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衡量區塊鏈進展的有用指標

2020-04-09   鏈得得APP
摘要: 19個衡量區塊鏈進展的有用指標

來源 | ZDnet

翻譯 | 李樹邦

到目前為止,區塊鏈項目的實際回報率還沒有一個確定性的數據。最近有一項針對550名高管的調查,同時,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和埃森哲研究公司(Accenture Research)對79個區塊鏈項目的分析,發現區塊鏈尚未在企業落地上大規模實現。分析顯示,高管們預計早期區塊鏈項目的投資回報率為24%,但實際僅為10%。

區塊鏈倡導者需要精確定位業務的關鍵領域,以便衡量和記錄進展情況。這項調查的作者,WEF的希拉•沃倫和埃森哲的大衛•特雷特,對他們可以從何處著手提出了一些建議,並列舉了一些可能適合的關鍵指標:

(一)可審計性: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共享的交易分類帳,可以完全跟蹤任何資產和相關活動,使組織能夠「在不必手動驗證數據的情況下,提高對所生成數據的信心」。

(二)合規性上,區塊鏈能降低風險。「如果管理不當,不合規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和損害。但區塊鏈不會被篡改,可以增加用戶對數據的信心。」

(三)數據管理:改進產品預測。「區塊鏈可以通過更多地了解數字資產和相關數據,提高數據來源和準確性方面的數據管理。」

(四)數據安全:防止數據泄露。「區塊鏈技術利用了軍事級加密技術。」

(五)所有權:改善客戶體驗。「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創建改進的智慧財產權和個性化數據配置文件,實現對現實世界商品和數字資產的真正數字所有權,而無需檢查項目的歷史或當前狀態。」

(六)付款:消除發票的多付現象。「區塊鏈技術可以利用單一的共享數據源來確保支付的準確性,並消除手動審計和跟蹤支付的需要。」

(七)流程自動化:資源重新分配。「企業可以使用區塊鏈,通過將員工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一個具有更高參與度和滿意度的工作上,來尋求效率、成本節約以及提高員工生產力和留用率方面的改進。」

(八)調節:消除重複付款。「區塊鏈技術可以顯著降低解決和解的總體成本,同時減少錯誤和未和解項目的累積。」

(九)標準化:提高上市速度。在一個區塊鏈網絡中,多個組織「在一個區塊鏈系統中協同工作,它們必須就共同條款、業務邏輯和業務流達成一致,因為它們共享對相同數據的訪問,並應用相同的智能合約啟用業務邏輯。」

(十)追蹤和跟蹤:節省了資源時間。「分布式帳本技術允許貿易組織查看供應鏈流程的每個步驟。每一方都可以驗證產品的當前狀態和跟蹤,而不必依賴於與網絡中其他方的直接通信。」

(十一)數據共享:增強了數據模型的價值。「不過,有了區塊鏈,貿易夥伴可以共享實時數據,也可以共享該數據的歷史和對其進行的任何修改。」

(十二)彈性:減少停機時間。「區塊鏈以分布式形式存在,它創建了一個具有多個數據共享副本的高彈性網絡,從而降低了孤立攻擊或事件的風險。」

(十三)透明度:提高事件響應率。「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帳本允許所有指定方實時查看數據。有了無限的透明度,組織就可以確定機會,改進決策,並跟蹤和追蹤這些決策的結果。」

(十四)信任:降低了業務風險。「在數字世界中,信任正受到挑戰,組織無法驗證基本要素。區塊鏈通過以加密方式保護信息並提供數據狀態和跟蹤的透明度,幫助實現甚至自動化信任。」

(十五)身份驗證:防止不良行為者的攻擊。「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功能是其公鑰和私鑰加密技術,它可以作為跨多個網絡認證一個用戶的基礎,從而提高對整個網絡和參與者的信心。」

(十六)身份管理:提高了保留率。「依賴物理文檔作為確定用戶或對象身份的唯一手段已不再有意義。區塊鏈技術能夠增強數字身份管理和使用的特性,同時超越由一家機構運營的限制。」

(十七)市場創造:創造了新的市場。「區塊鏈技術提高了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信心,同時還使用共享帳本、智能合約和數字資產來促進實時對等交易。」

(十八)新的和增強的產品和服務:新產品收入。「新的數字資產可以存在於一個組織、公司或政府的保護傘之外。」

(十九)新的和擴大的夥伴關係:新的分銷渠道。「通過利用數字資產和智能合約,其中許多合作夥伴還可以擁有自動化組件。」

(1、 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稿件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2、 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3、 得得號平台發布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台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chengyiniu@chain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