的是,時隔6年,那個男人,他終於又回來了——

「電鋸驚魂10」

Saw X

2023.9.29.美國

豎鋸回歸

《電鋸驚魂》,一個神奇的系列。

在虐殺片逐漸偏向純粹的血漿展示後,溫子仁和雷·沃納爾站了出來。

18天,120萬美元預算,嚴格來說只有一個需要花錢建造的場景(浴室)。

一部小得不能再小的低成本電影。

《電鋸驚魂1》2004

連出錢的投資方最初都只打算賣DVD,沒報什麼希望。

結果卻賺回了超1億美元的票房,創造了奇蹟。

而整個系列,截至目前已經創造了超10億美元(70億rmb)的票房神話。

溫子仁也就此一戰成名,走上了恐怖大師的成神之路。

而要說這個系列最大的賣點,那必然是——

約翰·克萊默(John Kramer),和他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刑罰。

因為喜歡在受害者屍體上割下一塊拼圖,所以他也被人稱為「豎鋸」(jigsaw)。

其實系列創意誕生之初,溫子仁並沒有想清楚豎鋸的設定。

只是有了浴室兩人被鎖住,地上屍體詐屍的故事框架。

但地上這個人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詐屍,他並沒有頭緒。

幾個月後,雷·沃納爾在思考角色的時候,正好患上了偏頭痛。

但因為當時心境不太好的緣故,他總認為自己可能患上了腦瘤。

在憂心忡忡地等待自己核磁共振圖像結果的時候,他突然開了竅:

如果這個角色患了腦瘤,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會怎麼樣?

一代經典形象,豎鋸就此誕生。

身為一名影史著名連環殺人犯,他卻從不親自動手殺人。

只是讓受害者在活命與自殘之間做出自己的選擇。

讓他們在痛苦中明白生命的可貴,可謂是「用心良苦」。

而這也是這個角色既吸引人卻又讓人感覺害怕的原因。

道理是沒錯,但他普及這個道理的方式,卻太過離譜。

每次看受害者痛苦哀嚎著掙脫刑具,一方面當然是看著就肉疼。

另一方面,也總能讓人感受到人體在金屬面前的脆弱性。

而這一點,又恰恰對應了豎鋸的核心理念:生命脆弱,理應珍惜。

《電鋸驚魂3》的最後,豎鋸死了。

但通過各種回憶,錄像,他又生生「活」了五部。

幾乎每一部他都在收徒弟,都還在給別人設置挑戰。

足可見其影響力與重要性。

前年的《電鋸驚魂9》,口碑票房撲得一塌糊塗。

除了電影本身的質量不太行,還有一個被人詬病的點,便是豎鋸的缺席。

沒了他那標誌性的嗓音,那些所謂的經典台詞,瞬間就沒了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此外,其他人再怎麼學豎鋸,他終究也不是豎鋸。

電鋸驚魂10幕後特輯

但如果徹底拋開豎鋸以及他的懲罰方式,這個系列又無法再稱之為「電鋸驚魂」。

所以,遭遇慘敗後,製片方也終於想明白了豎鋸不可缺席的道理。

這次,他們不僅請他回歸,而且直接把他當成了主角。

更為純粹地講起了他的故事。

終極反詐

《電鋸驚魂10》的故事發生在第一部的幾周之後。

《電鋸驚魂6》中,豎鋸曾向保險公司提及自己準備去國外參加一項實驗治療。

保險公司主管沒同意,也因此被豎鋸拉去參加了一整部電影的生存測試。

而在本片中,這個提議的前因後果被補充完整了。

經醫生診斷,當時的豎鋸已經只剩下幾個月可活。

雖然極不情願,但他對此也束手無策,只能漸漸接受了現實。

但,似乎天無絕人之路。

某天,豎鋸遇見了曾經在癌症互助小組見過的病友。

四個月前,他還是胰腺癌四期,和小組裡其他人一樣絕望無助。

然而現在的他,看起來卻容光煥發,健步如飛,好像根本就沒有得病一樣。

一問才知,他不久前偷偷去國外做了一次實驗治療。

治療的方式很奇怪,藥物雞尾酒結合手術。

對普通人來說,這聽起來似乎不太靠譜。

但對時日無多,求生心切的癌症病人來說,就並非如此了。

哪怕是智商超群的豎鋸,也免不了萌生「萬一是真的呢」的賭徒想法。

實驗的地方,在墨西哥的一處工廠里。

這裡醫生、護士、手術室一應俱全,人人都看起來都胸有成竹。

參觀的時候,還有一個剛剛做完手術的甲狀腺癌患者,自稱感覺良好。

後來豎鋸自己做手術時,也能從一旁的顯示器上看見醫生們正在給自己開顱。

看上去,還真挺像那麼回事。

術後,醫生告訴豎鋸一切順利,讓他好好休息靜養。

然而等過了幾天,豎鋸本想去表達謝意,卻發現工廠早已人去樓空。

看著電腦上重複播放的開顱視頻,豎鋸頓時明白了一切。

這是一個專攻癌症患者的詐騙團伙,他們賣的,就是虛假的希望。

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雖然身在異國他鄉,豎鋸還是不得不重操舊業。

讓這個團伙的每一個人,都體會到了什麼叫殘忍......

復古與創新

可以這麼說——

本片是一封獻給電鋸驚魂粉絲的情書。

在各個方面,主創們都在試圖去還原和呈現系列早期作品的氣質。

在視覺上,攝影師模仿了早期35mm膠片的顆粒質感。

調色上也參考當年的影片,選擇了青綠色和土黃色作為主色調。

更為難得的是,在道具設計上,終於回歸了以往的重工業機械風。

比如海報上的那個眼睛抽風機裝置。

布滿蜘蛛網,日光燈管閃爍的房間,爬滿鐵鏽的鋼鐵座椅,老舊骯髒的塑料管......

要的就是那種腐爛、破敗,陰暗的感覺。

因為這對應著的,正是陰暗骯髒的人性。

在裝置的可操作性上,也回歸了系列前期的簡單純粹。

而不是像系列後期作品那樣,變得越來越複雜,像是為了設計而設計。

當然,最大的驚喜,還是對豎鋸角色的補充塑造。

豎鋸以活人姿態出現,其實只有電鋸驚魂前三部。

而且因為主線基本都是警察探案+受害者測試,導致豎鋸的戲份並不算多。

基本上,豎鋸仍是作為一個神秘莫測的惡魔形象而出現。

而如果說以往的作品更加重視故事裡的懸疑性。

那麼第十部則更加關注豎鋸這個角色本身。

他也是人,他會憤怒,會哭,會笑,會想要活下去。

而在補充角色多樣性的同時,影片也沒忘了豎鋸的核心設定。

即便是在極度憤怒的狀態下,豎鋸仍然沒有違反自己的標準,殺人泄憤。

他仍然給了詐騙團伙們求生的機會,如果通過,他也不會再繼續追究。

在看到小哥挖出自己手臂中的炸彈後,豎鋸甚至還貼心地給他送上了急救包。

這正是豎鋸這個角色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

雖然他是歪理,但他能堅決貫徹自己的歪理,決不逾矩。

此外,豎鋸本人,這次竟然也接受了自己的考驗。

萍水相逢的小男孩,與他一起被關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機關中。

為了讓小男孩活下來,他選擇讓自己承受血水沖臉之苦。

他並不是冷血絕情的虐人狂魔。

他已經在人性與痛苦之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有意思的是,小男孩,也同樣選擇了這麼做。

一方面,這或許是因為本片的時間線被設置在了第一部幾周之後的緣故。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導演向第一部致敬和回歸的結果。

這時的豎鋸,對人性還沒有那種篤定的失望。

正如第一部的醫生,到最後都沒有選擇殺死對面的無辜之人。

醫生後來也成為了豎鋸藏到最後的底牌,成為了他真正意義上的徒弟。

當然,本片也並非十全十美。

如果你並不怎麼對豎鋸這個角色感興趣,那麼你大概會覺得這片不夠爽。

各種機關設置比不上之前的血腥,故事也並沒有多吸引人。

除了前十分鐘的背景介紹以及最後的反轉,劇情幾乎沒有什麼波折。

因為更關注角色,拋棄了此前作品裡的懸疑性,導致了觀感上有些寡淡如水。

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

對於新人觀眾,它完全夠格作為系列入坑作。

對於老粉絲,導演這次不僅抓住了電鋸驚魂的精髓,復古感十足。

也從豎鋸的角度,給出了這個角色更富有人情味,更立體的一面。

只不過,這次算是把豎鋸的價值榨了個乾淨,看起來似乎已經拍無可拍。

但如今電影這麼賺,想必投資方也不會停止這個系列的開發。

下一部還能怎麼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1be3cb80c92e48a2111ae21f1b7f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