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趣談:饞蟲暴動啖豬頭

2019-07-02   江湖饕客向東

歷史上,四川向為「天府糧倉」,尤以稻穀、生豬專供北方各省市。作為產豬大省,豬肉自然是巴蜀百姓的第一肉食,豬頭肉菜肴尤為美味。豬頭肉入餚,自然包含豬頭、豬腦、豬臉、豬鼻(拱嘴)、豬耳朵,以及豬舌、豬腦、豬眼等。川菜豬頭肉美餚素享美譽,像豆渣豬頭、豆沙扒豬臉、桂花豬頭凍、涼拌豬頭肉、紅油耳片(耳絲)等不敢細數,饞蟲都暴動了。追尋川菜豬頭肉的源流,多半要嚇你一大跳哈,說來你或許不信哈,四川豬頭美餚也有幾百上千年歷史了。

豆瓣豬頭

最早的豬頭美餚,當是「清蒸豬頭」。宋代·彭乘《墨客揮犀》一書中就記述有一僧人賦蒸豬頭肉的詩文:「嘴長毛短淺含膘,久住山中食藥苗。蒸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紅鮮雅稱金盤飣,軟熟真堪玉筋挑。若把膻根來比並,膻根只合吃藤條。」宋·《東坡志林》也有相同記述。 公元533-543年,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已記載有「蒸豬頭法」:「取生豬頭,去其骨;煮一沸,刀細切,水中治之。以清酒、鹽、肉蒸。接口調和,熟,以乾薑、椒著上,食之。」後世對這種蒸豬頭,命名為「川豬頭」,其影響之大播及各地,經久不衰綿延至今。五代後蜀的蒸豬頭那也堪為色香味俱全,豬頭蒸熟後再淋上杏仁漿汁,這個吃法在今天也還算是很時尚新潮的。

豆渣扒豬臉

元代無錫大畫家倪瓚編纂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就收錄了「川豬頭」的烹製法:「用豬頭不劈開者,以草柴灰熏去延(涎),刮洗乾淨。用白湯煮,幾換湯,煮五次,不入鹽。取出後,冷,切作柳葉片,入長短蔥絲、韭、筍絲或茭白絲,用花椒、杏仁、芝麻、鹽拌勻,酒少許灑之。盪鑼(蒸缽)內蒸,手餅卷食。」那麼這一吃法現今仍然沿襲,及時將豬頭肉烹熟後切成柳葉絲條,拌和好後卷荷葉餅或是裹春卷吃,不同的是現今風味上多為紅油香辣味,因為元代辣椒還遠在他鄉。此一川豬頭做法與吃法沿襲到清代,已是聞名遐邇,堂而皇之登上宮廷宴席。

如此看來,這「川豬頭」真還非同一般。從北魏到宋代,是先煮後蒸,少煮多蒸,調味多以花椒、杏仁醬、鹽為主;元代則是蒸煮並重,調味仍崇尚花椒、杏仁;到明清,烹法趨於精細,水煮、蒸燉、槽壓結合,調味以花椒、砂糖、砂仁並用,清代時候還添加了橘皮替代杏仁。由於一直都以花椒為大料,極富川味特色,且花椒經久蒸,香濃而麻味減弱,很適合下江人口味,這是川豬頭風行江浙一帶的原由之一。

涼拌豬頭肉

川豬頭在川菜中,是一道大菜,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豆渣豬頭」、「豆沙扒豬臉」、「豆瓣豬頭」等。經過一代代廚師的不斷改進,川豬頭的烹制與調味已是今非昔比。烹制上呈現出五花八門,蒸、燒、鹵、拌,炒及腌臘;味型上亦是咸鮮、家常、香辣、紅油、椒麻、五香、煙燻風味。出現了豆渣豬頭、豆沙扒豬臉、豆瓣豬頭、五香鹵豬頭、腌臘豬頭等。且還分而治之,有了回鍋豬頭肉、涼拌豬頭肉、紅油耳片(絲)、紅油舌片、涼拌拱嘴、麻辣豬眼、家常豬鼻筋等。像涼拌豬頭肉、紅油耳片,涼拌豬拱嘴一直就是成都蒼蠅館子,豆湯飯館、家常菜館的主打菜肴,可謂百吃不厭,常吃常戀。

川豬頭肉佳肴,在川菜中可謂雅俗共享。最具經典性的自然是「豆渣豬頭」,作為席宴大菜,堪為川廚「化腐朽為神奇」的傑作。此菜為熱菜,咸鮮味,色澤棕紅、形態大氣,汁濃味醇,滋糯香美,豆渣沙酥。採用豬頭頂肉,去雜毛、燒皮、刮洗、改刀成大菱形塊,如果加紅湯,下調味料燒至耙糯,起鍋盛於圓盤中間;鍋中留原汁,下豆渣翻炒酥香,圍於圓盤四周,露出一部分豬頭皮肉即成。

紅油耳片

還有一款國宴大菜「豆渣燒豬頭」,是北京國寶級國宴大師伍鈺盛的一道「拿手菜」,甜、咸、鮮、濃、香,合成一個味,主要是「香」。整個豬頭吃起來,里外一個味,越吃越香。伍鈺盛大師曾說這道菜,不能光是皮香而肉沒味,要里外一個味。關鍵在於掌握火候,火太大,湯很快熬干,肉還沒入味;火小了,時間耗得長,肉也不易煮熟。還要保持"豆渣豬頭"的原汁原味,一次放足湯,放好各種調料,保證口味鹹淡恰到好處。最後是要用小火慢煨。

紅油豬眼

有網友發問:四川人怎麼那麼愛吃豬頭肉?親有所不知,豬頭肉不僅不肥不膩,可口味美,佐酒助餐、吃口舒爽。而且豬頭肉還具有食料保健作用。隋唐藥王張思邈再《備急千金要方》中講解有:「大豬頭,平,無毒,補虛乏氣力,去驚癇鬼毒。寒熱,五癃」。我國第一部營養食療專著——唐·孟洗《食療草本》亦記有:「大豬頭,主補虛,乏氣力,去驚癇,五痣,下丹石。」

豬頭肉看似肥厚,其實是皮厚脂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和數種胺基酸,能使皮膚細嫩而有彈性,減少皺紋等,對近視、老年性白內障和各種眼疾有不同程度的療效。豬耳朵的軟骨是易於消化的鈣質,尤宜於老弱婦幼。怎麼樣,諸親,豬頭肉真是個好東東,價廉物美,舉手可得,略施廚藝,便成老少喜吃的美味佳肴,何樂而不為之呢!親們,不客氣,整起哈!

豆瓣拌豬舌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19.07.01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