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主角歸來 | 饕餮地圖

2019-09-20     TimeOut北京

隆福寺的鼎盛時期並不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里,當年的東西兩廟、四大百貨,也只在父輩的唏噓之中會被偶然提及。93年大火之後,作為核心商圈的隆福寺漸漸沉寂,早市慢慢變成了廢墟上開出的花朵。2016年,為了整個地區的升級改造,早市也在周圍街坊的無限留戀中落下了帷幕。從此隆福寺進入了漫長的羽化階段,直到前不久,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開放和第一批新生代商家的入駐,這個古老的街區似乎再次帶著主角級的光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里。

從地鐵6號線東四站E口出來立刻右轉,對,你沒走錯,就是要穿過一個施工的大棚。看到「胡同不通」的牌子就別再往前了,左邊一條兩側都是牆的小路,就是當年的隆福寺街。徑直走過去,右手邊門口有兩隻石獅子的,就是隆福大廈。眼下新隆福寺的可逛可吃之處,都集中在這座樓和它身後的隆福寺北里。

新隆福寺地圖(戳開看大)

目前這裡已經正式開業的商家雖不算多,但看點卻非常多,而且位置集中,絕無走斷腿之虞,如果實在時間有限,一日看盡長安花也並非不可能。但TO君還是建議放慢腳步,細心品味,而且現在的隆福寺每一天都在醞釀和變化之中,稍微假以時日,能看到的風景會更美、更多。

Yunnan Cuisine

餓魚去隆福

餓魚臨街,且玻璃牆上的螢光色貼紙極為醒目,你很難錯過它。通常雲南菜喜歡走的原鄉情濃路線,這裡幾乎看不到。

原本店內的挑空極高,設計師索性保留了一堆腳手架,既在空間上進行了分割,還能用來掛雲腿、擺瓶瓶罐罐。

最簡單的一人食,就是一碗雜醬米線,湯底是熬了四小時的雞湯,因為加入了肉醬,味道比小鍋米線更足。最有趣的是裡面的腌韭菜花,咸酸微辣,時不時會在口中爆開,像遇到一個個小彩蛋。

假如人多飯量大,又有時間細品,餓魚有許多菜值得一吃,比如手撕土佐醋鬼雞,大廚加入了日本醋,使雞肉的酸味更柔和,更容易入口;蒜泥黑豬頸肉下飯更下酒,原本肥瘦相間的豬頸肉被煸去了肥油,吃起來像蒜香的豬肉乾,硬硬的很有咬勁兒;豆漿煮豆腐就是養生菜了,看起來飄了一點兒紅油,其實完全不辣,小朋友和老人都能吃。

餓魚去隆福最有趣的地方,是把除了菜品之外的其他東西,都交給專業的商家來做。它的咖啡是當紅咖啡店大小咖啡提供的,特意選擇了來自雲南的咖啡豆;葡萄酒由主打自然酒的大酒樓提供,除了常見的紅、白、氣泡,還有難得一見的橙酒;精釀啤酒則來自鵝島。餓魚像一條小船,托起了幾個小夥伴,也許這樣的共生才是未來。

隆福寺街95號

️ 5338 3750

午市11:00-14:00,晚市17:00-22:00

TO君按:本周六、周日,餓魚有菌子宴快閃,三道菜都是本周末限定,平時吃不到,錯過等一年。感興趣的可以致電詳詢。

Books & More

更讀書社

8月中旬,隆福大廈的更讀書社開始試運營,這也是繼大興、通州之後的第3個更讀書社。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更讀一直在默默地推進城市書房項目,在建的和運營中的共有32個網點,散布在北京的各個社區之中。明年年底之前,更讀計劃把這個數字變成200+。

更讀書社的核心是按照無人值守圖書館來設計的,並且在未來會實現北京圖書館系統內的通借通還。讀者在門口的自助機器上憑二代身份證和100元押金辦理借書卡之後,就可以在館內自助刷卡借/還書,操作非常簡便,孩子們也能搞定。一次可以借10本以內的書籍,最長可以借閱42天。當然,如果不拿出圖書館,閱讀是免費的。

現在隆福大廈店的館藏圖書來自東城區第一圖書館,目前藏書大約4萬冊,根據讀者的借閱頻率,各類型的圖書會進行不定期的輪換,借得越多的品類輪換就越快。

更讀與傳統圖書館的最大區別,除了自助借閱、刷臉借閱、圖書在線預訂(後兩者正在實現中)等等酷炫的操作,更在於賞心悅目、來了就不想走的環境。暑假裡,這裡甚至成為了周圍學生們的自習聖地。600平米的面積更使得這裡成為了舉辦文化類活動的理想地點。國慶之後,許多大腕兒會陸續來這裡座談或者簽售,具體都有誰,現在賣個關子,暫時保密。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與左旋咖啡的聯手,讓更讀書社在提供極大豐富的精神食糧的同時,也解決了讀者們物質食糧的需求。左旋的英文名字Levo(怎麼看怎麼像Devo,汗.jpg),是從let me love you這四個詞中各取一個字母。至於中文名字為什麼叫「左旋」,則是因為龍捲風總是向左旋轉,而且總是在旋轉中上升……

左旋是一幫咖啡發燒友做的咖啡館,聊起咖啡來可以有說不完的話。當你表示想喝奶咖的時候,他們依然忍不住要強行推薦自己的手沖(嗯,就是這麼任性)。他們自己選豆子,在房山烘焙,然後輸送到全市的門店。今後有更讀的地方,也就會有左旋,又是一組共生的小夥伴。

更讀書社 | 左旋咖啡

隆福寺街95號2棟1層2-2

️ 131 2673 1260

09:00-21:30

TO君按:據可靠消息,今後更讀的營業時間可能會延長至22點、22點半甚至更晚,讓我們拭目以待。

Coffee & Spirits

Half Coffee

Half Coffee的前身是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雍咖啡,到現在很多老客人來了還會念叨幾句。搬到隆福寺之後, 老闆開始跟以前的街坊Capital Spirits聯手,白天賣咖啡,晚上變酒館,於是把名字改成了Half Coffee。

Half的裝修乍看簡直簡單粗暴,大水泥管子,磚頭,不鏽鋼,單拿出來不像個玩意兒的元素集合到一起,偏偏就變成了人人都喜歡的東西。副作用是你總能在朋友圈看到這些眼熟的大管子,以及小小的店面總是美女如雲。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這裡的菜單算不上品類很多,但是每一類都挺有看頭。單品手沖裡面藏著賽級豆,創意特調里,「焦慮抑制劑」是牆裂推薦,加了酸奶和玫瑰海鹽的口感簡直完美,除了分量有點少、一杯不過癮之外沒毛病。每家咖啡館都做蛋糕,老闆偏偏要做老北京的餑餑(點心),作為北京人,TO君看了當然是心花怒放的。順便說,他家的咖啡單是不定期輪換的,喜歡哪個就多去幾次,多喝幾杯,喝著喝著可能就沒有了。

隆福寺街95號E座1層7號

️ 136 1125 5251

咖啡:10:00-19:00 | 酒吧:20:00-

TO君按:具可靠消息,Half Coffee正在研究外擺,老闆自己說會「非常酷」,具體什麼樣我們也不知道,只能常去看看了。

Fine Arts

木木藝術社區

《在工作室中,2017年12月》,2017,紙上攝影繪畫,泰特美術館館藏

從出地鐵站的一刻起,就一路看到「大水花」的指引。木木藝術社區 | 隆福文化中心正在舉行的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作品展,的確在北京激起了一波大水花。去年年底,霍克尼的作品在紐約拍出了6億多人民幣的創紀錄價格,那段時間裡他也因此而被戲稱為「最貴的在世藝術家」。這次木木共展出100件展品,其中包括98件霍克尼的作品、一卷《康熙南巡圖》和一件八大山人的真跡。這麼大規模、高含金量的霍克尼作品展,不僅在國內是頭一次,在整個亞洲也屬難得。

《我的父母》,1977,布面油畫,泰特美術館館藏

展覽以霍克尼的近作《在工作室中,2017年12月》開始(旁邊共同展出的還有那幅八大山人的作品),然後按照他的發展歷程為順序,展出了霍克尼不同時期的作品。如果事先對藝術家沒有了解,很難想像這麼多風格迥異的作品竟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更大的水花》,1967,布面丙烯,泰特美術館館藏

最惹人矚目的,可能就是這副《更大的水花》。這個時期霍克尼居住在美國加州,畫了許多以泳池為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用色非常鮮艷明亮,畫面卻極簡單、寧靜,令人印象深刻,也因此成為了代表霍克尼的符號之一。

有意思的是,霍克尼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就深深被傳統中國畫、尤其是捲軸畫所吸引。他在紐約第一次看到《康熙南巡圖》,驚為神物,中國畫里移步換景的概念對他啟發極大,他甚至專門為此自編自演了一部紀錄片(在展廳中有播放)。而此次展覽中亦有一捲來自私人藏家的《康熙南巡圖》,與霍克尼的作品共同展出。

近年來,永遠「感覺自己30歲」的霍克尼開始嘗試用ipad作畫,因此木木也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環節,觀眾可以將自己用ipad創作的畫作通過微博投稿給木木,一旦被選中,就可以與霍克尼的作品共同展出。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木木的四樓有一個露台,做成了游泳池的樣子,很適合小姐姐們打卡拍照,更重要的是,這裡可以俯瞰原生態的胡同。看展到這裡不妨遠眺一下作為小憩,但是——一定記得展覽還沒有結束,在隆福大廈的9樓還有一個展區,那裡必須憑觀展門票才能上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去,因為去了之後你會看到——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4幅來自私人藏家的泰特作品(包括沿路看到的海報上的作品),以及木木藝術社區 | 隆福文化中心絕美的露台和觀景台(陰天都美成這樣,晴天就別說了),還有非常搞怪的甜品店——「胖妹拾糖」。豆汁焦圈兒味兒的冰淇淋你怕了嗎?真的是用豆汁做的哦。

木木藝術社區

東城區錢糧胡同38號

周二至周日10:00-20:00(周一閉館)

TO君按:

大衛·霍克尼 | 大水花

2019年8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

Vietnamese Cuisine

Susu

Susu的隆福寺店在木木藝術社區的北邊,離老店非常近,離專門賣越南河粉的粉蘇蘇也不遠,都在走路能到的範圍內。店裡的手繪地圖解釋了原因,原來這叫做蘇蘇村。

新店由兩層樓和屋頂露台組成,二樓的窗外就是胡同,連綿的青瓦屋頂便成了窗邊座位的風景。

新店的菜單和老店基本相似,只多了越式海鮮這一部分。佛手瓜鮮蝦沙拉很像泰式的青木瓜沙拉,但佛手沒有青木瓜那麼硬實,蝦只個頭大且新鮮,沙拉五彩繽紛、清爽又很入味,炸蝦片是錦上添花,增加了整道菜的趣味。越式海虹的調味頗為特別,湯里添加了芫茜、檸檬葉、香茅、香柳葉,提鮮去腥,配上店家自製的酸辣味的醬汁更加爽口(這個醬汁非常多用,蘸什麼都很好吃)。海虹會搭配一份足夠法式的法式薯條,相比細巧的美式薯條,法薯吃油更少,是貪吃又怕胖族人的好夥伴。

法棍是越南人的家常主食,也經常是他們的一餐。蘇蘇的法棍三明治裡面是牛肉餡和腌蘿蔔沙拉,也使用了香茅調味(對香茅確實是真愛),所以雖然肉餡分量很足,可是不油不膩。此外他家還有北京比較少見的越式咖啡,去過越南旅遊的人一定對此印象深刻。下午捧杯咖啡在露台小坐一會兒,或者晚上上去喝一杯小酒,都是浮生半日偷閒的美好選擇。

錢糧胡同38號

️ 186 0116 1811

11:30-21:00

Craft Beer

京A Taproom

曾經開在機電院的京A是很多人記憶中非常有趣的喝酒聊天的愜意場所。在隆福寺重啟之後的新店,看起來就是第一家京A Taproom 1949的升級版。

大面積的天窗設計讓整個空間具有超好的採光,顯得格外通透。U型吧檯區域配置了高桌以及多人座位空間,加上戶外的寬敞空間,超過150個座位讓熱愛呼朋引伴這事兒一點都不難,辦個小型的活動都完全hold住。

入門正對面的9Mx3M的大牆上,是特地邀請居住在北京的藝術家 Leon Fenster繪製的壁畫藝術作品,北京色彩繽紛的城市地標和活動以及京A創始人故事和精釀啤酒故事都盡在其中,於是找彩蛋成了很多人推杯換盞之間的樂趣所在。

這家京A的店內共有32個精釀鮮啤酒頭,你能在這裡喝到京A的自釀,也有好喝又有趣的高品質的客啤。跟好酒量的小夥伴一起,可以來一個豪情萬丈的暖壺(2L裝);願意多嘗試幾款卻不想喝多的,就點品鑑組合,任選4款,每款150ml。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行政主廚Simone Thompson為新店設計了全新菜單,當然,京A Brewpub幸福村廣受好評的雙層芝士漢堡及炸雞仍然盤踞在菜單上,讓懂行的老顧客甚為欣慰。如果有興趣,也不妨嘗試一下菜單上的「涼皮」,看看老外所理解的風味,到底與我們有何不同。

錢糧胡同38號隆福寺文創園19號樓

11:00-24:00

TO君按:周一到周五15點到19點是歡樂時光,每款都減10元;另外空氣指數200以上啤酒就打8折,然後每升100再減一折——謝謝老天爺,我一直喝原價的就行了。

東西兩廟貨真全

一日能消百萬錢

多少貴人閒至此

衣香猶帶御爐煙

文字、圖、版丨人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u6JV20BJleJMoPMZy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