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做糖尿病的管理達人,當內分泌疾病的調理師。「糖大夫講堂」由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內分泌科唐咸玉專家團隊主講,帶您走近內分泌世界,為您科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中西醫防治知識,分享臨床診療小故事。為健康助力,為生活增彩。
大愛有聲·健康
胰島素是臨床常用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或其他類型糖尿病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會用到胰島素。而目前市面上,胰島素有分多種類別,同一類別還有不同的品牌。很多人開始接觸胰島素的時候往往搞不清楚,容易出現開錯藥、打錯藥的情況。因此,我們總結了臨床上常用的胰島素,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胰島素的分類
胰島素的分類主要有兩種,一種根據胰島素的來源分類,另外一種根據胰島素的作用時間分類,而後者因為與治療方案密切相關,臨床最為常用。
根據作用時間的不同,胰島素分為五大類,分別為超短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及超長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及雙胰島素。以下是不同類型胰島素的代表藥物。
二、不同胰島素的使用時間
上述五大類的胰島素在起效時間和作用時間上各有不同,因此它們的使用方法上也有區別,根據使用特點的不同,可將上述五類胰島素再歸納為三類:餐時胰島素、基礎胰島素、基礎-餐時胰島素。具體如下表:
餐時胰島素,顧名思義,即需要進餐時使用的胰島素,包括超短效及短效胰島素,使用時間在餐前。其中超短效胰島素起效迅速,餐前注射後可立即進食,無需等待,如有特殊情況,比如餐前忘記注射或進餐量不確定,可在餐中或餐後立即補打。而短效胰島素起效較快,但需要在餐前30min注射,因此需要計劃好注射及進餐時間。
基礎胰島素,主要用於替代人體生理性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具有起效慢、作用時間長、藥物濃度相對平穩的特點,幫助控制全天的基礎血糖,包括中效、長效及超長效胰島素。基礎胰島素一般每日只需注射1次,固定時間注射即可,可選睡前或空腹時注射。
基礎-餐時胰島素,它的特點是含有兩種不同作用時效的胰島素,既可以控制餐後血糖,也能控制基礎血糖。包括將超短效或短效胰島素與中效胰島素按一定比例預先混合的預混胰島素,以及包含超短效胰島素及超長效胰島素的雙胰島素。這是什麼意思呢?對於需要多次胰島素注射的患者來說,這類藥物可以減少胰島素的注射次數。使用時間上,也是需要餐前注射。
【小貼士】:預混胰島素的命名有個特點,後面一般跟著一個數字,比如「25」「30」「50」,你知道這些數字的含義嗎?
前面提到,預混胰島素是兩種胰島素預先混合而得,藥品上的數字其實就是代表了超短效或短效胰島素所占的比例,比如「25」代表超短效或短效占25%,中效則是75%,「30」代表短效或超短效占30%,中效則是70%,「50」則代表短效或超短效和中效各占50%。
廣東 | 省中醫
糖大夫講堂 | 想減肥該怎麼吃?來看看權威指南怎麼說!(一)
糖大夫講堂 | 痛風怎麼辦?中醫來幫忙
糖大夫講堂 | 家裡長輩得了糖尿病,我該做些什麼?
醫學指導: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內分泌科 鮑麗麗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