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羅布泊是我國新疆東南部的一個湖泊,在古代他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但因為河流的改道和氣候的變化,到了近代這片水勢彙集之地卻變成了一片無邊無際的鹽鹼沙漠,成為了真正的「死亡之海」。
因為它惡劣的自然條件,很多探險家都非常的嚮往能夠橫穿羅布泊。但關於羅布泊的恐怖傳說卻從來都沒有中斷過,比如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彭加木就在羅布泊進行考察時突然失蹤,人們組織了多次地毯式搜尋,都沒有任何的結果,這麼多年來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體。而接下來說的這個故事也是異常的離奇,男子從家中突然離奇消失,過了50多年後,人們才在羅布泊找到了他。
生活在四川巴中的李中華年輕的時候響應國家的號召,報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但在參軍一年後,就因為負傷退伍,回到了四川老家。受傷退伍後的李中華在家鄉做一些輕鬆的紡織工作,靠著他一個人養家餬口,但突然有一天,他卻不辭而別,離家出走,從此家裡人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直到50多年後,一些在羅布泊尋找石頭的石藝愛好者們無意間發現了一具骸骨,他們趕緊聯繫了附近的公安局。警察在接到報案後,派出了法醫對現場進行勘察,發現這具骸骨已經完全的乾枯,經過風沙的洗禮只剩下幾根骨架。根據法醫對骸骨的檢測,警方推斷出來這具骸骨的死亡時間應該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
警察在這具骸骨遺留下來的物品中,發現了幾張破碎的信紙信封,還有一份1960年的《洛陽日報》。根據信封上所寫的內容,警察確定了寄信人的地址為四川省儀隴縣郵電局,他們立刻與四川的警方取得了聯繫。但因為年代過於久遠,想要確定當地失蹤人員也不是那麼的容易。在警方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後,才最終確認了這具骸骨就是當年走失的退伍軍人李中華。
為了進一步確認身份,巴中警方提取了李中華的三女兒李秀蘭的血液進行DNA比對,最終確定這具骸骨就是突然離家出走的李中華。在戰場上負傷歸來的李中華在家做一些輕鬆的零活,但一天妻子上山割草回到家卻不見了丈夫的身影。雖然後來兩人有過書信的來往,但家人也一直不清楚他到底去了哪裡。
為了調查李中華的死亡原因,警方決定從他身上攜帶的《洛陽日報》入手,他們找到了曾經洛陽日報社的工作人員詢問,發現這份報紙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能證明李中華曾經到過洛陽,但為什麼屍體又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羅布泊就不得而知了。這條線索中斷以後,警方又查詢了骸骨旁留下來的防風眼鏡,因為這副眼鏡和市面上賣的有很大區別,是六十年代的時候為了建設馬蘭基地而專門製造的一批,但那麼多年過去了,馬蘭基地建設人員的名冊早就已經不知所蹤,為何李中華會獨自出現在荒無人煙的羅布泊也成為了一個永遠的謎團。
結語
也就是這個男子他從家中突然離奇消失,過了50多年後,人們才在羅布泊找到了他。李中華的妻子和兒女苦苦等了那麼多年,卻等來了這麼一個令人悲傷的消息,也是非常的難以接受。從李中華與家人的通信中人們可以看到,即使遠在外地,他也非常擔心家人的身體健康,流露出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人死不能復生,希望他的家人能夠儘快的從悲傷中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