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黃先生10年前做了鼻咽癌放化療,身體恢復還算良好。然而近期他無原因的頻繁出現呼吸困難,還以為鼻咽癌復發,嚇得他連忙上醫院做檢查。
「經詳細檢查,患者局部腫瘤未見復發,肺通氣功能、胸部CT、頭顱MR均顯示正常。動脈血氣7.37/69/55,確診為慢性低通氣綜合徵。」接診黃先生的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肖毅告訴我們。
癌症剛好,又添新病,這讓黃先生始終想不通,這十年來自己特別愛惜身體,怎麼會得這種怪病?
「得這種病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服用的阿片類鎮痛藥,通常用於腫瘤患者止痛」
肖毅教授告訴我們,慢性低通氣綜合徵的低通氣(hypowentilation)簡單理解就是肺泡通氣(VA)不足以滿足個體的代謝需要,導致高碳酸血症。而肺泡低通氣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的,慢性肺泡低通氣是一種隱匿的漸進的過程,黃先生得這種病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服用的阿片類鎮痛藥,這種藥物通常用於腫瘤患者止痛。
「慢性阿片類藥物的攝入,長效尼古丁,麻醉劑,鎮靜劑,肌肉鬆弛劑,酒精等,都會導致中樞異常。而中樞異常正是引起慢性低通氣綜合徵的原因之一。因為它們可抑制通氣驅動或損害肌肉功能,從而導致慢性低通氣綜合徵的發生。阿片類鎮痛藥主要包括可待因、雙氫可待因、氫嗎啡酮、羥考酮、美沙酮、嗎啡、芬太尼和哌替啶(杜冷丁)等。」
「阿片類鎮痛藥對呼吸系統是『雙刃劍』,三大特點須謹記,長期服用應嚴格按醫囑調藥」
肖毅教授告訴我們,阿片類鎮痛藥對呼吸系統是把「雙刃劍」,從它具有的三大特點就能看出。
「它的特點一是它常用於慢性疼痛,或嚴重的症狀性肺疾病的呼吸困難的緩解;二是它減弱高碳酸血症的同期反應,減少呼吸頻率,誘發氣道塌陷,減少周圍肌肉的活動;三是增加呼吸暫停,睡眠低氧持續,延遲喚醒,增加覺醒閾值,慢阻肺(COPD),肥胖低通氣綜合徵(OHS)和神經肌肉疾病(NMD)。所以,長期服用可導致中樞異常的阿片類鎮痛藥,都須嚴格遵醫囑服藥,並且注意根據要求及時調藥,切勿擅自服用,擅自增加藥量。」
「伴有慢性呼衰高碳酸血症的慢性疼痛病人若長期服用阿片類藥,50%病人會出現嚴重呼吸暫停」
肖毅教授特別要叮囑大家,如果你本身就是伴有慢性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的慢性疼痛病人,一定要對阿片類藥物慎之又慎,因為這類病人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治療,50%的病人會出現嚴重的呼吸暫停,而且主要都是中樞性呼吸暫停為主。而一旦出現慢性低通氣,應該停止或減少任何影響呼吸調節,神經傳遞或肌肉功能的藥物,接受相應的規範化治療。
專家簡介
肖毅,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專家會員;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睡眠呼吸障礙學組組長;北京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編委,中華內科雜誌編委,中華保健醫學雜誌常務編委,國際呼吸雜誌常務編委,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編委,CHEST雜誌中文版編委,柳葉刀-呼吸醫學雜誌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