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雪太多了,17號颱風傑拉華,18號艾雲尼都生成?有個或進南海

2023-11-16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東北雪太多了,17號颱風傑拉華,18號艾雲尼都生成?有個或進南海

不要下雪了!東北雪太多了,東北的朋友可能對降雪已經不期待了,11月以來,已經出現了3波降雪了,並且都是有暴雪,大暴雪,甚至部分地區還有特大暴雪的情況,這有點超量了啦。

所以,這不期待降雪也正常,冷可以冷,但不要下雪。

但對於其他地區的朋友來說,可能期待一波降雪真的太難了,特別是南方的朋友,真的是「望眼欲穿」。

沒有辦法,對於東北來說,這三次降雪都是條件非常好。

水汽充足,冷空氣也是不斷推進,所以,東北11月以來的降雪都是可以說得通的,包括這第三波東北的降雪,從數值數據圖都可以看到,強大的冷渦在我國東北發展,推動冷暖氣流發展,這就是其原因。

所以,東北的朋友多多注意,降雪又有點極端性,不過,並不是說第三波結束了就沒有了,在11月可能還有。

從11.21時段起,又有一波強冷空氣發展,這一波冷空氣自新疆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普遍降溫6-10℃,華北、東北地區局地降溫超過12℃,部分地區還將伴有雨雪天氣,我國氣候中心已經再次預警了。

只是相對來說,降雪的比較分散,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東北下,所以,東北的降雪有點多,只能說不要帶來極端性的降雪就行,畢竟東北本身就是降雪季節。

當然,在11.21時段前,我國北方也會出現明顯的升溫,這個主要注意「冷暖大波動」,而南方地區依然保持氣溫持續偏低1~3℃。

反正大家也就看看就行,多次說明了——冷空氣的波動,雨雪的波動不大,有疑問可以問,我看到了肯定回應,下面還是給大家說明一下颱風的問題,又出現了新變化。而且各大氣候中心給出的說明都有點不一樣。

最初認為可能成為今年17號颱風傑拉華的颱風胚胎出現了變化,不分機構已經停止編碼了,從衛星雲圖上也可以看到,該颱風胚胎已經出現分散,但是日本氣象廳給出的TD似乎還沒有撤離,不知道是不是新颱風編碼直接給了一個TD,這個可能性不大。

只是說,無論是不是給了TD,這個區域的熱帶擾動發展就沒有停止過,17W部分機構停止編碼後,又編碼了一個新的,97W,98W雙颱風胚胎已經共舞了,並至少有個可能發展明了。

從這兩個颱風胚胎的位置上來看,可以說非常地接近,所以,新颱風的發展可能又會發展出新颱風的趨勢。

而我國氣候中心給出的數據依然是說「2個颱風即將生成」,這意味著17號颱風傑拉華,18號颱風艾雲尼可能都來,真的嗎?

從GFS的模擬情況來看,其實它對17W有所保留,依然說明了該颱風胚胎可能在穿過菲律賓之後,進入我國南海發展,並且可能在靠近越南的時候增強出來。

雖然從趨勢來看,屬於一個「短命」颱風機率較高,但是進入我國海區之後,有機率對我國華南帶來一定的影響,也就是廣東,海南等地可能有風雨的問題。

這個17W如果沒有多大的意外,應該也是我國進行保留的,因為我國說明了——有一個將會在11.22前後進入南海南部。

恰好GFS模擬出來的這個颱風,就是與我國同步的。所以,也還是認為停編的17W具有增強的可能性。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GFS依然保持後面還有一個颱風,應該是97W,它可能在與98W相互合併之後,發展起來,預計在11.19時段達到1000hpa以下氣壓值。

這就是一個新颱風的趨勢,過後將會快速增強,巔峰預計會達到957hpa,然後減弱消失,整個過程沒有對什麼地方有大影響。

那EC如何說明的呢?從EC的情況來看,雖然大規模的颱風線在發展,但最終可能也是沒有颱風出現,只是以熱帶擾動活動為主。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我國給出的判斷應該是與GFS是保持一樣的,當然,變化的空間肯定還很大,畢竟在還未生成前,一切變化空間都還有,日本也是保留了兩個颱風胚胎活動,大家繼續觀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