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成都市雙流區金橋鎮金沙社區紀檢小組組長羅偉超發現社區兩名幹部上班時間「開小差」,在社區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羅偉超對兩人進行嚴厲批評教育,要求他們強化紀律意識,樹立基層幹部的良好形象。
「紀檢小組成立後,我們有了更加規範、高效的『工作指南』,從『單打獨鬥』變成『抱團作戰』,紀檢工作更有戰鬥力。」羅偉超說。
作為成都雙流區134個村(社區)紀檢組織中的一員,羅偉超敢於監督,扛起了一線紀檢「鐵軍」的責任。
為提升基層紀檢組織建設水平,雙流區紀委監委創新實踐,在設有黨委的村(社區)設立紀委;
在設有黨總支(支部)的村(社區)設立紀檢委員,並成立紀檢小組,設立監察工作信息員,同時構建組織架構、職能職責、工作運行和教育培訓等「四項體系」,破解基層紀檢監督虛化、弱化的難題,著力打造一支讓群眾滿意、讓居民放心的紀檢「鐵軍」。
即訴即辦 讓群眾滿意
「鮑書記,我要舉報……」前不久,雙流區東升街道豐樂社區居民找到社區紀委書記鮑旭,反映安置小區香鄰春天管委會內部有人掛崗冒領工資,涉嫌吃「空餉」的問題。
收到線索後,鮑旭立即向街道紀工委、社區黨委主要負責人報告情況。經過社區紀委配合街道紀工委的調查核實,社區工資發放與在崗人員一致,不存在掛崗冒領情況,舉報反映情況不屬實。社區紀委立即向舉報人反饋,舉報人表示滿意,同時也為被舉報人澄清了事實。
建立接訴急辦快速響應機制,切實提高群眾訴求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樹立「百分之一的訴求、百分百的努力」的理念,真正做到即訴即辦、未訴先辦,將原有的簡單接訴求,變為有溫度、有力度、有時限的真解決,這是雙流區134個村(社區)基層紀檢組織建設「行動指南」的真實縮影。
公開透明 讓居民放心
有了區紀委監委的「行動指南」,雙流社區紀檢工作變化明顯。「監督力度更大了,震懾作用更強了,幹部作風、凝聚力、執行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群眾有目共睹。」雙流區協和街道三江社區紀檢小組組長楊季明說。
紀檢工作的變化,對社區治理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以楊季明所在的三江社區為例,社區對工程建設採取了「五元」監督方式,即「受益群眾監督+社區紀檢小組監督+社區監委會監督+街道聯合監督+審計監督」。
從項目徵求意見、審議、招標,到施工、驗收,五方人員共同參與。
「工程建設的整個程序都公開透明,群眾對所有工程建設的情況都一清二楚,近年來沒有再發生過社區居民對社區工程建設上訪的情況。」楊季明說,「這樣的舉措,確保了社區工程建設項目在陽光下運行。」
今年以來,雙流區村(社區)紀檢組織協助村(社區)黨組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督促村(社區)梳理排查惠民政策落實,排查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廉政風險點260餘個,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355個,專題報告監督事項17次,開展分析研判151次,向鎮(街道)紀(工)委報告問題線索11條,為精準施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撐。
「我們科學制定組織架構、人員選配、履職保障等制度,推動基層紀檢監督工作有序開展,確保監督更精準、規範、高效,打通紀檢監督向基層延伸的『最後一公里』。」雙流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主 編:鵬 哥
編 輯:佳 佳
新聞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主辦單位: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雙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n3A_G4BMH2_cNUgxJZi.html